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搜索
搜索
用户
门户
Portal
论坛
推书
书单
标签
群组
Group
应用
导读
金庸小说
还珠楼主
短篇故事
影视点评
完本小说
连载小说
福利介绍(必看)
留言申请小说收录
小说自助提交收录
后宫文书单
本月书荒榜
站长的书单
明星标签
推书标签
TXT标签
王鸥写真
许晴图片
洪荒网盘
在线PS
魔方挑战
消消乐
洪荒云写作
首页
›
群组
›
文学
›
历史
›
诸葛亮一生有两大失误,伟人:其始误于隆中对 ...
返回列表
秦汉三国
诸葛亮一生有两大失误,伟人:其始误于隆中对
[ 复制链接 ]
蓝风观史
2022-12-09
来自广东
诸葛亮,是中国民众心中的“智圣”,是智慧的化身。
看三国演义,看民间故事,诸葛亮俨然就是半神般的存在。
其实,诸葛亮一生中有两大失误,第一个失误极其致命,完全影响了蜀汉后来的结局。
1、诸葛亮的第一大失误:“隆中对”战略中的失误
伟人一生研究三国,从小就开始研究了。小的时候研究《三国演义》,后来研究《三国志》。
伟人曾经评价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
是的,在伟人看来,诸葛亮一生多智,出山的时候,就已经出大错了。
我们看看“诸葛亮出山之时”,到底错在哪里了?
诸葛亮出生于181年,老家是徐州琅琊阳都人(现在的山东沂南县人)。
这孩子,出生高贵,父亲是朝廷当官的。但是,上天对诸葛亮的打击来得太早,3岁丧母,8岁丧父。
对于三个父母双亡的孩子来说,唯一的正确路径:就是找最亲的亲人过活。
无奈,兄弟三人,找叔叔诸葛玄讨生活。
诸葛玄在那时,也不是个大角色,也在四处投靠过日子。
起初,诸葛玄被袁术派到豫章当太守。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豫章是哪里,那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南昌。
袁术在当时的枭雄中,外强中干,难成大器。因此,诸葛玄的职务很快就没了。
此时的诸葛玄只能咒骂贼老天,对他不公平了,毕竟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
人生在世,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鉴于此,诸葛玄准备去找一个老朋友。
这朋友大腿比较粗,能暂时护他一家周全。这个故友就是刘表。
于是乎,诸葛亮兄弟等人晕晕乎乎从山东到了江西,又从江西到了湖北。这样的经历,不是谁都能有的。
197年,诸葛亮16岁了,在古代那是成人了。而在这一年,诸葛亮的叔叔去世了。
诸葛亮的靠山没了,但是,因为叔叔的教育和人脉,结识了一帮人,什么崔州平、徐庶、司马徽等人。
人脉归人脉,没人给诸葛亮天天给钱花,因此,诸葛亮在隆中种了些地(属于荆州南阳郡)。当然,人家不是一个人亲自种地,甚至,可能是个小地主,因为有仆人、有书童。
有人说了,诸葛亮为啥不去找工作?种地能有啥前途?
和刘表干也行,东渡去孙权那里也行,北上找曹魏也行啊!
这就是说笑了,那时候,没人介绍,你找谁都不行。
当时的诸葛亮确实面临选择的难处,去刘表那里是最容易找工作的,但,他看不上刘表这个诸侯,没格局,没志向。
那么,当时的诸葛亮只有三个选择了:
第一个选择,就是曹操。
那时的曹操掌控着“大集团”,而且控制着汉献帝。但是,诸葛亮在曹操那里没人,更重要的是,三观不合。读书人讲究忠孝礼仪,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不是诸葛亮的最好选择。
不过,如果曹操亲自来请,诸葛亮真保不准就去了。但,那时的诸葛亮人微言轻,曹操怎么会来请?
第二个选择是孙权。
孙权那里,已经有一帮得心应手的人了,去了也就是喽啰。
都说,是金子哪里都能发光,这纯粹是一碗毒鸡汤,没人提携,没有位置,到哪里都不好混。
不过,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去了江东,误打误撞之下,认识了孙权的姐夫弘咨,经推荐当了官。不过,诸葛瑾一生事业还是比较平凡的,并没有成为东吴的名臣。
第三个选择是刘备。
刘备这里,就是个初创团队,缺兵、缺粮、缺谋士。
去刘备那里,方向是:匡扶汉室。
去刘备那里,竞争者很少。
去刘备那里,一旦成功,就裂土封侯了。
所以,诸葛亮最后的选择是“刘备”。
有人说,诸葛亮是刘备主动请出来的。
这就是有人故事看多了。
诸葛亮如果不是和一众好友透露自己碰到合适机会会出山,谁会推荐他出山?徐庶不会,司马徽也不会。
所以,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大概率就是诸葛亮的优秀策划。
如果,诸葛亮信誓旦旦地告诉徐庶等好朋友,一生就种地,哪里也不去,谁还会推荐呢?
姜子牙也好,诸葛亮也好,其实,都是钓鱼高手,钓的都是帝王鱼。
刘备来找诸葛亮,被拒绝两次,第三次才成功。这就是经典的“三顾茅庐”了。
一番探讨后,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就一个字“服”,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了。
隆中对的计划:
刘备的第一步,必须拿下荆州,要死死咬住不松口;
第二步就是攻取益州,建立大后方更具地;第三步在成都建都做大,形成三足鼎立。
第四步,条件合适的时候,一路人马从荆州攻打宛城、洛阳,一路人马有刘备亲自率领向北,攻打关中地区。如此,霸业可成。
这“隆中对”,让刘备看到了无尽的希望,瞬时感觉满血复活,大有一番:只要诸葛在旁,心中一点不慌。
这个隆中对的前三步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第四步,这是要分兵两路进行北伐,而这两路距离上千公里,完全不能呼应,力量不强,却进行分兵进攻,这是大忌。
何况并不是分兵两路,其实是把刘备的军队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有关羽率领,进行北伐;一部分刘备率领,向北进攻;一部分要守住成都这个根据地。
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也是实践经验太少,思路很清奇,但策略有着难以看清的大漏洞。
当关羽向北进攻之时,东吴吕蒙白衣渡江,抄了后路,斩杀了关羽,霸占了荆州。
对此,人们将更多的怒火倾斜到了东吴头上。实际上,这个策略就是风险很大的策略。
也就是说,从隆中对出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蜀汉难以取得天下。
这就像一个企业,如果战略错了,那么,在战略制定完的那一刻,几乎就决定了未来的失败。
所以,面对人人热捧诸葛亮的“隆中对”,伟人等人对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作为天才军事家的伟人的评论,自然是有几分道理的,毕竟,人家是在血雨腥风中实践过来的。
那么,第二件错误是什么呢?
大多数人都知道。
2、诸葛亮用错马谡,展示了一大不足
诸葛亮是个文化人,而且智谋出色。
于是,对同样是文化人的马谡,另眼相看。关键是,在几次战役中,马谡提出的一些建议,让诸葛亮非常欣赏。
对于很有理论基础的马谡,诸葛亮自然是要用一用的。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喜欢和自己风格接近的人。
但问题是,诸葛亮将马谡用在了关键的街亭之战中。对这一使用,诸葛亮是有过犹豫的,但人家马谡是立下了军令状,如此,诸葛亮准备给马谡一个机会。
为了稳妥,诸葛亮给马谡配了一个稳健型的人物:王平。
当时,马谡在街亭防御战中,直接扎营到了山上,他这是何目的?居高而下,如果士兵冲起来,下面的敌军完全抵抗不住,这就是“势”。为此,马谡舍弃了重要路口,甚至放弃了水源。
这明显是马谡有问题了,他想要占据高处,等张郃到来时,进行一个俯冲,置之死地而后生。
对于其中的风险,王平是劝了又权,根本劝不住,因为人家马谡是一把手。
其实,在企业运营当中,也常常如此,一个总经理太过武断的时候,也预示着风险的加剧。而副总经理,在武断的总经理面前就是“聋子的耳朵”,完全不好使。
名将张郃来了后,先是断了蜀军的水源之路,后是围而不打。
如此,没几日,蜀军口渴难耐,在张郃发动进攻后大败,只逃出去一千来人。
回去后的马谡,直接被诸葛亮咔嚓了。
问题出在哪里了?还是诸葛亮。
授权一个新人,早期,授权范围要有限,一定是辅助加监督,并且扶上马走一程,如此才可放心使用。诸葛亮倒好,直接大范围就放权了。
这也难怪,当时的诸葛亮上任,不就是刘备直接使用了吗?也没有所谓的试用期。放到诸葛亮这里,放手观察了好几次的马谡,好像没有大错,也就授权了。
实际上,人和人的素质是不同的,有些人理论学得好,实践过程中很不敏锐,擅长于“纸上谈兵”,这就埋下了雷。
马谡丢了街亭,让诸葛亮完全陷入了被动。不久后,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到此为止了。
那一刻,诸葛亮知道自己“任用马谡”的问题所在了:授权过大,信任过大;直接的辅导过少,直接的监督过少。
如果马谡第一次发挥出色,那么,曹魏控制的关中地带,说不上就易手了。而一旦蜀汉占据了关中,那么,可以模仿刘邦,说不上可以复制刘邦的成功了。
但是,哪里有那么多如果?
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有突出的才华,也出现过失误。
不过,“隆中对”的策略制定,还是稍有不足,而马谡的使用上,也是栽了个大跟头。如果这两点不出纰漏,蜀汉可以剑指天下,问鼎中原了。
转载自今日头条:蓝风破晓(已获作者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卡
千斤顶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蓝风观史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提问
+关注
0 个赞
共收到
0
条点评
打赏作者
推荐书单
1月推荐小说(官方书单)
都市小说推荐(官方书单)
仙侠小说推荐(官方书单)
历史小说推荐(官方书单)
娱乐小说推荐(官方书单)
月票榜(新书当月榜单)
独家完本小说
鬼畜
鬼蜮
鬼婴
阳间鬼谈
童话说鬼
我的空间
萌鬼校园
人鬼共此身
Q群
扫一扫加入Q群
APP
扫一扫下载APP
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