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隋书(魏征 · 二十四史)TXT下载及阅读(完结)第1页

隋书

作者:魏徵[唐]

帝纪第一 高祖上

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

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

铉生元寿 ,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

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

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

薨,赠太保,谥曰桓。

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

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兒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

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

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

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

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兒,致令晚得天下。”

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长上短下,沈深严重。

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

年十四,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

十五,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

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

周太祖见而叹曰:“此兒风骨,不似代间人。”

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

帝尝遣善相者赵昭视之,昭诡对曰:“不过作柱国耳。”

既而阴谓高祖曰:“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

善记鄙言。”

武帝即位,迁左小宫伯。

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

后征还,遇皇妣寝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代称纯孝。

宇文护执政,尤忌高祖,屡将害焉,大将军侯伏、侯寿等匡护得免。

其后袭爵隋国公。

武帝聘高祖长女为皇太子妃,益加礼重。

齐王宪言于帝曰:“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

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帝曰:“此止可为将耳。”

内史王轨骤言于帝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帝不悦,曰:“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高祖甚惧,深自晦匿。

建德中,率水军三万,破齐师于河桥。

明年,从帝平齐,进位柱国。

与宇文宪破齐任城王高湝于冀州,除定州总管。

先是,定州城西门久闭不行,齐文宣帝时,或请开之,以便行路。

帝不许,曰:“当有圣人来启之。”

及高祖至而开焉,莫不惊异。

寻转亳州总管。

宣帝即位,以后父征拜上柱国、大司马。

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俄转大前疑。

每巡幸,恆委居守。

时帝为《刑经圣制》,其法深刻。

高祖以法令滋章,非兴化之道,切谏,不纳。

高祖位望益隆,帝颇以为忌。

帝有四幸姬,并为皇后,诸家争宠,数相毁谮。

帝每忿怒,谓后曰:“必族灭尔家!”因召高祖,命左右曰:“若色动,即杀之。”

高祖既至,容色自若,乃止。

大象二年五月,以高祖为扬州总管,将发,暴有足疾,不果行。

乙未,帝崩。

时静帝幼冲,未能亲理政事。

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

周氏诸王在籓者,高祖悉恐其生变,称赵王招将嫁女于突厥为词以征之。

丁未,发丧。

庚戌,周帝拜高祖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总己而听焉。

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具置僚佐。

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

详情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