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白骷髅》作者:还珠楼主第1页

<<白骷髅>> [还珠楼主]

分卷_1 一、隐名恶盗白鹰子

这是一个寒冬的早晨,天色十分阴晦。

虽在辰已之交,那一轮寒日还未露面,大地上阴沉沉的,空中愁云漠漠。

遥望天边,尘昏雾涌,一片混茫,只影绰绰隐现着几所村舍土墙,极少见到一个人影。

道旁孤零零矗立着一株两三抱粗的古树,吃那阵阵朔风吹得呼呼乱响。

地上尘沙被狂风卷起,满天飞舞,打在人的脸上,宛如中了一把碎铁沙,风力又猛,逼得人透不过气来。

当地原是一条官道,地名双沙口,虽是官驿大路,为了近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镇上共总不过数十户人家,居民多半穷苦,天又寒冷,一个个瑟缩在土墙茅舍之中,极少有人出外走动,十九关门闭户,看去全是一片荒凉景色。

只镇东头有一招商客店,却是双门大开,人喊马嘶,显得十分热闹。

为了天时大冷,风沙又猛,除却几个身有要事、心急赶路的客商已于黎明起身而外,余者都畏寒风之苦,想在店里住上一日,等到风住天晴再走,免得途中遇上雨雪,进退两难,那北方风力之猛也禁受不住。

店小二杨老幺,因店中住有一帮贩山货的老客,闲中无聊,天又酷冷,给了一点银钱,命他去往镇西打酒,买些牛肉烙饼和花生豆于之类,回来围炉饮酒。

老幺是个二十来岁少年,店主人是他姑夫,从小便在店中做事,人甚精明干练,一脸和气,见当日店中住有不少客人车马,店主进财,自己也有好些油水,心中高兴,接过银钱,兴匆匆由里院冒着寒风正往外跑。

刚一转过后院甬道,猛觉面前人影一晃,知道跑得太急,迎面来人,这一下定要撞个满怀,刚“嗳”的一声,猛又觉胸前有一股风力微微一挡,耳听对面笑道:“你忙什么?”定睛一看,来人已然站住,正是近一月来寄住店中的一位熟客。

那人是个三四十岁的书生,貌相十分俊美,来时只带着一个小包和一口小箱子,行李无多,人甚大方,自称姓于名瑾,由洛阳来,在此等一至亲,一同去往北京访友。

平日极少出门走动,人也规矩文雅。

老幺笑问:“于相公有事唤我、马上就到。

这等寒天,不在房中烤火,出来做什?留神要受寒呢。”

于瑾笑答:“还不是一样的人么?怎的你们就不怕冷,单我这等娇法!”老幺笑答:“我们是粗人,如何能比相公?我还要替老客打酒,相公可有事么?”于瑾笑道:“我正有事找你,你把事情办完,到我房中,还有话说。”

老幺知道于瑾无事轻不离开房门一步,人最大方和气,忙答:“相公难得有事,只管吩咐。

那班老客不是等用,好些吃的都要现制,不忙在此一时。

相公办完了事,再去不迟。”

于瑾遂把老幺唤到偏院所居房中,笑说:“事虽寻常,但我不愿外人知道,你却不可向人泄漏呢。”

老幺连声应诺。

于瑾遂由身旁取出一支竹箭交与老幺,说:“那至亲原从湖北赶来,计算途程,日内必到。

恐其初来途径不熟,彼此相左,互相错过,可将此箭插向他来路道旁枯树之上。

此是约定记号,一见自会寻来,但不可向人说起。”

老幺在店中多年,所识人多,先见于瑾,只当是个游幕文士,及至一住经月,日子一久,渐渐觉出所料不对,如是江湖上人,又不应那样文雅,独个儿住在荒村野店之中,深居简出,到夜就睡,平日无事,只拿着两本书,看之不已,也无一个同伴来往。

人更谦和,除那两本书十分珍贵,不许人伸手翻动而外,下余全好商量,始终看不出是何来路,心中已早生疑,只未向人提说过。

见那竹箭长仅三寸,油光滑亮,上面刻着一朵梅花和两个不认得的篆字,知是江湖上人所用一种信号,心中一动,瞥见对方正睁着一双精光内蕴的炯炯双瞳注定自己,忙赔笑道:“相公这事容易,不过此时尚早,连打尖时候尚还未到,如何会有客来?就这样插在树上,如被不知道的人无心取走,岂不可惜!”

于瑾笑答:“这个无妨。

今日天寒风大,不会有人去往树前走动。

你将它插在靠里一面树缝之中,外人决看不出来,只不可对第二人说呢。”

老么忙答:“相公放心,小人不敢。”

随即往外走去,一出店门,觉着迎面寒风带着大股沙尘打到脸上,和刀割一样,风由衣领两袖间猛袭进来,当时透体冰凉,冷得乱抖。

暗忖:这等奇冷,多少年来不曾遇到,路上行人已早绝迹,此时此地怎会有人投店、勉强冒着寒风,抢到树下,将箭插好,正要回身买酒,忽听远远车辆响动,回头一看,乃是一辆双套小轿车,冲风冒寒而来,已离身前不远,忙即赶去,想把来客接入店内,顺路去买酒食。

那轿车驶行绝快,前头两马神骏非常,车沿上坐着一个身材瘦矮、身穿皮擎、头戴毡帽风镜的车夫,扬手一鞭,那马立时翻蹄亮掌,绝尘而驰,往前路跑了下去,晃眼问没入尘雾影里。

方想:这等快马快车从来少见,按照路程,无论何方均不应在此时到达,这是哪里来的呢?边走边想,不觉到了卖酒之处。

那酒店只有两间客堂,内里住着家眷。

外屋一列土台,上放木板,作为酒柜。

外面生着一堆松柴牛粪,破裂的土墙上有一小洞,放着几把残缺不全的瓦壶。

靠壁一个酒缸,上铺木板,此外还有三个旧方桌、六七条板凳,算是镇上殷实店户。

为了天气太寒,又生有一堆柴火。

左近村民,是能喝两杯的,都在当地烤火饮酒,人已坐满。

内有数人无处可坐。

各寻了两块干柴垫在屁股底下,围火而坐,多在说苦叹穷,说:“日子难过,捐税又重,何时才能转好!”那喝得半醉、激烈一点的,更在大声咒骂,出那满腹怨气。

老幺冒着寒风走来,刚一进门,便觉热气蒸腾,温暖如春,满屋酒香之外,更杂着不少怪味。

土著的人十九相识,笑问店东:“今日如何高朋满座,生意这等兴隆?”旁边一个半醉汉接口答道:“老幺,你哪知道?这还不是没法子的事!近年到处荒旱,官府无能,只会要钱,差人一下乡,便吓得鸡飞狗跳墙,不卖儿女,就卖老婆,好容易挨过兵荒,又遇上一场大旱,好些人都逃荒走了。

剩下我们这班人在此活受,哪里有钱吃酒!只为昨夜一场西北风,冷得浸骨,今早起来,实在冷得难受,仗着店主人好心肠,知道穷人苦处,实在冷得无法,来此赊些酒吃。

本是我和张老爹起的头,言明开春,麦子如冻不死,有了收成,再还酒账。

主人倒是慷慨,不但一口答应,还弄了好些吃的请客。

不料善门难开,连平日不吃酒的,得信也赶了来,都是本地乡邻,表面上怎能分什厚薄,害得主人,连蒸带煮,全家忙了一大早,一个钱也未见到。

事由我起,害了人家,心正烦呢,你偏说是生意兴隆。

你仔细看看,除却新来二位远客,哪一个是肯出钱的!

要照这样赊账,这店如何开法?”

详情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