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一卷 22、娇娜

蒲松龄 本书目录 2024-12-09
孔雪笠是孔子的后裔,为人温文尔雅,擅长作诗。他有一个挚友在天台做县令,写信邀请他去天台。孔雪笠前往天台,不料县令刚巧去世,他落魄无法回家,只好寄居在普陀寺,靠为寺僧抄录经卷为生。寺庙西边百步远的地方有一座单先生的宅邸,单先生本是贵族公子,因一场大官司而家道中落,家人稀少,便移居乡下,这座宅邸因此荒废。

一日,大雪纷飞,路上没有行人。孔雪笠偶然经过单家门前,一个少年走出来,风度翩翩,气质非凡。见到孔雪笠,他快步上前行礼,简单问候了几句,便邀请他进屋。孔雪笠很喜欢这个少年,欣然接受邀请。宅邸虽不大,但处处挂着锦缎帷幕,墙上挂着许多古人的书画。案头放着一册书,书签上写着《琅嬛琐记》。孔雪笠翻阅了一遍,发现书中的内容都是他从未见过的。他以为少年是单家的公子,也没有细问少年的家世背景。

少年详细询问了孔雪笠的来龙去脉,心生怜悯,劝他设馆教书。孔雪笠感叹说:“我这个漂泊异乡的人,谁会帮我引荐呢?”少年说:“如果您不嫌弃我愚钝,我愿意拜您为师。”孔雪笠很高兴,但不敢以老师自居,请求结为朋友。

他顺便问起这座宅邸为何长期空置,少年回答说:“这是单家的宅邸,因为公子移居乡下,所以一直空着。我是皇甫家的后代,祖籍陕西,因为家中房屋被野火烧毁,暂时借住在这里。”孔雪笠这才知道少年并非单家公子。当晚,两人相谈甚欢,少年便留孔雪笠同塌而眠。

清晨,仆人就在屋里生起了炭火。少年早起进入内室,孔雪笠还裹着被子坐着。仆人进来禀报:“太老爷来了。”孔雪笠惊讶地起身。一位老者走进来,头发花白,向孔雪笠恭敬地致谢说:“先生不嫌弃我家顽劣的孩子,愿意赐教。他初学写作,请您不要因为他是我的朋友就降低对他的要求。”说完,老者送给孔雪笠一套锦衣、一顶貂皮帽子、一双袜子和一双鞋子。见孔雪笠洗漱完毕,老者便吩咐摆酒设宴。桌椅、床榻、衣裙,不知其名,却光彩夺目。

酒过几巡,老者起身告辞,拄着拐杖离去。吃完饭,少年拿出课业,都是古文词赋,没有时文。孔雪笠问起原因,少年笑着说:“我不求功名。”到了傍晚,两人又喝酒,少年说:“今晚尽情欢乐,明天就不允许了。”

他吩咐仆人说:“去看看太公睡了没有?如果睡了,就悄悄叫香奴来。”仆人离开后,先拿了一个绣着花的袋子装着琵琶进来。不一会儿,一个侍女走进来,妆容艳丽。少年让她弹奏湘妃曲,侍女用象牙拨子拨动琴弦,琴声激昂哀怨,节奏与往常听到的不同。少年又让她用大杯行酒,直到三更才结束。第二天早起,两人一起读书。少年非常聪明,过目成诵,两三个月后,写文章便十分精彩。两人相约每五天喝一次酒,每次喝酒都会叫上香奴。

一晚,酒酣耳热,孔雪笠的目光一直注视着香奴。少年已经明白他的心意,说:“这个侍女是老父亲豢养的。兄长漂泊异乡没有家,我早晚都在为你打算,不久就会为你找一个好伴侣。”

孔雪笠说:“如果真能关照我,我希望伴侣能像香奴一样。”少年笑着说:“你真是个少见多怪的人。如果以香奴为美,那你的愿望也太容易满足了。”

住了半年,孔雪笠想去郊外游玩,到了门口,却发现大门紧锁。他问少年,少年说:“家父担心交往的人太多会影响你的学习,所以谢绝客人来访。”孔雪笠也觉得这样挺好。

当时正值盛夏,酷暑难耐,两人把书房搬到了园亭。孔雪笠胸口肿起一个桃子大小的包,一夜之间肿得像碗一样大,疼痛难忍,呻吟不止。少年早晚都来看望他,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又过了几天,病情更加严重,孔雪笠开始绝食。老者也来了,两人相对叹息。少年说:“前夜我惦记先生的病情,想到娇娜妹妹能治疗,就派人去外婆家叫她回来。怎么这么久还没到?”

不一会儿,仆人进来禀报:“娜姑到了,姨母和松姑也来了。”父子俩急忙进屋。过了一会儿,少年领着妹妹出来看孔雪笠。她大约十三四岁,眼睛明亮有神,身材苗条多姿。孔雪笠看到她的美貌,顿时忘记了疼痛,精神为之一振。

少年说:“这是我的好朋友,就像同胞兄弟一样,妹妹你要好好治疗他。”女孩收起羞涩的表情,挽起长袖,走到床前诊断。在把脉的时候,孔雪笠觉得她身上的香气比兰花还要浓郁。

女孩笑着说:“你应该得这个病,因为你的心脉跳得太快了。不过,虽然病情严重,但可以治疗;只是肿块已经凝结,必须削皮割肉才行。”于是,她脱下臂上的金钏,按在患处,缓缓地按下去。

肿块凸起一寸多高,高出金钏,而根部的余肿都被金钏束在里面,不像之前那样像碗一样宽了。女孩一手掀起衣襟,解下佩刀,刀刃薄如纸。她握着金钏和刀刃,轻轻地附在肿块根部切割,紫色的血流了出来,沾染到床席上。孔雪笠贪恋女孩的娇美姿态,不但不觉得疼痛,反而担心手术太快结束,不能多亲近一会儿。

不一会儿,腐肉被割断,像树上削下来的树瘤一样圆圆的。女孩又叫人拿水来,清洗伤口。她口吐一颗像弹丸一样大的红丸,放在伤口上,让它旋转。才转了一周,孔雪笠就觉得热气蒸腾;再转一周,伤口开始发痒;转了三周,全身清凉,沁入骨髓。女孩收回红丸吞入口中,说:“好了!”然后快步走出房间。

孔雪笠跳起来跑去感谢,病痛仿佛消失了。但他一直想着女孩的美貌,无法自拔。从此,他放下书本,呆呆地坐着,无所事事。少年已经看出他的心思,说:“我已经为兄长物色到一个好伴侣。”孔雪笠问是谁,少年说:“也是我的亲戚。”

孔雪笠沉思了很久,只说:“不需要了!”他面朝墙壁吟诵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少年明白他的意思,说:“家父仰慕你的才华,一直想和你结为亲家。只是我有一个妹妹,年纪太小。我姨母的女儿阿松,十八岁,长得不算丑。如果你不相信,我妹妹每天都会在园亭里游玩,你可以从前厢房看见她。”

孔雪笠按照少年的指点,果然看见娇娜和一个美丽的女子在一起,那女子画眉如蛾,脚小如凤,和娇娜不相上下。孔雪笠非常高兴,请求少年做媒。过了几天,少年从内室出来,祝贺说:“成功了。”

于是,他们收拾好别院,为孔雪笠举行了婚礼。当晚,鼓乐喧天,尘土飞扬,孔雪笠觉得,自己梦寐以求的仙女,忽然就同床共枕了,于是怀疑广寒宫殿也未必在云霄之上。婚后,夫妻生活十分美满。

一晚,少年对孔雪笠说:“你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最近单公子解决了官司回来,急着要收回宅邸,我打算离开这里去西边。我们很难再相聚了,因此心中满是离愁别绪。”

孔雪笠表示愿意跟他一起走。少年劝他回家乡,孔雪笠觉得很难。少年说:“不用担心,我可以马上送你回去。”不一会儿,老者带着松娘出来,送给孔雪笠一百两黄金。少年拉着孔雪笠夫妇的手,嘱咐他们闭上眼睛不要看。他们飘飘然地飞起来,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啸。

过了很久,少年说:“到了。”孔雪笠睁开眼睛,果然看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时他才知道少年不是人。他高兴地敲开家门,母亲惊喜地出来迎接,又看到美丽的儿媳,一家人非常高兴。等他们回头时,少年已经不见了。松娘侍奉婆婆很孝顺,她既美丽又贤惠,名声远扬。

后来,孔雪笠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延安司李,带着家人上任。母亲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去。松娘生了一个男孩,名叫小宦。孔雪笠因为得罪了上司而被罢官,受到牵连不能回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郊外打猎,遇到一个英俊少年骑着黑马,频频回头看他。仔细一看,原来是皇甫公子。

公子勒住缰绳停下马,悲喜交加。他邀请孔雪笠来到一个村庄,树木茂密,遮天蔽日。进入他家,只见金钉闪烁,宛如世家大族。孔雪笠问起娇娜,得知她已经出嫁;岳母也已经去世,不禁深感悲痛。他们住了一晚才离开,公子和妻子一起返回。

娇娜也来了,抱着小宦逗弄说:“姐姐打乱了我的血统。”孔雪笠感谢她过去的恩情,娇娜笑着说:“姐夫发达了。伤口已经愈合,还记得疼痛吗?”妹夫吴郎也前来拜见。住了两宿才离开。

有一天,公子面露忧色,对书生说:“天降大祸,你能救我吗?”孔雪笠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毅然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公子急忙出去,招呼全家人都进来,一起在堂上跪拜。孔雪笠非常惊讶,急忙询问。

公子说:“我不是人类,是狐狸。现在面临雷霆的劫难。你肯为我挺身而出,我们全家人都有希望活下来;不然的话,请你抱着孩子离开,不要连累你。”孔雪笠发誓要与公子同生共死。

于是公子让他在门口拿着剑,嘱咐说:“雷霆轰击时,千万不要动!”孔雪笠按照公子的嘱咐做了。果然看见阴云遮天蔽日,白天变得像黑夜一样昏暗。回头再看原来的住处,已经没有了高大的房屋,只看见高大的坟墓耸立着,巨大的洞穴深不见底。

正在惊愕之间,突然一声霹雳,震动得山岳都摇摆不定,紧接着是急雨狂风,老树都被连根拔起。孔雪笠眼前发黑,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但仍然屹立不动。忽然在浓烟黑絮之中,看见一个鬼物,长着锋利的嘴和长长的爪子,从洞穴里抓出一个人来,随着烟雾直冲而上。书生瞥了一眼那人的衣服鞋子,心想那好像是娇娜。于是急忙跳起来,用剑去击打那鬼物,鬼物随即坠落。突然之间,雷声轰鸣,孔雪笠被震倒在地,昏死过去。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娇娜已经能够自己苏醒过来。看见孔雪笠死在旁边,大哭着说:“孔郎为了我而死,我还活着干什么!”松娘也出来了,两人一起把书生抬回去。娇娜让松娘捧着书生的头,先用金簪拨开他的牙齿,然后自己托着他的下巴,用舌头把一颗红色的药丸送入他的口中,又接吻给他吹气。

红色的药丸随着气息进入孔雪笠的喉咙,发出格格的响声,过了一会儿,孔雪笠就苏醒过来了。看见家人,仿佛从梦中醒来一样。于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从惊恐中安定下来,转为欢喜。孔雪笠认为这幽深空旷的地方不能久住,提议一起回到家乡。

全家人都赞成,只有娇娜不高兴。孔雪笠请求带上吴郎一起走,又担心公子的父母不肯离开年幼的儿子。整天商议都没有结果。忽然吴家的一个小仆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来了。大家惊讶地追问,才知道吴郎家也在同一天遭遇了劫难,全家人都死了。娇娜跺着脚悲伤地哭泣,眼泪止不住地流。大家一起安慰劝解她,于是决定一起回去的计划就定下来了。

孔雪笠进城处理了一些事情,然后就连夜收拾行李。回到家乡后,把一座空闲的园子借给公子居住,经常锁着门;孔雪笠和松娘来了,才打开锁。孔雪笠和公子兄妹,下棋喝酒谈笑宴饮,就像一家人一样。小公子长大了,容貌俊秀,有狐狸的气质。他出去游玩时,大家都知道他是狐狸的孩子。

异史氏说:“我对孔生,不羡慕他得到了美丽的妻子,而羡慕他得到了亲密的朋友。看看她的容貌,可以疗饥;听听她的声音,可以解颐。有这样的好朋友,时常一起谈笑宴饮,‘色授魂与’,比‘颠倒衣裳’还要美妙啊!”

赞赏

已有 0 人打赏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共收到 0 条书评
目录
书详情
加书签
官方QQ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