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一卷 33、成仙

蒲松龄 本书目录 2024-12-13
文登的周生与成生从小共用笔墨,一起学习,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如同杵臼之交。由于成生家境贫寒,他一年四季都住在周生家里。按照年龄来算,周生是兄长,成生便称呼周生的妻子为嫂子。每逢节日,成生都会登堂入室,就像一家人一样。周生的妻子生了个儿子,产后突然去世,之后周生又娶了王氏为妻。由于成生年纪较小,所以未曾请求见过王氏。

有一天,王氏的弟弟来探望姐姐,周生在内室设宴款待。这时成生恰好到来,家人前去通报,周生便命人去邀请他一同赴宴,但成生没有进去,而是告辞离开了。周生追出去将他劝回,并把宴席移到了外屋。

刚坐下,就有人禀报说,在别处管理田产的仆人被县令重重责打了。原来,黄吏部家的牧童放牧时,牛践踏了周生的田地,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牧童跑去向主人告状,主人便捉拿了周家的仆人送到官府,仆人因此受到了责打。周生得知事情的缘由后,非常生气地说:“黄家的牧猪奴才,凭什么这样欺负人!他们的祖先曾为大父服役,如今得势了,就目中无人了吗!”他气得说不出话来,愤怒地站起身,想要去找黄家理论。

成生按住他,劝阻道:“这是强横无理的世界,原本就不分青红皂白。更何况如今的官员,半数都是像强盗一样不拿兵器的人!”周生不听,成生再三劝阻,甚至流下了眼泪,周生才作罢。但他心中的怒气始终无法平息,整夜辗转反侧,对家人说:“黄家欺负我,是我的仇敌,姑且先放过他们。但县令是朝廷命官,不是权势之家的官员,即使有争执,也应该双方对质,怎么能像狗一样被人随意驱使呢?我也要告发他们家的仆人,看看县令会如何处理。”

家人都怂恿他这么做,于是周生便下定了决心。他写好状纸,到县衙去告状。县令看完状纸后,将它撕得粉碎,扔在地上。周生非常生气,出言不逊,冒犯了县令。县令又羞又怒,于是将周生逮捕入狱。

辰时过后,成生前去探望周生,才知道他已经进城去告状了。成生急忙跑去劝阻,但周生已经被关进了监狱。成生急得跺脚,不知所措。当时,官府捕获了三名海盗,县令与黄家相互勾结,收受贿赂,让海盗捏造罪名,说周生是他们的同党。根据这些虚假的供词,周生被革去了功名,遭受了残酷的拷打。

成生也被关进了监狱,两人相见,都感到凄凉酸楚。他们商量着要去京城告御状。周生说:“我身陷囹圄,就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一样,即使有弟弟,也只能给我送送牢饭罢了。”成生则挺身而出,说:“这是我的责任。遇到困难而不去解救,还算什么朋友!”于是,成生决定前往京城。周生的弟弟送给他一些盘缠,但等他出发时,已经走了很久了。

到了京城后,成生没有找到门路去控告。相传皇上将要外出打猎,成生便预先躲在市井中的一棵大树后面。不一会儿,皇上的车队经过,成生伏在地上,一边跳舞一边哀号,终于得到了皇上的准许。成生被驿站的人护送回乡,案子交由部院审理上奏。经过十多个月的审理,周生已经被屈打成招,判处了死刑。部院接到皇上的批示后,大惊失色,再次提审周生。黄家也非常惊慌,想要谋杀周生。他们贿赂了狱卒,断绝了周生的饮食。

周生的弟弟前来探望,也被狱卒苦苦阻拦。成生又前往部院为周生申冤,才得到提审的机会,但周生已经饿得站不起来了。部院的官员非常愤怒,将狱卒杖毙。黄家非常害怕,于是拿出数千两银子,请求为自己开脱。因此,周生的案件中涉及黄家的部分被模糊处理了,但周生最终得以免除死刑。而县令则因为枉法裁判被判处流放。

周生被释放回家后,更加感激成生。自从成生因为替周生打官司而被关进监狱后,他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便邀请周生一起隐居。但周生沉迷于年轻美貌的妻子,总是嘲笑成生的想法。成生虽然没有明说,但心意已决。

分别后过了几天,周生都没有去找成生,周生便派人去他家探望。成生的家人正怀疑他在周生家,但两边都没有找到人,周生开始感到疑惑。他心里明白事情有些不对劲,便派人去寻找成生的踪迹,几乎找遍了寺庙、道观、山岩和沟壑。同时,周生还时常拿些金银绸缎去抚恤成生的儿子。

又过了八九年,成生突然自己回来了,他穿着道士的衣裳,戴着黄色的头巾,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周生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去哪里了?让我找得好苦啊!”成生笑着说:“我就像孤云野鹤一样,栖息没有固定的地方。分别后,我幸好还健康。”周生命人摆上酒席,简单地叙了叙别后的情形,想要为成生换下道士的装束。成生只是笑着不说话。

周生说:“你真傻啊!为什么要像扔掉破鞋子一样抛弃妻子儿女呢?”

成生笑着说:“不是这样的。是别人将要抛弃我,我又怎么能抛弃别人呢?”周生问成生现在住在哪里,成生回答说住在劳山的上清宫。接着,两人便抵足而眠。周生梦见成生裸体趴在他的胸口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他惊讶地问成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成生没有回答。

周生突然惊醒,呼唤成生,但没有回应。他坐起来寻找成生,却怎么也找不到,好像消失了一样。过了一会儿,周生才发现成生原来躺在自己的床上。他惊讶地说:“昨晚我没有喝醉啊,怎么会颠倒到这种地步呢!”于是,他呼唤家人来照看。

家人点亮灯火,只见成生安然无恙地躺在床上。周生本来有很多胡子,他用手捋了捋,却发现已经稀疏得没剩几根了。他拿起镜子照了照自己,惊讶地说:“成生在这里,那我到哪里去了呢?”

不一会儿,他恍然大悟,明白成生是用幻术将他招去隐居了。周生想要回到内室去,但他的弟弟因为他的容貌已经改变,不让他进去。周生也无法证明自己,便命令仆人备好马匹,去寻找成生。

几天后,周生来到劳山,马跑得很快,仆人跟不上。周生在树下停下来休息,看见有很多道士来来往往。其中一位道士看了周生一眼,周生便向他打听成生的下落。道士笑着说:“我听说过他的名字,好像在上清宫。”说完就径直离去了。

周生目送着他远去,看见他在一箭之外的地方又与另一个人说话,说了几句后又离开了。与道士说话的人渐渐走近,原来是周生的同社友人。友人看见周生,惊讶地说:“好几年没见了,人们都以为你到名山学道去了,或者和尚一样在人间游戏呢!”周生向他讲述了自己的奇遇。

友人惊讶地说:“我刚才遇到一个人,还以为是你呢。他离开没多久,应该走得不远。”周生感到非常奇怪,说:“真是怪事啊!为什么自己的面目就在眼前,却认不出来呢?”

仆人找来后,周生急忙骑马追赶,但始终找不到成生的踪迹。眼前一片空旷辽远,周生进退两难,无法自主。他想到自己已经无家可归,便决定穷追不舍。但道路崎岖险峻,无法骑马,于是他把马交给仆人带回去,自己徒步前往。

远远地,周生看见一个小童子独自站在那里,他快步走近,询问路程,并告诉童子自己的来意。童子自称是成生的弟子,代替师父背着衣物粮食,引导周生一同前行。他们星夜兼程,露宿风餐,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三天后,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但这里并不是世人所说的上清宫。当时已经是十月中旬了,但山路上却开满了鲜花,一点也不像初冬的景象。

童子进去通报后,成生便出来了,周生这才认出自己的身形。两人握手进屋,摆酒畅谈。周生看见许多色彩斑斓的鸟儿,它们驯服地飞进来,一点也不惊慌,叫声像笙簧一样悦耳动听,不时地在座位上鸣叫。周生感到非常惊奇。然而,他仍然眷恋着尘世,没有心思久留。地下有两个蒲团,成生拉着周生一起坐下。到了二更天以后,万籁俱寂,周生忽然觉得好像打了个盹儿,身体觉得与成生互换了位置。

他怀疑这是梦,便用手捋了捋下巴下的胡子,发现还是像以前那样浓密。天亮后,周生怀着强烈的思乡之情想要回去。成生坚持挽留他。过了三天,成生才说:“你稍微休息一下,我早点送你回去。”

周生刚闭上眼睛,就听到成生喊道:“行装已经准备好了。”于是周生起身跟着成生走。他们所走的路并不是原来的路。周生觉得没过多久,就看见自己的家已经在眼前了。成生坐在路边等候,让周生自己回去。

周生强留他不得,便孤零零地走到家门口。他敲门,但没有人应答。他想要翻墙进去,却觉得身体轻飘飘的,一跃就翻过了墙头。他接连翻过几道围墙,终于来到了卧室。只见卧室里灯火通明,妻子还没有睡觉,正和一个人小声地说着话。他舔湿了窗纸,偷偷向里张望,只见妻子和一个仆人正共用酒杯饮酒,举止十分亲昵放荡。

周强顿时怒火中烧,打算冲进去抓住他们,但又担心自己势单力薄难以制服他们。于是,他悄悄地从门缝里溜了出去,跑到成那里,请求他帮忙。成很爽快地答应了,两人一起直奔卧室。周强举起石头砸门,里面的人惊慌失措。他砸得越急,里面的人关得越紧。成拔出剑来,一剑就劈开了门。周强冲了进去,仆人从门口冲了出来。成在门外一剑砍去,砍断了他的肩膀和手臂。

周强抓住妻子拷问,才知道她在被捕时就已经和这个仆人私通了。周强借来剑砍下了妻子的头,把肠子挂在庭院里的树上。然后他和成一起出来,沿着原路返回。

突然,周强惊醒了,发现自己还在床上躺着。他惊恐地说:“这个奇怪的梦真是离奇古怪,让人害怕极了!”

成笑着说:“你把梦当成了真事,而把真事当成了梦。”周强惊愕地问是怎么回事。成拔出剑来给他看,剑上还残留着血迹。周强惊恐万分,怀疑成是在骗他。

成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催促他收拾行李送他回家。他们慢悠悠地走到了家门口,成说:“那天晚上,我在这里持剑等待你的,不就是这个地方吗?我讨厌看到这些丑恶的事情,请让我在这里等你。如果你过了下午还不来,我就自己离开了。”

周强回到家,发现家里门户紧闭,冷冷清清,好像没有人居住。他走进弟弟家,弟弟见到他,眼泪夺眶而出,说:“你走后,盗贼夜里杀死了嫂子,剖开了她的肚子,真是惨不忍睹。到现在官府还没有抓到凶手。”

周强像从梦中醒来一样,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弟弟,并告诫他不要追究此事。弟弟惊愕了很长时间。周强问起他的儿子,弟弟就让老妇人把他抱过来。周强说:“这个孩子还是婴儿,是我们家族的延续,你要好好照顾他。我想离开这个世界了。”说完,他就站起来径直走了。弟弟哭着追赶他,但他笑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周强走到野外,见到了成,和他一起走了。他远远地回头看了一眼,说:“能忍耐是最快乐的。”弟弟想要说什么,但成一挥衣袖,他就不见了。弟弟怅然若失地站了一会儿,然后痛哭流涕地回家了。

周强的弟弟性格朴实笨拙,不善于管理家务和生产。过了几年,家里越来越贫穷。周强的儿子渐渐长大,不能请老师教他读书,于是周强的弟弟就自己教他。有一天早上,他来到书房,看见书桌上放着一封信,封得很严密,上面写着“仲氏启”。

他仔细辨认了一下笔迹,发现是哥哥写的。他打开信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枚长约二指的指甲。他心里很奇怪,把指甲放在砚台上,出去问家人这是从哪里来的,但没有人知道。他回头一看,砚台闪闪发光,已经变成了黄金。他大吃一惊,试着用同样的方法试验铜铁等物,也都变成了黄金。从此,他们家变得非常富有。他把一千两金子赐给了成的儿子,于是两家相传都有点金术。

赞赏

已有 0 人打赏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共收到 0 条书评
目录
书详情
加书签
官方QQ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