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西地区,有个名叫孙子楚的名士。他天生有个多余的指头,性格迂腐而且不善于言辞,别人骗他,他总是信以为真。有时遇到宴席上有歌妓,他总是远远望见就躲开。有人知道他这个特点,就故意把他引来,让歌妓去亲近他,他则会羞得满脸通红,一直红到脖子根,汗珠不停地往下滴,因此大家都笑话他。有人还把他那痴呆的样子画下来互相传看,并且编些刻薄的俏皮话来讥讽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孙痴”。
当地有个大富翁某翁,与王侯之家一样富有,亲戚也都是权贵之家。他有个女儿名叫阿宝,长得非常漂亮,到了该出嫁的年龄,许多有钱有势人家的儿子都争着送聘礼求婚,但都不合某翁的心意。孙子楚这时正丧偶,有人跟他开玩笑,劝他去托媒人说亲,他也没想想自己的条件,竟然听从了别人的建议。某翁早就听说过孙子楚的名字,但知道他家里很穷。媒婆正要出门去说亲,恰好遇到阿宝,阿宝问媒婆来干什么,媒婆就告诉了她。
阿宝开玩笑说:“如果他能把那个多余的指头砍掉,我就嫁给他。”媒婆回去把这话告诉了孙子楚,孙子楚说:“这不难。”媒婆走后,孙子楚真的用斧头把自己的那个指头砍了下来,疼得他死去活来,鲜血直流,差点儿死了。过了几天才能起床,他跑去见媒婆,把砍掉的指头给她看。媒婆大吃一惊,跑去告诉了阿宝。阿宝也觉得孙子楚这个人很特别,但又开玩笑地让他再去掉痴病。孙子楚听了这话,大声争辩,说自己并不痴,可又没有机会见阿宝,当面表白。他又转念一想,阿宝未必像天仙那样美丽,为什么竟把自己看得这样高?于是,他以前对阿宝的那些想法顿时冷淡了下来。
正赶上清明节,当地风俗是妇女们都要外出游玩,一些轻薄少年也成群结队地跟着,对妇女们品头论足。有几个同社的朋友硬拉着孙子楚一同去。有人嘲弄他说:“是不是想去看一看那个美人儿?”孙子楚也知道他们在戏弄自己,但因为受过阿宝的揶揄,所以也想去见一见她,于是欣然跟着大家一起寻找。远远看见有个女子在树下休息,一群轻薄少年把她围得像一堵墙。大家说:“这一定是阿宝。”跑过去一看,果然是她。
大家仔细打量,觉得她长得非常美丽,无与伦比。过了一会儿,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阿宝站起来,匆匆走了。大家都看得如痴如醉,纷纷议论她的容貌,像发了疯一样;只有孙子楚默默地站着不动。等到大家到别的地方去了,回头一看,孙子楚还痴呆呆地站在原地,叫他也不答应。大家拉他说:“你的魂是不是跟着阿宝去了?”他也不回答。大家因为他平时就迂腐木讷,所以并不感到奇怪,有的推他,有的挽着他一起回家。
到了家,他径直上床躺下,整天不起来,像喝醉了酒一样昏迷不醒,叫也叫不醒。家里人怀疑他丢了魂,就到野外去招魂,也没有效果。强行把他拍醒,他迷迷糊糊地说:“我在阿宝家。”再问他详细情况,他又不说话了,家里人惊惶疑惑,不知该怎么办。
当初,孙子楚看见阿宝走了,心里不忍离开,觉得身子也跟着她走了,渐渐地靠近她的身边,没有人呵斥他。于是他就跟着阿宝回到家,坐卧都挨着她,夜里就和她亲热,两人非常恩爱。但他觉得肚子里饿得慌,想回家一趟,却又迷了路。阿宝每次做梦和人交合,问那人的名字,都说:“我是孙子楚。”她心里很奇怪,但又不能告诉别人。
孙子楚在床上躺了三天,气息微弱得像要断了似的。家里人非常害怕,托人婉转地告诉某翁,想到他家去招魂。某翁笑着说:“我们平时并不来往,他的魂怎么会丢在我家呢?”家里人再三哀求,某翁才答应了。巫师拿着孙子楚穿过的衣服和草席前往。
阿宝问明了原因,非常吃惊,不让巫师走,直接领着他进屋,任凭巫师招魂然后就离开了。巫师回到家门口,孙子楚已经在床上呻吟了。他醒过来以后,阿宝闺房里的香奁等摆设,什么颜色,叫什么名字,他都说得一清二楚。阿宝听了,更加吃惊,暗暗被他的深情所感动。
孙子楚自从能起床以后,坐立不安,总是凝神思索,好像忘了什么似的。他常常窥探阿宝,希望能再见到她。到了浴佛节,听说阿宝要到香水月寺去降香,他就一大早就去路边等候。他看得眼睛发花,直到中午,阿宝才来。她从车子里看见孙子楚,就用手掀开帘子,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孙子楚更加心动,跟在后面。阿宝忽然让丫鬟来问他的姓名。孙子楚殷勤地自我介绍,心魂更加摇荡。直到阿宝的车子走了,他才回家。
回家后他又病了,不吃不喝,像昏迷了一样,睡梦中总是呼喊阿宝的名字,常常恨自己的魂不再灵验。家里以前养了一只鹦鹉,忽然死了,小孩子拿着它在床上玩。孙子楚心想:如果能变成鹦鹉,展翅飞到阿宝身边就好了。他刚这么一想,身子已经变成了一只鹦鹉,立刻飞走了,一直飞到阿宝身边。阿宝很高兴,伸手去捉它,它用翅膀拍打着阿宝的手腕,阿宝用麻子喂它。它大声喊道:“姐姐别锁我!我是孙子楚啊!”
阿宝大吃一惊,解开绑它的绳子,但它也不飞走。阿宝祈祷说:“你的深情已经铭刻在我心中。现在我们已经是人禽异类,婚姻怎么能再圆满呢?”鹦鹉说:“只要能亲近你的芳泽,我就心满意足了。”别人喂它东西它不吃,阿宝亲自喂它才吃;阿宝坐着它就停在她的膝盖上,阿宝躺着它就依偎在她的床边。这样过了三天,阿宝非常可怜它。
她暗地里派人去探听孙子楚的情况,得知他已经僵卧在床上,断了气三天,只是心头还没有凉。阿宝又祈祷说:“如果你能再变成人,我就发誓一定跟你。”鹦鹉说:“骗我!”阿宝就发誓。鹦鹉侧着头,好像在思考什么。过了一会儿,阿宝卷起双袖,脱下鞋放在床下,鹦鹉突然飞下来,衔起鞋就飞走了。阿宝急忙呼喊它,但它已经飞远了。
阿宝让丫鬟去探看,这时孙子楚已经苏醒过来了。家里人看见鹦鹉衔着一只绣花鞋飞来,落在地上死了,都很惊奇。孙子楚苏醒过来后就要那只鞋,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恰好丫鬟回来了,进去看孙子楚,问他鞋是从哪里来的。孙子楚说:“这是阿宝给我的信物,借它来表示我的诚意,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诺言。”丫鬟回去告诉阿宝,阿宝更加觉得孙子楚是个不同寻常的人,所以让丫鬟把她对孙子楚的情意告诉了母亲。
母亲仔细一问,果然如此,就说:“这个人才华和名声也都不错,只是像司马相如那样贫穷。选了这么多年女婿,得到这样一个女婿,恐怕会被有权有势的人笑话。”阿宝因为那只鞋的缘故,坚决不嫁给别人。父母就依从了她,派人去告诉孙子楚。孙子楚非常高兴,病也立刻好了。某翁商议让孙子楚入赘到他家。阿宝说:“女婿不能长久住在岳父家。况且他又穷,住久了更会被别人看不起。我既然已经答应了他,就是住在破房子里,吃粗茶淡饭,也不怨恨。”于是,孙子楚就亲自去迎娶阿宝,两人相见,好像隔世重逢一样欢喜。
从此以后,家里得到了阿宝带来的嫁妆,财物渐渐增多,产业也增加了。但孙子楚沉迷于读书,不懂得料理家务和赚钱养家。阿宝善于经营,也不拿别的事情来烦他。过了三年,家里更加富裕了。孙子楚忽然得了消渴病,死了。阿宝哭得非常伤心,眼泪流个不停,不吃不喝,别人怎么劝也不听,趁着夜里上吊自杀了。丫鬟发现后,急忙抢救,才把她救醒,但她还是不吃东西。
三天后,家人聚集亲友,准备给孙子楚入殓。听见棺材里有呻吟声,打开一看,他已经复活了。他自己说:“我见到冥王,因为我一生朴实忠诚,命我做部曹。忽然有人禀报说:‘孙部曹的妻子就要到了。’冥王查阅鬼录,说:‘这个人还不该死。’又禀报说:‘她已经三天不吃东西了。’冥王看着我说:‘念在你妻子的节义,姑且赐你再活一次。’于是派鬼卒骑着马送我回来。”从此,他的身体渐渐康复了。
正好赶上科举考试,在进考场之前,一些年轻人捉弄他,共同拟定了七个偏僻冷门的题目,把孙子楚拉到僻静的地方对他说:“这是某家透露出来的关节,我恭敬地秘密传授给你。”孙子楚相信了,日夜揣摩,写成了七篇文章。大家都偷偷地笑话他。当时主考官担心有熟悉的题目导致抄袭作弊,所以故意出了一些反常的题目。试卷发下来一看,孙子楚写的七篇文章都符合题目要求。因此,他考中了第一名。第二年,他又考中了进士,被授予词林的官职。皇上听说他的奇异经历后,召见他询问情况,孙子楚详细地作了回答,皇上非常高兴。后来,皇上又召见了阿宝,赏赐了她很多东西。
异史氏(蒲松龄自称)说:“性情痴迷的人,他的意志必定专注凝聚,所以痴迷于读书的人文章一定写得精巧,痴迷于技艺的人技艺一定高超。世上那些失意落魄而没有成就的人,都是自称不痴迷的人。就像有人痴迷于赌博而荡尽家产,痴迷于赌博游戏(如掷骰子)而倾家荡产,这哪里是什么聪明人的行为啊!由此可知,过于狡黠机巧,反而是一种真正的痴呆,那么上述那些赌徒又哪里算得上是痴呢!”
下面列举十种痴迷的行为:
1、窖藏钱财却过着贫穷的生活(指有钱舍不得用,藏着掖着,生活依然贫困)。
2、在客人面前总是夸耀自己的孩子聪明(过分炫耀,不切实际)。
3、溺爱孩子,不忍心让他们读书学习(过度溺爱,影响孩子成长)。
4、生病却隐瞒病情,害怕别人知道(讳疾忌医,不利于治疗)。
5、拿出钱财来引诱别人去嫖(用不正当手段引诱他人堕落)。
6、自己偷偷去参加宴会,却骗别人去赌(欺骗他人,不诚实)。
7、请人代写文章来欺骗父兄(欺骗亲人,不诚实)。
8、父子之间的账目算得太清楚(亲情淡泊,过于计较)。
9、在家庭中使用心机手段(家庭关系不和谐,缺乏信任)。
10、喜欢自己的子弟擅长赌(鼓励不良行为,不利于子弟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