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三卷 82、鲁公女

一定 本书目录 2024-12-31
在招远县,有个叫张于旦的人,性格洒脱不羁,喜欢在寺庙里读书。当时,县令鲁公是位来自三韩(古代对朝鲜半岛的称呼)的人,他有个女儿非常喜欢打猎。张于旦有次在野外恰好遇见了她,只见她风姿绰约,身着锦缎貂裘,骑着一匹小骊马,轻盈飘逸如同画中人物。张于旦回到家后,对这位女子的容貌念念不忘,满心钦佩和想念。后来听说这位女子突然去世,他悲痛欲绝。

鲁公因为家乡遥远,就把女儿的灵柩寄存在张于旦读书的寺庙里。张于旦对这位女子敬若神明,每天早晨都要上香,吃饭时也要祭奠她。每次祭奠时,他都会举杯祈祷说:“只见过你的半张脸,却让我魂牵梦绕。没想到如此美丽的女子,竟然突然离世。现在你我近在咫尺,却又像隔着千山万水,真是让人遗憾啊!然而活着有诸多束缚,死后则没有禁忌。如果你在九泉之下有灵,希望你能轻盈地走来,慰藉我对你的倾慕之情。”他日夜祈祷,持续了将近半个月。

有一天晚上,张于旦挑灯夜读,突然抬头,看见那位女子含笑站在灯下。张于旦惊讶地站起来询问,女子说:“我被你的深情所感动,无法自控,所以就不顾私奔的嫌疑来见你了。”张于旦非常高兴,两人从此亲密无间,夜夜相伴。

女子告诉张于旦:“我生前喜欢骑马射箭,以猎杀獐鹿为乐,因此罪孽深重,死后无处归依。如果你真心爱我,就请为我诵读《金刚经》一藏之数,这样我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你的恩情。”张于旦恭敬地接受了这个请求,每天晚上起来,在女子的灵柩前捻动佛珠诵读经文。

有时遇到节日,张于旦想带女子回家,女子却担心自己脚力不支,不能行走。张于旦请求背着她走,女子笑着答应了。他抱起女子,感觉就像抱着婴儿一样,丝毫不觉得沉重。从此,他们经常这样一起回家,甚至考试时也不例外,但总是在夜晚行动。

当张于旦准备参加秋试时,女子说:“你福分浅薄,去了也是白去。”张于旦听从了她的话,没有去参加考试。

过了四五年,鲁公被罢官,因为贫穷无法将女儿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正为没有葬地而苦恼。张于旦主动提出:“我有个离寺庙不远的小块土地,愿意用来安葬令爱。”鲁公非常高兴,张于旦又出力帮忙安葬。鲁公对他感激不尽,但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鲁公离开后,张于旦和女子依然像往常一样亲密无间。有一天晚上,女子侧倚在张于旦的怀里,泪水像豆子一样滚落,说:“我们五年的缘分,到今天就要结束了。我受了你的大恩大德,几辈子都报答不完!”张于旦惊讶地询问原因。

女子说:“蒙你恩惠,为我在阴间诵读经文,现在经咒已满,我将得以转生到河北卢户部家。如果你不忘今天的情谊,十五年后,八月十六日,请你去见我一面。”张于旦泪流满面地说:“我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再过十五年,就快要入土为安了,还能见面做什么呢?”

女子也哭着说:“我愿意做你的奴婢来报答你。”过了一会儿,她说:“你送我六七里路吧,这里荆棘丛生,我的衣服太长,不好走。”于是她抱着张于旦的脖子,张于旦送她到通衢大道上。他看见路旁有一堆车马,马上或坐一人,或坐两人;车上或坐三人、四人,甚至十几人不等。只有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只有一位老妇人在车上。

老妇人看见女子过来,喊道:“来了吗?”女子回答说:“来了。”然后回头对张于旦说:“就此别过了!不要忘记我的话。”张于旦答应了。女子走近马车,老妇人拉着她的手让她上车。车帘一掀,车马就喧闹地离去了。

张于旦怅然若失地回到家,在墙上记下了日期。由于想到了经咒的效力,他更加虔诚地诵读。他梦见神人告诉他:“你的志向很好,但还需要去南海一趟。”他问:“南海有多远?”神人说:“就在你的心里。”张于旦醒来后领悟了神人的意思,更加思念菩提(佛教用语,指觉悟的智慧),修行也更加洁净。

三年后,张于旦的两个儿子明和政相继高中。虽然张于旦突然富贵起来,但他的善行并没有改变。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穿青衣的人邀请他去一个地方,他看见宫殿中坐着一个人像菩萨一样。菩萨迎接他说:“你做善事值得称赞,可惜寿命不长。不过我已经向阎王请求过了。”

张于旦趴在地上磕头。菩萨扶起他,赐给他座位,给他喝茶,茶的味道芳香如兰。然后让童子带他去洗澡。池水清澈洁净,游鱼可数,进去后感觉很温暖,捧起水来还有荷叶的香气。过了一会儿,他渐渐走到深处,失足陷了下去,水淹没了头顶。

他惊醒过来,觉得很奇怪。从此他的身体更加健康,眼睛也更加明亮。他自己捋着胡子,发现白色的胡子都簌簌地落了下来;又过了很久,黑色的胡子也落了。脸上的皱纹也渐渐舒展开来。过了几个月后,他的下巴变得光秃秃的,脸也变成了孩童的样子。他还喜欢玩游戏,也像孩童一样。他过于注重打扮,两个儿子经常纠正他。

不久之后,张于旦的妻子因为年老多病去世了。儿子们想为他在富贵人家中找一个继室。张于旦说:“等我到河北一趟回来后再娶。”他屈指一算,已经到了和女子约定的日期,于是命令仆人备好马匹前往河北。他打听了一下,果然有个卢户部。

先前,卢户部生了个女儿,生下来就能说话,长大后更加聪慧美丽,父母非常疼爱她。富贵人家来提亲,她总是不愿意。父母奇怪地询问她原因,她详细讲述了和张于旦生前的约定。父母合计了一下年份,大笑说:“傻丫头!张郎今年已经五十岁了,世事变迁,他的骨头恐怕都已经朽烂了。即使他还在,也一定是头发花白、牙齿掉光的老头了。”女儿不听。母亲见她心意已决,就和卢户部商量,嘱咐看门的人不要通报客人,希望过了约定的日期能让女儿死心。

不久,张于旦到了,看门的人拒绝了他。他只好退回到旅馆里,怅然若失,不知所措。他在郊外闲游时,顺便暗中打听卢户部的家。卢户部的女儿以为张于旦背弃了约定,伤心得不吃不喝。

母亲说:“他不来,一定已经死了。即使不是这样,背弃誓言的罪过也不在你。”女儿不说话,只是整天躺在床上。卢户部很担心她,也想见见张于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他借故出游,在野外遇到了张于旦。

一看之下,发现他是个年轻人,感到非常惊讶。两人席地而坐,稍微交谈了几句,张于旦显得非常洒脱不羁。卢户部很高兴,邀请他到家里做客。正想问话时,卢户部突然起身,嘱咐客人稍等片刻,匆匆进去告诉女儿。

女儿很高兴,自己挣扎着起来,偷偷看了看张于旦的样子,发现不符合约定中的形象,失望地流着泪回去了,埋怨父亲欺骗她。卢户部极力辩解说那个人就是张于旦,女儿不说话,只是不停地哭。卢户部出来后,神情沮丧,对客人也不太热情。

张于旦问:“贵府有做户部的人吗?”卢户部随便应了一声,却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似乎不把客人放在心上。张于旦觉得他态度傲慢,就告辞离开了。女儿哭了几天后去世了。

张于旦晚上梦见女子来找他,说:“来看你的人真的是你吗?年龄和外貌都相差太远,一见面就造成了隔阂。我已经因为忧愤而死了。麻烦你到土地祠去快点招我的魂,这样我还可以复活,迟了就来不及了。”张于旦醒来后,急忙去卢户部家打听,果然有个女儿已经去世两天了。

他悲痛欲绝,进去吊唁了一番,然后把梦中的事情告诉了卢户部。卢户部按照他的话去做,招魂后女子复活了。他们揭开被子,抚摸着她的身体,呼唤并祈祷着。不一会儿,就听见她喉咙里咯咯作响。

突然看见她的樱桃小嘴张开,吐出一块像冰一样的痰块。他们把她扶到床上,她渐渐恢复了呻吟声。卢户部非常高兴,恭敬地送客出门,设宴款待。他仔细询问了张于旦的家族背景,知道他出身名门望族,更加高兴,于是选了个吉日让他们成了亲。

女子在张于旦家住了半个月后,张于旦带着她回家。卢户部送她到张家,半年后才离开。夫妻二人相处得像新婚夫妇一样甜蜜恩爱,不知情的人大多误以为张于旦的儿媳是他的妻子或婆婆呢。卢户部过了一年就去世了。他的小儿子最年幼,被豪强所陷害,家产几乎被抢光。张于旦把他接来赡养,从此他就在张于旦家安了家。

赞赏

已有 0 人打赏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共收到 0 条书评

一定的勋章

精华达人 管理员 主题破百 赞助会员 评价之星 作者勋章

目录
书详情
加书签
官方QQ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