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三卷 90、李伯言

蒲松龄 本书目录 2025-01-06
李伯言是沂水人,性格刚直,有肝胆之气。有一天,他突然得了急病,家人要给他喂药,他却拒绝了,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的。阴间的阎罗王缺人手,想让我暂时代理他的职位罢了。我死后不要埋葬我,应该等着我回来。”结果,那天他真的去世了。

随后,有侍从引导他离去,进入了一座宫殿。宫殿里有人给他送上了帝王的礼服和帽子,下属官吏们恭敬地伺候着他,气氛非常严肃。案桌上堆满了文书卷宗。其中有一桩案子:江南有一个人,被查出私下里与八十二位良家女子有染,经过审讯,证据确凿,按照阴间的法律,应该对他施以炮烙之刑。

大堂下有一根铜柱,高约八九尺,粗得可以一人合抱,铜柱中间是空心的,里面燃烧着炭火,使得铜柱从里到外都通红一片。一群小鬼拿着铁蒺藜抽打着驱赶那个人登上铜柱。那个人只能用手攀着,用脚盘着铜柱一点点往上挪,刚到柱顶,就有一股烟气飞腾而起,伴随着像爆竹一样的巨响,那个人就掉了下来;他蜷缩在地上好一会儿才苏醒过来。小鬼们又抽打他,他又像之前一样被爆响着摔了下来。摔了三次之后,他就化成了一股烟散去,再也不能恢复人形了。

还有一起案子:是同乡王某的,他被一个婢女的父亲控告盗占了人家的女儿。王某其实是李伯言的亲戚。之前,有一个人贩卖婢女,王某知道这个婢女来历不明,但因为价格便宜,就买下了她。后来王某突然暴毙。过了几天,他的朋友周生在路上遇到了王某的鬼魂,知道他是鬼,吓得跑回书房躲避。

王某也跟着进了书房。周生害怕地祷告,问王某想干什么。王某说:“麻烦你在阴间司法机关为我做个见证罢了。”周生惊讶地问是什么事,王某说:“那个婢女是我用钱买来的,现在却被误告,这件事你亲眼见过,只希望你能像孔子弟子季路那样说一句公道话,没有其他要求。”

周生坚决拒绝了他,王某走出去说:“恐怕这事不由得你不答应。”没过多久,周生果然也死了,和王某一起去阴间接受阎罗王的质询审判。

李伯言见到王某,心里暗暗存着偏袒他的念头。忽然看见大殿上生出火来,火焰烧着了房梁和柱子。李伯言大惊失色,侧着脚站立。官吏急忙上前说:“阴曹地府与人世间不同,一丝一毫的私心都不可以容忍。赶快消除私心杂念,火就会自己熄灭。”

李伯言收敛心神,静下心思,火焰顿时就熄灭了。不一会儿,开始审讯案情,王某和婢女的父亲反复争辩;问到周生,周生据实回答;王某因为故意犯罪被判笞刑。打完之后,派人把他们全都送回了人间,周生和王某都在三天后苏醒过来。

李伯言代理阎罗王的事务完毕后,坐着车马返回。走到半路,看见有几百个缺头少脚的人趴在地上哀鸣。他停下车来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些都是异乡的鬼魂,想回到故乡,但担心被关隘阻隔,所以乞求得到通行证。

李伯言说:“我代理阎罗王三天就已经卸任了,还能有什么办法帮你们呢?”众人说:“南村的胡生将要建道场做法事,代我们向他嘱托一下,或许可以办到。”李伯言答应了他们。回到家后,侍从们都离去了,李伯言这才苏醒过来。

胡生字水心,和李伯言关系很好。听说李伯言死而复生,就前去探望。李伯言急忙问他:“做法事是在什么时候?”胡生惊讶地说:“战乱之后,我一家人才勉强保全性命,之前和妻子有过这样的心愿,但没有向任何一个人说过,你是怎么知道的?”李伯言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他。胡生感叹道:“闺房中的一句话竟然传到了阴曹地府,真是可怕啊!”于是恭敬地答应了要做法事,然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李伯言去王某家,王某还疲惫地躺在床上。见到李伯言,他肃然起敬,感谢李伯言的庇护。李伯言说:“法律是不能宽容的。现在你没事了吧?”王某说:“已经没有其他病症了,只是被打的地方化脓溃烂了。”又过了二十多天,王某的伤才好,他臀部的肉都腐烂脱落了,留下了像被打过一样的疤痕。

异史氏说:“阴间的刑罚比阳间还要残酷,责任追究也比阳间苛刻。但是,如果托人说情走后门行不通,那么受到残酷刑罚的人也就不会怨恨了。谁说阴间没有天理呢?只可惜没有火烧那些管理百姓的官署衙门罢了!”

赞赏

已有 0 人打赏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共收到 0 条书评
目录
书详情
加书签
官方QQ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