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字子祥,是山东博兴人。自幼读书,家境原本还算殷实,但命运坎坷,活到二十多岁连秀才都没考上。
当地有个陋习,官府常把富户抓去当差役,许多老实人因此倾家荡产。万福被选中充役,吓得逃到济南,租住在客栈里。一天夜里,有个女子主动来找他,容貌十分美丽。万福心动,与她私会。问起姓名,女子说:“我其实是狐仙,但不会害你。”万福满心欢喜,毫不怀疑。狐女嘱咐他别让其他客人进房,此后每天与他同吃同住,生活所需全由她供给。
没过多久,万福的几位朋友常来拜访,一住就是两三天。万福厌烦却不好意思拒绝,只得坦白实情。客人们想见见狐仙,万福转达后,狐女说:“见我做什么?我不过和普通人一样。”众人听见她清脆的声音近在耳边,四下张望却不见人影。有个叫孙得言的客人擅长说笑,坚持要见:“听您声音就让人魂不守舍,何必藏着容貌让人空相思?”狐女笑道:“孙公子这是要给高祖母画行乐图吗?”众人哄堂大笑。狐女提议:“我既是狐,就给各位讲讲狐的典故吧。”
她讲道:“从前某村旅舍闹狐,吓得客人都不敢住。店主愁得不敢提‘狐’字。某日来了个外乡人,店主刚迎进门,就有路人偷偷警告:‘这家有狐!’外乡人吓得要走,店主拼命辩解才留下。客人刚躺下,就见床下窜出一群老鼠,吓得大喊:‘有狐!’店主跑来问,客人骂道:‘狐狸窝在这儿,还骗我说没有!’店主追问,客人说:‘我刚才见到的,不是小狐崽子,就是狐孙子!’”满座宾客笑作一团。孙得言耍赖:“既然不露面,我们今晚就赖着不走,看你们怎么亲热!”狐女轻笑:“住下也行,若被捉弄可别记仇。”客人们怕她真恶作剧,只得散了。
此后客人隔三差五就来逗狐女说笑。她言辞机敏,总把众人逗得前仰后合,大家戏称她“狐娘子”。某日酒宴上,众人行“瓜蔓令”喝酒。轮到该罚酒的客人,却把酒杯推到空座前说:“狐娘子清醒得很,替喝一杯吧!”狐女笑道:“我不喝酒,但可讲个故事助兴。”孙得言捂耳朵:“不听不听!”众人起哄:“谁扫兴就罚谁!”狐女说:“我讲个骂狐狸的故事总行吧?”
她娓娓道来:“某国使臣戴狐皮帽拜见红毛国国王。国王从没见过狐狸,问:‘这是什么皮毛?’使臣答是狐皮。国王连‘狐’字都不认识,使臣在空中比划:‘右边是个大瓜,左边是条小犬。’”(注:“狐”字拆解为“瓜”和“犬”)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席间陈氏兄弟见孙得言吃瘪,帮腔道:“雄狐哪儿去了?放任母狐在这儿耍威风!”狐女不慌不忙:“刚才故事还没完呢——国王见使臣骑骡子,大为惊奇。使臣说:‘这是马生的。’国王更吃惊。使臣解释:‘马生骡是臣亲眼所见(陈所见),骡生驹是臣道听途说(陈所闻)。’”满座再次爆笑。
众人约定谁再挑头说笑就请客。酒酣耳热时,孙得言出对联刁难万福:“妓女出门访情人,来时‘万福’,去时‘万福’。”(注:古时女子行礼称“万福”)见无人能对,狐女接道:“龙王下诏求直谏,鳖也‘得言’,龟也‘得言’。”(注:孙得言名字双关)众人笑得直不起腰。孙得言跳脚:“说好不闹的!”狐女赔笑:“我认罚,明日摆酒赔罪。”
数月后,狐女随万福回乡。将至博兴时,她说:“我有远亲在此,多年未通音讯,该去探望。如今天色已晚,我们借宿一宿吧。”万福跟着来到一处从未见过的庄园,只见亭台楼阁气派非凡,主人夫妇热情款待。次日狐女解释:“我突然跟你回家会吓到邻里,你先回去告知家人。”万福先行到家,不久便听见狐女说笑声,却始终不见人影。
一年后,万福再去济南,狐女依旧相伴。某日忽然来了几个陌生人,狐女与他们寒暄后对万福说:“我本是陕西狐族,与你有前世缘分才相伴至今。如今兄弟来接,该告辞了。”万福挽留不住,只能目送她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