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举人曾某,考中进士时,与几位同榜进士结伴郊游。听说毗卢禅院住着位算命先生,便一同前往问卦。众人行礼入座后,算命先生见他意气风发,便说了些奉承话。曾某摇着扇子笑问:"我可有穿蟒袍佩玉带的福分?"算命先生断言:"您能做二十年太平宰相。"曾某大喜,越发趾高气昂。
此时天降小雨,众人到僧舍避雨。屋里坐着个深目高鼻的老和尚,态度冷淡,没有起身行礼。众人随意拱手,坐在床榻上继续谈论宰相话题。曾某志得意满,指着同伴说:"等我当上宰相,定要举荐张年兄做南抚,让表亲当参将、游击,连我家老仆人都能混个千总把总,此生足矣!"满座哄堂大笑。
雨势渐大,曾某昏昏欲睡。忽见两个宦官捧着圣旨,召曾太师入朝议政。曾某得意忘形,竟信以为真,急忙进宫。天子亲自移席赐座,温言抚慰良久,赐予三品以下官员任免权,又赏赐蟒袍玉带、名马宝驹。曾某穿戴整齐叩谢出宫,发现自家宅邸焕然一新,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他轻咳一声,数十奴仆齐声应答。
朝中大臣争相送礼,六部尚书亲自拜访要脱鞋相迎,侍郎级别作揖交谈,小官只能点头示意。山西巡抚送来十名歌姬,其中袅袅、仙仙最得宠爱。曾某整日沉迷声色,忽想起落魄时受乡绅王子良接济,便上奏举荐其为谏议大夫;又记恨太仆寺卿郭某当年冷眼,唆使御史弹劾其罢官。有醉汉冲撞仪仗,立刻杖毙街头;富豪畏惧权势,纷纷献上良田,曾家财富堪比国库。
不久宠妾相继病逝,曾某想起邻家绝色少女,派人强行下聘。花轿抬来一看,比当年所见更美艳。曾某志得意满,自觉人生圆满。
一年后,朝中渐有非议。曾某自恃圣眷正隆,不以为意。忽有包拯上奏弹劾:"曾某本是无赖赌徒,侥幸得势便作威作福。卖官鬻爵明码标价,贤臣遭贬,良民受欺。强占民女,纵奴横行,致使民怨沸腾。若不严惩,必成王莽之祸!"奏章传入,曾某如坠冰窟。虽皇帝暂未处置,但昔日门生故旧纷纷倒戈。最终抄家发配云南,儿子也被革职查办。
官兵闯入时,曾某目睹家产被抄:金银数百万,珠宝数百斛,连婴儿衣物都散落庭院。美妾被拖走时披头散发,曾某心如刀绞。昔日华宅尽数查封,夫妻披枷带锁上路,连破车代步都不可得。行至高山,监吏凶神恶煞,曾某搀扶跛足妻子,日暮途穷相对而泣。
突遇强盗劫道,曾某哀求:"我乃戴罪之身,身无长物。"群盗怒喝:"我们都是被你害苦的百姓!只要奸贼头颅!"曾某呵斥:"我仍是朝廷命官!"盗匪挥斧斩首,曾某头颅落地。
魂魄被鬼差押至阎罗殿。阎王怒斥其欺君误国,判下油锅之刑。曾某在滚油中翻腾,皮焦肉烂痛不欲生。接着被判刀山地狱,利刃穿胸惨嚎不绝。阎王清算其贪污所得二百二十一万两,命其饮尽熔化的金汁。滚烫金液烧穿喉咙,曾某悔不当初。
最后被判转世为甘州女乞丐。十四岁被卖给顾秀才作妾,遭正室虐待。恶少逼奸未遂,反被诬陷谋杀亲夫,凌迟处死。刑场悲号之际,忽听同伴呼喊,方知南柯一梦。老僧仍在打坐,笑问:"宰相卦象可准?"曾某冷汗淋漓拜谢指教。老僧点化:"积德行善,火坑亦能生青莲。"曾某从此淡泊功名,入山隐居不知所终。
异史氏评:梦境虽虚,报应非假。用虚妄手段求取,必得虚幻报应。黄粱将熟时的宰相梦,正合《枕中记》寓意,当与邯郸梦并列警示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