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姓石的武举人,携带钱财前往京城,准备谋求官职。行至德州时突发急病,咳血不止无法起身,只能整日躺在船上。仆人趁机偷走所有钱财逃跑,石某悲愤交加病情加重,连饭钱都付不起了。船主商议要将他扔下船。这时有位乘船的女子深夜停泊在此,听说此事后主动提出用她的船载石某。船主大喜,赶忙扶着石某登上女子船只。
石某打量这女子约莫四十多岁,衣着华美,容貌气质出众。他忍着病痛道谢,女子靠近仔细端详后说:"你本就患有痨病,如今魂魄都快飘到坟地里了。"石某闻言放声痛哭。女子说:"我有秘制丸药能起死回生。若治好你的病,可别忘记我。"石某泪流满面立下誓言。女子喂他服药后,半天光景病痛就缓解了。此后女子在床前殷勤侍奉,比结发夫妻还要体贴,石某越发感激。
一月有余,石某彻底康复。他跪行到女子面前,尊为母亲般行礼。女子却说:"我孤苦无依,若你不嫌弃我年老色衰,愿与你结为夫妻。"此时年过三十的石某丧妻一年多,闻言喜出望外,二人遂成眷属。女子取出私藏钱财助他进京运作,约定事成后同归故里。
石某在京城疏通关系,谋得本省守备官职,又用余钱置办车马,排场十分气派。他暗想妻子年事已高,终究不是良配,便用百两黄金聘娶王氏为继室。因惧怕原配知晓,故意绕过德州绕道赴任,此后一年多音讯全无。
某日石某表亲来德州,恰与女子为邻。女子询问近况,得知实情后大骂负心汉。表亲代为不平,提议修书相劝。书信送达后石某毫不理会。又过一年,女子亲往官署寻夫,却被拦在驿站。某日石某正在宴饮,忽闻喧哗声,抬头见女子掀帘而入,惊得面如土色。
女子戟指痛骂:"忘恩负义之徒!如今富贵从何而来?纵要纳妾也该与我商量!"石某战战兢兢跪地求饶。经与王氏商议,让新妻以妹妹之礼拜见。王氏本不情愿,被苦苦哀求方才行礼。女子坦然受礼道:"妹妹莫怕,我并非善妒之人。这般薄情郎,想来妹妹也不愿嫁。"遂将往事和盘托出。王氏闻言亦愤然斥责,石某左右为难,只得赌咒发誓求宽恕,三人方才相安。
此前石某叮嘱门房不得放女子入内,此事败露后责问门房。门房坚称未开锁放人,石某虽疑却不敢质问妻子。此后相处看似融洽,实则貌合神离。幸而女子性情温和,每日早早闭门就寝,从不过问丈夫宿处。王氏渐生敬意,晨昏定省如同侍奉公婆。
某日官印失踪,衙门乱作一团。女子笑道:"把井水抽干便能找回。"果然在井底寻回。问及缘故却笑而不语,似知晓盗贼身份却不肯揭穿。日复一日,石某察觉妻子举止诡异,疑其非凡人,夜间派人偷听,只闻帐内终夜窸窣作响。
某夜石某外出赴宴,女子与王氏对酌大醉,现出白狐原形。王氏怜惜地为她盖上锦被。石某归来得知真相欲拔刀相向,被王氏劝阻:"即便是狐,可曾亏待过你?"争执间女子苏醒,怒斥道:"蛇蝎心肠,豺狼本性!将当年药丸还我!"说罢朝他脸上啐去。石某顿觉寒彻骨髓,喉间奇痒难耐,呕出当年所服药丸。女子拾起药丸愤然离去,化作白光消失无踪。当夜石某旧疾复发,咳血不止,半年后便一命呜呼。
异史氏评论道:"石孝廉仪表堂堂如书生,传闻他谦恭待士,说话都轻声细语生怕伤人。盛年早逝令士林惋惜。但听闻他辜负狐妻之事,与《霍小玉传》中李益负心之举有何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