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五卷 《聊斋》第五卷 180、西湖主

蒲松龄 本书目录 2025-05-14
陈弼教,字明允,河北燕地人。家境贫寒,跟随副将军贾绾担任文书。有次船泊洞庭湖时,正巧遇到一条猪婆龙浮出水面,贾绾射中它的脊背。有条鱼衔着龙尾不放,也被一并捕获。

众人将二者锁在桅杆下,只见这条猪婆龙奄奄一息,龙嘴还在一张一合地翕动,仿佛在哀求拯救。陈生心生怜悯,向贾绾求情释放了它,还拿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敷在伤口,放入水中后,只见它沉浮片刻便消失不见。

一年多后,陈生北返再经洞庭,突遇狂风掀翻舟船。他侥幸抓住一个竹箱,漂泊整夜后挂在一株枯树上获救。刚爬上岸,发现随从小厮的浮尸漂来,连忙拖拽上岸,可惜已经断气。正当他悲痛欲绝时,忽见远处青山叠翠,柳枝摇曳,却四野无人。从天明等到日上三竿,正当彷徨无措之际,忽然发现小厮手指微动,急忙为其按压胸口,待小厮吐出几斗积水后竟苏醒过来。两人在石头上晾晒衣服,直到正午才干透。饥肠辘辘之际只得翻山寻找村落,行至半山忽闻箭矢破空声。

只见两位女郎策马飞驰而来,皆是红巾束额,雉尾簪髻,身着紫衣绿带,一人持弹弓,一人架猎鹰。紧接着数十位美貌女骑手自山后涌出,装束整齐划一。陈生不敢上前,恰见一侍从模样的男子路过,询问得知这是西湖主在首山围猎。陈生说明遭遇后,侍卫分了些干粮,告诫速速离开以免冲撞车架。

下山后遇见一处隐于密林的华丽庄园,陈生误以为寺庙便上前窥探。只见朱门半掩,石桥流水,走进后更见亭台楼阁恍若仙境。穿过秋千架时,忽闻笑语声由远及近,连忙与书童躲入花丛。原是众侍女簇拥着一位十四五岁戎装少女到来,那少女云鬓纤腰,容貌更胜琼花玉蕊。众人称其为公主,待其坐定后便有人提议荡秋千解乏。只见公主轻舒皓腕踏上秋千,身形宛如飞燕直入云霄,落地时众人都赞叹"真乃天仙下凡"。

待人群散去,陈生在秋千架下拾得一方红巾,见亭中备有笔墨,便题诗其上:"这般雅戏可比仙子?分明是琼宫玉女舞金莲。广寒仙子都要妒忌,莫信她能直上九重天。"正要离开时发现来路已被锁闭,误打误撞闯入深院,被一侍女撞见追问红巾下落。得知陈生已玷污公主随身之物,侍女惊惶道:"你闯下死罪了!"正哀求之际,忽有大队人马持索来捉,其中一名婢女认出陈生,急报王妃。

被带入金碧辉煌的宫殿后,王妃不仅不加责罚,反下令设宴款待。原来当年陈生所救猪婆龙正是归宁省亲的王妃,那条衔尾小鱼便是今日婢女。王妃为报救命之恩,将公主许配给陈生。洞房之夜公主吐露身世:其母乃扬江王之女,洞庭湖君之妃,并传授长生之术。从此陈生富贵无极,七八年间连得五子,家中珍宝堆积如山。

十年后故友梁子俊在洞庭偶遇陈生,见其乘坐画舫与丽人嬉游,归乡后却见陈生正在家中宴客。待说明奇遇,众人皆惊疑不定。八十一岁陈生逝时空棺轻若无物,方知已成仙而去。异史氏评道:竹箱不沉、红巾题诗皆是因果,然一人得享仙凡两界富贵,实属奇闻。古来求长生富贵者众,能如陈生般兼得者,恐怕连神仙中也要出个郭子仪、石崇了。

赞赏

已有 0 人打赏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共收到 0 条书评
目录
书详情
加书签
官方QQ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