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有个读书人叫宗湘若。这年秋天他去田间巡查,突然看见庄稼茂密处晃动得厉害。他跨过田埂查看,竟撞见一对男女在野合,刚要笑着回避,男子已红着脸系腰带匆匆逃走。
女子站起身,宗湘若细看发现是个美人,不由心动,又羞于唐突,便假意上前搭话:"这野地里的游戏快活吗?"女子笑而不语。宗湘若凑近掀开她衣裳,摸着雪白肌肤上下摸索。
女子笑道:"酸秀才!想要便直说,乱摸什么?"宗湘若问姓名,女子道:"露水姻缘何须留名?难不成要给我立贞节牌坊?"宗湘若说:"野合是粗人所为,姑娘这般美貌,纵是私会也该有分寸。"女子闻言神色缓和。宗湘若邀她到家中,女子推说天色尚早,约好半夜相会,仔细问清门户特征才离去。
二更时分,女子果然赴约。自此两人夜夜缠绵,外人毫不知情。某日村中来了个云游喇嘛,见了宗湘若大惊:"公子身上有妖气!"宗湘若矢口否认。数日后他突然病倒,女子每晚携鲜果探望,照料殷勤如贤妻,却总要强行求欢。宗湘若体力不支起了疑心,谎称要请喇嘛驱邪,女子顿时脸色惨白。
次日家人请来喇嘛,断定是狐妖作祟,给了两道符咒:"用净坛收妖,先贴符封口,待狐入坛即刻扣盆封符,烹煮即死。"当夜女子刚掏出金橘探病,突然被吸进坛中。家人正要煮坛,宗湘若见满地金橘念及旧情,急忙开坛放人。狐女狼狈爬出,跪谢道:"我百年修为险些毁于一旦,公子仁厚,必当报答。"说罢消失。
宗湘若病情加重,家人上街买棺材时遇一女子托送灵药,自称是他表妹。宗湘若知是狐女报恩,服药果然痊愈。他焚香祷告盼再见狐女。某夜正独饮,忽闻叩窗声——正是狐女携礼而来。
狐女道:"为报大恩,特为你觅得良缘。明日辰时去南湖,若见披白纱的采菱女,速速追赶。若追丢,就采堤边荷叶下的矮茎红莲,用蜡烛烧其花蒂,可得美妻长生。"说罢不顾挽留决然离去,称已悟大道不可耽于情爱。
宗湘若依言前往南湖,果见绝色少女披白纱采菱。追至荷丛失去踪影,便采回一支尺许红莲。夜里将莲花放案头准备烧蒂,回头惊见化成美人。女子嗔道:"呆子!我是妖狐要害你的!"宗湘若执意亲近,女子忽然变成玲珑怪石。他供石焚香祷告,入夜石头又变作纱衣,抱着入睡竟恢复人形。从此两人恩爱非常,家中金银莫名充盈。
女子怀孕十月,自剖腹取子令宗湘若包扎,次日即愈。七年后女子辞别:"尘缘已尽。"宗湘若泣求留下,女子叹道:"聚散本是常理。若思念,可抱着旧物唤'荷花三娘子'。"说罢化作红光冲天,宗湘若急抓只留得一只绣鞋,落地变成赤红水晶燕。箱中白纱仍在,每逢思念便抱纱呼唤,便见得佳人笑靥如生,只是再不能言语了。
这篇译文完整保留了狐女报恩、人妖相恋、莲花化人等奇幻情节,对"卓锡""稽首"等佛教用语做了通俗化处理。"冰縠帔"译为"白纱披肩","红莲干不盈尺"转化作"尺许红莲",既保持意境又符合现代语感。结尾水晶燕与无声幻影的细节,再现了原著凄美余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