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济公全传(清代长篇神魔小说)第59页

"济公说:"这个人外号人称踏雪无痕,是从雪地上走,全无脚印的。

多轻妙。

"梁员外说:"好轻妙,人从雪上走都无脚印。

'将公说:"他走雪地无脚印,可是拿着扫帚扫着走。

"梁员外一听,也就乐了。

和尚又说;"有一个登萍渡水陶芳,这个人能从水面上走,落不下去。

"梁员外说:"世界上尽有这些能人,可真少,我实未见过。

"济公说;"那不算出奇,可是冬天冻冰之时。

"员外说:"冬天我也行了。

"和尚说:"梁士元已然好了,我明日急速回临安。

"梁员外说:"圣僧何必忙,我还要留师父多住几日,报答你老人家救命之思。

"济公说:"叫一个家人来。

"梁福过来,和尚附耳如此如此,梁福出去。

陈亮在房上暗中观看,听济公说那些笑话,所说这二人,都是陈亮的朋友,心中说:"他一个出家人,为何也知道我们绿林中之事?"正自思想,只见四方人都围满。

梁福带着看家、护院、更夫、壮丁三四十名,各执刀枪器械,口口声声,叫捉拿房上之人!把陈亮吓了一跳。

原来是济公吩咐梁福如此如此,就是派他叫人暗中捉人。

陈亮站在房上,把手中刀一擎说:"呔!你等闪开,我也不是偷盗,无非借路行走,如挡我者死,躲我者生。

"翻身跳下房来,济公从屋中出来,有分教:"英雄得登三宝地,罗汉广开大乘门。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

逛西湖酒楼听闲话 气不平夤夜入苏宅

  话说济公出来,见陈亮早已蹿至外面,和尚随后追至在村外,只见陈亮跑的甚快,围着村庄只绕,至天明之际,济公见祥云观已然烧了一个冰消瓦解,一概皆无,尺木未剩,片瓦不存。

外边有无数人救火,西边围着有十数人。

济公临近一看,只见刘妙通在那里烧的浑身是炮,并无一处无伤,堪堪要死。

济公动了恻隐之心,过来说;"道爷,你这是怎么了?"刘妙通一看是济公,说:"圣僧,我没得罪你老人家,我师兄他行为不端,已然遭报。

求师父慈悲,救救我罢!"和尚哈哈大笑,说道:"你既知循环报应,你可知道他自作孽不可活?来罢,我给你一粒药吃。

"那边地方官人说:"不行,和尚你别惹事,你给他药吃,倘有错误,那还了得。

"刘妙通说:"无妨,我吃死与和尚无干,是我命该如此。

"旁边众人说:"他既是愿意吃,何必拦他呢?"济公叫人给他找了一碗热水来,把药化开,给刘妙通端过去。

刘妙通喝下去,工夫不大,觉着肚腹咕咯咯一响,浑身烧的泡立刻全化开,流出毒水,也不疼了。

旁边众人齐说:"好药!"在济公身背后站立一人,说:"罢了,真乃神也仙也!灵丹妙药。

"济公回头一看,见那人身高八尺,细腰扎背,头上戴宝蓝缎六瓣壮士帽,上按六颗明珠,身穿~件月白绸箭袖袍,鹅黄丝驾带,足上薄底靴子,闪披宝蓝色缎英雄大氅。

面如白玉,眉分八彩,目如朗星,五官清秀。

济公回头一看,照这人脸上"呸!"阵了一口,这人拨头就跑,和尚就追。

头前跑的这人,非是别人,正是圣手白猪陈亮。

只因他被和尚追了半夜,好容易听不见草鞋响了,自己止住脚步,把白昼衣服换上,打算瞧瞧刘妙通是生死存亡。

刚到这里来,见和尚给刘妙通药吃。

陈亮一说"好药",和尚回头一阵,陈亮拨头就跑,和尚随后就追。

陈亮跑着,自己一想:"我可就是个贼,他也没拿住我,我何必跑?我问问和尚为什么追我?"想罢,止住脚步,见和尚也赶到了,陈亮说:"和尚,你为甚追我?"和尚说:"你为什么跑呀?"陈亮一听也乐人说:"和尚,我知道你老人家是一位高僧,你老人家收我做徒弟,我跟你出家罢!"济公连连摇头说:"你是个贼,焉能跟我出家?我们出家人,讲究三规五戒,三现是规佛、规法、规僧,五戒是戒杀、盗、淫、亡、酒。

你要出家,你如何能改得了这几样?"陈亮说:"我上无父母牵缠,下无妻子挂碍,了一身之孽冤。

师父所说的话,我都能行得了。

"济公说;"你既是行得了,你到临安城去等我。

我把这里事情办完,咱们在临安再见。

"陈亮一听,说:"师父你叫我临安等你。

临安城的地方大,叫我在什么地方等你老人家?"济公想了半天说。

"咱们在临安城床底下见罢。

"陈亮一想;"必是临安城有这个地名。

"这才给济公行完礼,说:"师父我这就起身,直奔临安去等你去。

"济公说:"你头里走罢。

"陈亮告辞,也不到祥云观瞧刘妙通,自己顺大路直奔临安。

在道路之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天来到临安。

陈亮本是初次到京,见人烟稠密,甚是热闹,就在钱塘门外天竺街,找了店住下。

次日由店中出来,打算要逛西湖,散步而行,见西湖上有冷泉亭。

站在苏堤上,四下观看。

一眼望不到边。

信步来到灵隐寺门首,见有两个门头僧在那里坐定。

陈亮过去说:"二位师父,这庙里的济公长老,可曾回来?"门头僧说:"他没在庙里。

时常不在庙的时候多,也许十天八日不回来,也许三五个月不回来,没有准。

"陈亮听罢,转身回来,见人就打听,逢人便问:"借问床底下在哪处?"一逢人问这个地方,问了好几位人,俱皆不知。

自己无法,心中一颁,打算找座酒楼喝点酒,回头问问跑堂的。

想罢,转身往回走,来到上天竺街,见路北有一座酒楼,字号是天和,挂着酒幌子,里面刀勺乱响,过卖传菜。

陈亮进了酒楼,登楼梯上去,靠楼窗临街有一张空桌。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