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欢喜冤家(明代短篇小说合集)第1页

欢喜冤家

(明)西湖渔隐编

喜谈天者,放志乎乾坤之表;作小说者,游心于风月之乡。

庚辰春正遇闰,瑞雪连朝,慷当以慨,感有余情,遂起舞而言:“世俗俚词,偏入名贤之目;有怀倩笔,能舒幽怨之心。

记载极博,讵是浮声。

竹素游思,岂同捕影。

演说二十四回以纪一年节序,名曰《欢喜冤家》。”

有客问曰:“既以欢喜,又称冤家,何欤?”予笑而应之曰:“人情以一字适合,词组投机,谊成刎颈,盟结金兰。

一日三秋,恨相见之晚;倏时九转,识爱恋之新。

甚至契协情孚,形于寤寐。

欢喜无量,复何说哉。

一旦情溢意满,猜忌旋生。

和蔼顿消,怨气突起。

弃掷前情,酿成积愤。

逞凶烈性,遇煽而狂焰如飙。

蓄毒虺心,恣意而冤成若雾。

使受者不堪,而报者更甚。

况积憾一发,决若川流,汹涌而不能遏也。

张陈凶终。

萧朱隙末,岂非冤乎!非欢喜不成冤家,非冤家不成欢喜。

居今溯昔,大抵皆然。

其间嬉笑怒骂,离合悲欢,庄列所不备,屈宋所未传。

使慧者读之,可资谈柄。

愚者读之,可涤腐肠。

稚者读之,可知世情。

壮者读之,可知变态。

致趣无穷,足驾唐人杂说;诙谐有窍,不让晋士清谈。

使蕙风发向,入松壑而弥清。

流水成响,泻盘石而转韵。

圣人不除郑卫之风,太史亦采谣咏之奏。

公之世人,唤醒大梦。”

重九日,西湖渔隐题于山水邻

第一回 花二娘巧智认情郎

世事从来不自由,千般思爱一时仇。

情人谁肯因情死,先结冤家后聚头。

这四句诗,只为世人脱不得酒色财气这四件事,所以做出不好事来。

且说个只好酒不好色的人。

他生长在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川沙地方。

他父亲名叫花遇春,年将半百,单生得此子,夫妻二人十分欢喜。

长成六岁,上学攻书,取名花林。

生得甚不聪明,苦了先生。

费尽许多力气,读了三年,书史一句不曾记得,不想到了十岁外,同了几个学生,朝夕顽耍。

父亲虽严,那里曾怕。

先生虽教,那里肯听。

他父亲见他不像成器的了,想到这般顽子,不能成器,倒不如歇了学,待他长成时,与他些本钱,做些生意也罢。

因此送了先生些束修,竟不读书了。

后来一发拘束不定了,他母亲与丈夫商议道:“孩儿不肖,年已长成。

终日闲游,不能转头。

不若娶一房媳妇与他,或者拘留得住,那时劝他务些生业,也未可知。”

遇春道:“我心正欲如此,事不宜迟。”

即时就去寻了媒婆。

那媒婆肚里都有单帐的。

却说:“几家女子,曰某家某家可好么?”遇春听了道:“这几家倒也都使得,但不知谁是姻缘,须当对神卜问,吉者便成。”

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