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9 回复0
广东省
![]() 华夏五千年文明,天赋异禀者,才华出众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如要让国人从万千文人骚客中选择最喜爱的一位,那么,高票当选榜首者非李白莫属,他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那颗星,诗文照亮了后世亿万人,就那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想象力,又有几人能接住?或许只有他自己的“白发三千丈”能照应吧! 也有很多人欣赏李白的“武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潇洒风姿,这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这是个一等一的剑客啊! 诗剑双绝,是李白最突出的特点。 除此之外,很少有人知道,李白其实是个书法大家,也曾娶过两任前宰相的孙女。 李白出生在遥远的西域碎叶城,身世不详,各种猜测都有,有说是李建成的后人,也有说,仅仅是李姓皇室的族人,仅此而已。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李白的家族一定很强大,很有钱,否则怎么能让李白如此优秀,他的老师岂非寻常人等? 他的剑术老师是当时的大唐第一剑客裴旻,能请得起裴大师的哪里是寻常人家。 非常好的教育,加上跟着父母游历不少(从西域到了四川),造就了李白潇洒不羁的性格。 公元724年,李白24岁了,他不满足在家乡周边,就此开始了全国旅游。 从这一刻起,李白的世界算是彻底打开了,他开始结交无数投缘者,在那些朋友们的影响下,李白开始名扬天下了。 李白游遍祖国大好河山,交到了杜甫、高适、贺知章等高层次的朋友,其中,在他刚出发不久时,出蜀游三峡,碰到了江陵遇道士司马承祯。 这个道士很有眼光,他和李白几番交流后,频频点头,深深赞许。 年轻的李白,得到司马道人的肯定,非常高兴,因为司马承祯是当时有名的道士,不仅道术精深,而且诗、书、画皆有极高造诣,擅长山水画,连唐玄宗都敬这道士三分。 一面之缘,感觉尚好。 司马道人继续修行,年轻的李白要继续前进,去中原、入江南、逛长安,名气越来越大,先后正式娶过两个老婆,一个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后一个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当时的李白堪称宰相孙女收割机。 当然,比起李白的诗文和剑术,比起娶的老婆,李白名声最为显赫的是成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御用诗人。 只是,好酒的李白,终究是喝酒误了事,被唐玄宗和杨贵妃放弃。 公元744年,失意的李白,在杜甫、高适的陪伴下,同游王屋山阳台宫,并来此寻访司马承祯。此时,李白得知道人已经仙逝,不甚感慨! 人已经不在,只能睹其画。 看着司马道人的画,想起曾经相遇的种种,李白挥毫泼墨写下了《上阳台帖》: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 该贴内容,赞颂了司马道人出众的笔法,画出如此壮丽的山河,没有老成精道的功底,难以表达出意境。 这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法作品,也是国宝级的书法作品,价值无限,整个帖子,用笔潇洒自如,豪放从字间溢出,看字体,却又不拘一格,这就像李太白的做人风格,也如同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 一个仗剑走天涯的李白,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而留存于世的一流书法作品,就这么一篇。 只是,这贴放在那里,感觉很灵动,却又有些缺憾。 李白是诗仙,亦是酒仙,何不将《上阳台帖》与酒相结合,做出一款博古通今的佳韵呢? 于是,2016年,一款定名为“上阳台”的白酒便开始了孕育。#上阳台酒# 五年后,经层层打磨的“上阳台酒”终于现世。 严选茅台镇陈年基酒,严苛“选藏调”核心体系,专家勾调,多维品鉴,最终才造就了这款酒液极“净”,入口绵甜、回味悠长的酱香白酒。 喝上阳台酒,其实喝的不仅仅是酒,喝的更多是文化的沉淀,看着瓶子包装上的上阳台帖,会感觉李白就在跟前。 如果,李白在世,或许,他也该高兴了,他的上阳台帖有了柔软的载体。#文化人的酱香#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 .......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转载自今日头条:蓝风破晓(已获作者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