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遗编(清代中篇小说)第4页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操江急欲据姑苏,无奈清兵倍道趋。
十八骁骑蜂拥至,三千甲士空踟蹰。
舟行恰逢风不利,炮发又遇雨沾濡。
天教明室不再复,土崩瓦解在须臾。
廿七日,操江特差四川人上官总兵及徐观海,拉里中同往唤船,先商议方略,着兵丁暗暗把截各站水口,然后到埠头家,并不扰民,照价给发现银,立刻雇得小船二百余只,一日一夜,把大船上什物家小搬完。
廿九日早晨,泊舟南门外取齐,连夜进发,次日是六月初一,午牌方到苏州。
闻清兵已屯浒墅关,即刻将到,料势不可为,急催船由阊门望胥门而行。
恰好一队清兵,为头只有十八骑,如风似火,从枫桥横截追来。
船上所恃惟铳,较其来近,正要发时,也是天数,风色又不顺,正下着一阵大雨,药线俱湿,炮不得发,岸上箭似飞蝗,船上虽有弓箭,已着了忙,就有好汉,不比平地可以立住脚头,须臾,旗鼓中军顾三爷、伏波营总兵沈俱用铁鞭四十余斤者,几筹好汉,俱中箭而死矣。
第八回 刘诚意丧师走太湖 胡来贡收粮避常熟
胡骑南征岂易当,操江猝遇众仓忙。
姑苏沦敌千秋恨,猛将冲锋一瞬亡。
昔日张王争国地,今朝朱氏败军场。
溃围急急扬帆遁,万顷澄湖带惨伤。
闻说军亡心胆寒,龙光忠义总无干。
白粮尽数归囊橐,敛迹舟中饱且安。
操江此时见势不好,急领本部精兵拚命夺路而走,兵众水淹、箭下死者何止三四百人。
其余将士赶不上者,随即星散,赶得上者不满千人,下太湖而去。
后五六年间,闻其只穿布褶毡帽,步行经常熟、福山,里人犹有识之者。
胡来贡部下独不损一人。
先是廿八日操江因他是本县人,命统本部兵三百,催取县中未解白粮军前听用。
故来贡初一日,还在南门外链墩浜口泊船,初二至初三日,闻兵败消息,也不等白粮足数,领兵退屯徐六泾,又退屯崇明县,而苏州已为清朝有矣。
第九回 纳土地县丞谒安抚 封港门参将聚乡兵
纳土归清马县丞,郊迎安抚望高升。
草间泣拜虚含泪,空负严疆作股肱。
国变人离势已孤,世忠乘乱奋雄图。
保民靖难谋猷壮,未必真将社稷扶。
安抚姓周,浒墅关布衣,南京投降有功,署为安抚。
时常熟曹知县既去,留马县丞、杜典史二人在衙,也不理事。
马县丞潜遣人到郡,抚台竟差周安抚来受降。
马县丞出郭迎接,拜谒流涕,因缴通县册籍,杜典史不从,自领妻小投城外乡村潜躲。
安抚出示安民,口许回郡荐马县丞实授本县正堂,县中人情汹汹,安抚亦不敢留停,随带马县丞回郡去讫。
萧世忠号振寰,福山营参将也。
当下见安抚不去招他,心中疑惑,欲挺身往郡投降,又恐中军芮观及水陆两营不服,适百姓连名具禀,大约求他保护地方,禁缉海船收港登岸,恐变生不测。
若官兵寡少,愿各团练乡兵助威。
世忠大喜,即挨门造册,整顿枪刀,五日之间,计得乡兵五千余人。
官兵大约千人,共六千余人,虚号一万,军声大震,港门把住不通矣。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