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遗编(清代中篇小说)第8页
十二日早晨,又拨十数个家丁守护妻小,自领四十余人跟三四只快船,大模大样望常熟来,拟在次日辰牌到县。
午时到福山,将近吴塔,尚是申牌时候,打点挽船过夜,等探听人回复。
恰遇三四个兵丁,走得气喘吁吁,招道:“快拢船,有话禀。”
世忠备问因由,说道:“昨日领差,今早赶到常熟南门,只见岸上人说道:“因为昨日殴杀主簿,今日合县要聚乡兵。’
许多人已往严乡宦家,请他出来为首。
骤然得这消息,还似信不信,商议分几个进城打探,我们在接官亭等候。
只见城里又传出来道:“严爷已掌兵权,如今在那里搜捉奸细,先分付河下船只不许望南而行。’
收此弃船,逃得性命在此。”
世忠大惊,料道定有兵来捉他,拨转船,命也不顾,望南再摇,将近黄昏,左侧才过蠡口。
只见苏州城中火起,初时只是一处,续后就有四五处,烧得遍天通红起来。
世忠心疑,先差一小快船前去打听,那小船行到陆墓,急急转来回复道:“不好了,城内城外都是穿白的乡兵,清兵已杀得七零八落,今夜都赶进城,在城中巷战,烧的是都堂察院及府堂各衙门,眼见得老爷又回去不得了。”
此时萧谎儿(世忠绰号)真是走投无路,慌做一堆,急急摇船向治长泾地方芦苇深处东藏西躲,声气也不敢出。
手下兵丁还有四五个是福山人,也逐个捱脱逃回,所以晓得备细。
后来直到府中平静,世忠才敢出头耳。
第十五回 为剃发激反姑苏郡 诈拈香袭杀八大王
毁裂冠裳举国惊,金钱发式骤颁行。
江南半壁皆稽首,吴郡从兹复用兵。
虎将清朝八大王,满洲征战到金阊。
难防暗里吴人算,桥下兵交一瞬亡。
原来此时苏州亦为剃发令下,翰林徐九一不肯剃头,投河死节。
太湖里明朝将官黄蜚、吴之葵、鲁游击,吴江县乡绅吴日生、好汉周阿添、谭韦等,纠合洞庭两山及城内城外百姓,一时同起乡兵,俱以白布缠腰为号,顷刻间把都堂察院、太守府堂,烧得精光。
土都堂其先扎营北寺,自己直登塔顶细看白腰兵阵势,后遂退屯府学。
八大王,清朝第一员骁将也,生得身高八尺,头如斗大,雄勇异常。
他不知苏州民变,竟打从枫桥大路传驿,坐船而来。
因天气炎热,身上只穿单纱,满洲衣一无准备。
白腰兵暗算他,预用百余人在前,青衣拈香跪接,令他不疑;引入下新桥人家瓦房,两岸多处一齐动手,火把烧其坐船,枪刀瓦石乱下;又推桥上石栏干,压破其船,遂战死于下新桥水中,所部真满洲兵俱死焉。
后闻其在此地为神,凡阊门一带烧献者,用八大王神马,盖其精魂为厉云。
第十六回 屯府学土抚台固守 撞齐门鲁游击阵亡
本贯开州土国宝,身经百战知兵老。
白腰骤起破城池,放火攻围声闹噪。
敛虎威,拥旗纛,先据府学作营堡。
出奇制胜算如神,乌合披靡似电扫。
《鹧鸪天》
单鞭匹马撞齐门,猛敌披靡悉反奔。
饮马桥头伤暗箭,至今吴士为称冤。
土都堂,开州人氏,虽身为里役,其实熟闲弓马,深晓兵机。
明朝时招降土寇有功,升授武职,后与流贼打仗,积功至河南地方总兵官。
崇祯末年闲住在家,大清入关以原职投降,因随军南征,豫王除授他江南巡抚,镇压苏州。
是时收合部下兵众,屯于府学中,严兵固守。
白腰兵围之,一连三日三夜,料其疲倦,忽出奇兵击之,如此相持又三四天。
那新起乡兵乌合之众,原无纪律,且身上又无盔甲,手中无非是竹枪木棍铳箭,长兵又少,凡打一仗,毕竟抵敌不住,死者极多,由是渐渐解散,退出城外。
鲁游击,明朝将官,用四十斤铁鞭,骁勇绝伦。
单骑恃勇,竟撞进齐门,清朝将官遇者纷纷都打下马,真是锋无前对。
乘势从北寺前卧龙街望南,直杀到饮马桥上,手下四百余人,还有他弟统领,只见杀得性起,奋勇冲入清兵阵中。
已远正扎在北寺前,半途不敢前进,那知他独自一人,因面中冷箭,堕饮马桥下,被杀死于水中。
须臾,清兵悬其头前来招降,其弟与众兵见之,无不恸哭,退出齐门。
凡此皆明朝勇将也。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