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柳湖侠隐(还珠楼主)TXT下载第142页

立命巧姑回房,用本山特制灵药养伤。

巧姑看出勿恶一双鬼眼注定自己,心怀不善。

暗骂:“妖贼,就是你恶贯未满,我也不过两三日的活命,已拼一死,只想面见情人,问他两句话,便即自杀,任你狐群狗党,用尽心机,有什用处?”当时连谢都未谢,强忍伤痛,向寨主要了些治伤灵药,立由青驾抱回。

到了房中,方始行法止痛,医治伤处,把所剩灵药带在身上,静待时至,与情人相见。

不提。

再说赵、王二人在山口崖上,辞别公孙师徒上路,入山不远,遥望前面隐藏着一处山人部落,地势也颇平坦。

正谈说间,忽听身后有人说道:“二位汉客留步。”

回头一看,正是前见寨主龙铁子。

暗忖:“凭着近日功力,固不必说,便是以前,内外武功也都到了上乘境界,耳目甚灵,来人已到了身后,怎会毫无觉察?并且先在转角上回望身后,是条直路,他师徒二人尚在崖上对坐,如何只一转身,便到了身后?莫非这山人也是道术之士不成?”心中惊疑,忙问:“龙老先生,有何见教?”说时,瞥见前面山墟中本有多人手持弓刀长矛蜂拥而来,不知怎的忽又退去,当时也未在意。

龙铁子笑道:“此去入山,虽有两条道路,内中一条乃赴会山人所行,二位汉客未必肯走。

如由火烧崖那条路走,要经七重围子方到大寨。

其实,会剑术的人可以飞越过去,不过山顶有人眺望,只一飞起,便有能手来攻,这等走法,反倒可虑。

最好步行,遇到险处,飞身纵过,只要不过分露出形迹,仿佛刚把剑术学会,虽能驭剑飞行,不能飞远。

还有二位身旁宝光外映,此非寻常法宝,必是前古奇珍,不到大寨,遇到强敌,千万不可施展。

否则,你那帮手到得均晚,如被敌人发现,非但预有准备,不能当时除害,反使生心,诡计劫夺。

一个不巧,失去至宝,人还受伤,岂不冤枉?实不相瞒,玉龙山寨主并非外人,只因他多行不义,恶贯满盈,今日报应临头,不必说了。

最可恶的还是所约相助的一班左道邪恶,白、朱二老与各位道长虽想一网打尽,无如这些妖人均极机警,容易滑脱。

各位道长又都有事耽延,须在天明前后方能赶到。

因此你们此去不可冒失,如能只守不攻,先求无过,挨到三更以后,立可转危为安了。”

二人看出对方分明是异人,身又不带邪气,只奇怪寨主既是他的好友,为何反助外人?一面称谢,并问来历行辈。

龙铁子道:“我是世上最苦之人,但是如非本山主人,也不会遇见恩师,能有今日成就。

身世来历,暂难奉告,且休提它。

不过令师陶道友与青衫老人,我均有过数面之缘。

二位来历,我早知道,本来不想多口,因家师遥望山中强敌甚多,如今形势已变,决不可露出你们怀中至宝和用剑遁飞行,越显得是初学,无甚功力越好。”

二人一听,竟是师执之交,重又拜谢。

龙铁子道:“二位不必谢我,只请破寨之后,对于山人只诛首恶,少杀无法力的人,便足感盛情了。”

二人方在谢诺,龙铁子道声“再见”,一片极强烈的银光,电闪也似,略现即隐。

再看,人已回到原处崖上。

知是善意指点,好生惊奇。

便照所说,再顺山路前行。

前面本是一处山墟,先前曾见山人拥出,以为拜山之事,众人定已得信,不会不知,见时必有口舌。

到后一看,当地乃是一处山洼,环崖均是山人所居竹楼茅舍。

田野中耕牛尚在,山人却是一个不见,静悄悄的。

除牲畜鸡犬而外,寂无人声,全不似有什敌意情景,心中奇怪。

赵霖觉着此行本定明白拜山,这山墟在山口以内,许是寨主同族,也许还是一道关口,莫如叫明再进。

便寻了两家,连声唤人,自道来意。

里面终无回答,好似人全藏起。

最后走到一家,发现窗中有山人探头,见有人来,忽然缩退回去。

看出对方胆怯,不知何故。

一喊不应,便飞身纵上。

入门一看,男女老少有八九人,见二人走上,俱都吓得直抖。

心更惊奇,便问为何害怕。

内一寨主已战兢兢赶前跪下,双手连摇,直喊:“汉家老爷,你请下去,不然,我们全家都没命了。”

赵霖问是何故,寨主只是吓得乱抖,不住哀求,也不说是什原故。

王谨知道山俗古怪,各处禁忌不同,见有两个妇女已吓得哭了起来,寨主又在哀求不已,看去可怜,便拉赵霖走下,随口喝道:“我们本应山主之约,来此拜山,见你们正当路口,意欲令你们通报,并无恶意,为何这等害怕?”寨主闻言,神气始少缓和,但仍然不肯明言。

等二人走出,方始掩向门后,低声说道:“汉家老爷来意,我们知道。

不过你们是老神祖的朋友,我们事在两难,所以不敢答应。

此去入山,路有两条,汉家老爷走的一条,在西北山口以内。

进去里把路,有人在那里等候,有什话,和他说吧。”

二人还想问他老神祖是谁,寨主已退回去,把门关上。

二人心疑所说老神祖便是那龙铁子,只不知山人何故如此害怕。

略一谈说,仍往前走。

前面共是两条山口,一西一南。

西面的两崖对立,地势平广,甚是雄伟,里面道路也甚宽但。

行约里许,谷径忽似瓶颈一般缩小起来。

二人见沿途小田颇多,也是空无一人,静荡荡的,均未在意。

刚由那宽只数尺的谷径通过,发现口外满是丛林密莽,竹箐森列,杂草怒生,高过人肩,只当中一条能容两三人并行的山路。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