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传(还珠楼主)TXT下载第14页
若兰正在此时拾杯,见又有一只金杯落地。
猛想起公公平日最讲礼教,这次观灯,若非丈夫再三力请,公婆恐怕不会答应,再等天明之后,孤身回去,难免被他说上一顿。
何不把这金杯带回,作一凭证?心念微动,一见人们乱糟糟的,胖妇丢杯之后,头都未回,也无人间。
忙把自己的原杯拾起,掩向袖内,把另一只金杯刚放向桌上。
忽又想起昏君虽然可恶,不该偷人东西。
心中一惊,正想把所取金杯,装着代人拾起,放向案上,不料心慌手乱,手刚微抬,那只金杯已从袖口内落了下来。
未等再拾,耳听一声断喝,两膀已被人抓紧。
大惊回顾,乃是两个执事的宫监,跟着那如狼似虎的卫士便赶了过来。
原来每年元夜张灯,宫中都要失去不少御用之物。
宫监卫士们自己在偷,却防游人也偷,最好捉到两个偷的来洗刷自己,因此照看十分仔细,到处都伏得有人。
若兰装束平常,又是外乡人,初次见到这样大的场面,先在人丛之中东张西望,寻找丈夫,早已引起这班爪牙们的疑心。
那群宫监卫士们因为赵佶降过旨意,认为元夜张灯乃是庆贺上元佳节,一件喜事。
如有酒醉失仪的人,不许计较。
人们越是欢呼痛饮,越有意思。
若兰金杯落地,不去管它并不相于,这一拾先就犯了忌,何况又多拾了一只,自然有口难分。
当时人群中就喧哗起来,纷纷喊说:“拿住一个女贼!”
赵佶在平台御座上,听见下面喧哗,命内侍问知前事,便命将女贼押上平台御审。
那狼虎一般的卫士拿了绳索正要绑人,一听传旨,忙喝:“女贼快走!”
若兰虽然胆小害怕,业已悔恨无及,只得硬着头皮,由卫士押上平台跪倒。
心想:“反正凶多吉少,且先看看这皇帝老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勉强镇静心神,偷眼往上一看。
那号称皇帝的中年汉子,竟长得容不出众,貌不惊人。
瘦削削一张脸,口边挂着疏落落一些胡须,面色灰白,目光昏暗,仿佛酒色淘虚的神气。
身材那么瘦弱,偏坐在那比人大好几倍的九龙御榻之上。
榻上面的锦茵绣褥又厚又多,还有各种珍贵兽皮做成的靠垫之类,几乎把人埋去了半截,越显得这位君临天下的皇帝老儿渺小而狼琐,看去一点也不起眼。
若兰正伏地偷看中,忽听上面和苍蝇钻窗户一样嗡嗡了两声,也没听出说些什么,跟着便听旁立太监传旨喝问:“那妇人谁家眷属?因何大胆盗取金杯?从实奏来!”
若兰想了一想,答说:“民女无知,恐语言失检,有犯宫仪,致触法网。
请赐纸笔,写奏供状。”
赵佶见盗杯的是个少妇,姿容又极美秀,怒意早消。
再见她语音清朗,举止从容,见了自己的威风势派,并没有失魂落魄、周身乱抖的讨厌神情,越发动了怜惜之念,不等内侍转奏,便把头微微一偏,朝旁立的内侍看了一眼,鼠须动处,鼻孔里好似又哼了两声。
旁立内侍连忙恭答:“领旨!”因为赵佶颇喜翰墨,常要题咏,文房四宝俱都现成,内侍只一转身便取了来,交与若兰,并在她身前放下一张小条几。
若兰知道当夜吉凶全在这枝笔上,仗着文思敏捷,业已打好了腹稿,提笔就写。
写完,自有内侍代为呈上。
赵佶见她所写供状乃是一首《鹧鸪天》,书法十分秀润,交呈又快,先就高起兴来。
这一首词的词句是: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阵笙歌 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
传宣赐酒饮杯 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赵佶看完,哈哈大笑。
问知若兰公公是大学生,本身是江南士人之妻。
因闻元夜张灯之盛,随夫人宫赏玩,越认为是一桩太平盛事,风流佳话。
当时传旨,将金杯赏与若兰,另赐金银彩绢,命宫车护送回去。
若兰谢恩下台,刚刚走到楼前,便听官家回宫之声。
回顾宣德楼上,鼓乐声中,那位望之不似人君的赵官家,正被左右宫娥宫监扶进暖舆,和病人一样搭走。
跟着开放端门,大群游人又和潮水一般,争先恐后涌了出去。
这时天已渐亮,法驾(皇帝坐的车轿和仪仗)刚刚回宫,鼓乐之声渐渐远去。
那千万盏华灯业已多半熄灭,只零零落落有一些未点完的残烛,在晨风中一闪一闪地摇曳着那就要消亡的残焰。
昨宵那些火树银花也都光辉全失,现出本相,被游人扯碎践踏的残纸破绢,狼藉满地。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