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岳飞传(还珠楼主)TXT下载第72页

有的在耳朵上刺字为号,锁押在云中一带,卖给金邦的军民为奴;有的押往关外各种族部落,以人换马;另外还有许多,竟被挖了大坑活埋。

死的不计其数,活的更是受罪无穷。

那少数由敌境逃来南方的,逢人哭诉,惨不忍闻。

朝臣据实奏报,赵构听信秦桧之言,只想保全自己富贵,竟然是置若罔闻。

才只半年,便把秦桧升为首相。

等绍兴二年正月,回到临安之后,秦桧升迁太快,朝臣不满。

又因恃宠狂妄,对赵构讲话也太随便——主要还是口口声声高谈和议,金兵却是一味南犯,进攻不已。

赵构对他减去了信心,这才将其暂时罢免。

以前派去求和的使臣都被金邦拘留,金邦却从未派一使臣来宋。

岳飞自从平定了曹成,便奉朝命,授为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宜使。

这时,伪齐刘豫已迁都于汴梁,并与金人会同南侵,共起兵五十万,命降贼李成为前锋,攻陷了襄阳府和唐。

邓、随、郢、信阳军等地。

每占一处州郡,均分派兵镇守,一面打算煽动洞庭湖水寨首领杨么,想用军船攻打岳州、鄂州、汉阳、蘄州、黄州,顺流而下,再由李成带精兵二十万由江西旱路往浙江进发,声势甚是浩大。

赵构君臣闻报大震,严命岳飞防堵。

绍兴四年三月,岳飞由江西、南路舒、薪州制置使,又除兼(“除”是实授,“兼”

是仍兼原职)荆南鄂岳州制置使。

立上奏疏,请朝廷许他收复襄阳六郡。

这时秦桧还未二次当政。

赵构虽然苦盼求和,但见金人不断南侵,刘豫、李成等叛贼又联合金兵大举来攻,声势比前更大,眼看国土日蹙,逃亡无地,又不得不依靠岳,韩诸将,为他抵御金兵。

接到岳飞奏疏,非但全照所说行事,并以亲笔下诏,除收复失地不要越过以前界线外(仍恐激怒金人,心怀畏惧),一切均许便宜措置。

又命湖北、荆南各路军统归岳飞节制,并还犒赏岳飞的全军将士。

岳飞接到诏旨,越发加紧准备,当年五月,又除黄、复州、汉阳军。

德安府制置使。

岳飞在当时诸将中,年纪最轻(时年三十二岁),地位本在张浚、刘椅、张俊、韩世忠诸大将之下,忽然得到赵构的嘉勉和信任,以为可以收复中原,行其素志,自然感奋非常。

预计先把郢州攻下,再去收复其他州郡。

发兵渡江的那一天,船到中流,见江波浩荡,上下天光,慨对黄机密等说:“如此大好江山,决不任其落于敌人之手!此时若不大破贼兵,收复襄阳六郡,我岳飞更无面目见此江水了!”

到了绍兴三年十二月,尼吗哈才遣前宋使韩肖胄同了金使金允涛、王翊来见赵构,索还刘豫的俘虏和以前曾在西北、后又逃往江南的士民,并要把大江以北的土地,都划归给汉好刘豫。

这正是以前秦桧向赵构提出的求和计划。

殿中侍御史常同说:“先振国威,则和战常在我。

若一意议和,则和战常在彼。

靖康以来,分为两事,可为鉴戒。”

赵构说:“现在可靠的兵力只有二十万,怎么打得过金人呢?”

常同答道:“古人一城一旅可致中兴,从没听说有二十万大兵,还在害怕敌人的道理。

何况新招抚的民兵义军更要多出好些倍呢!”

赵构听了竟不答理,又派枢密都承旨章谊为金国通问使,去向金人求和。

无奈金人仍是一面空谈和议,一面分路南侵,并命汉好刘豫,带领数十万伪军同时进攻。

不是韩。

岳、吴玖等抗敌名将将其挡住,江南岭表一带几乎又成了敌骑蹂躏之地。

赵构畏敌成了心疾,闹得终日惶惶,无计可施。

绍兴六年八月,帅臣张浚见各路将领多半都将金兵敌住,岳、韩诸将并还常打胜战,便上奏本,大意说:“东南形势,莫重于建康,实为中兴根本。

且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常怀愤惕,不敢暇逸。

而临安僻在一隅,内则易生安肆;外则不足以号召远近,系中原之心。

请临建康,抚三军以图恢复。”

赵构正在犹疑不决,忽听谍报,伪齐刘豫将要联合金兵,大举入寇。

赵构吓得赶快逃往平江,命秦桧为行营留守,并参决尚书省枢密院事。

二次拜相,威权更重。

自从范宗尹、秦桧等相继免官这三四年中,韩、岳诸将分别收复了好些失地,内中战无不胜,立功最多的是岳飞。

秦桧二次当权以后,一心媚外通敌,专和这些抗敌将士作梗,诸将往往功败垂成。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