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传(还珠楼主)TXT下载第27页
这里水源都在庄外,若被难民围困,庄中用水先就艰难旧子一久,难民越来越众,一旦激出民变,那时决不是开放几处粮仓可以了事。
若请官府派兵驱散,更非激成大变不可。
世伯带兵多年,也曾平过反乱,当知老百姓在年年天灾人祸之下过的是什么日子。
只要几个人登高一呼,当时到处响应,越聚越多。
休看他们未经训练,不知战阵,遇到这类生死存亡的关头,动起手来,全能拼命,并不是好对付的。
官军们平日坐享俸禄,耀武扬威,真个打起仗来,却又胆怯害怕起来。
他们自知兵无纪律,平日无甚训练,能胜而不能败,便想依赖本地的富绅大户为他卖命,以便借此贪功冒赏,捐募勒索。
乡绅大户们现成好事不做,却想借官军的暴力来驱杀良民。
官军若胜,白把许多家财,献作犒劳应酬之用,而田地荒芜、丁壮死伤的损失还不在内。
其结果是讨了朝廷传旨嘉奖,博得一纸空名衔。
否则一无所得,还要招忌。
官军一败,势如山倒,他们自保身家性命,先自逃去。
剩下这些守着家业。
不能逃走的绅富,都成了难民的不解之认。
而难民仅想要求活命的粮食,也只有这些财主乡绅才是可扰之东,非取到手不可,自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请问世伯到时何以自保?”
永澄闻言,心中一惊,越想越觉所说有理;忙道:“贤侄所说甚是有理,只是难民人多,后面还有大批要来。
漫说善门难开,就是我拼着这片家财不要,也难养活他们,怎么办呢?”
岳飞看出永澄意思活动,忙答:“单是世伯一人仗义,也不济事。
依小侄的估计,近几年的租粮虽然越来越重,民不聊生,但受害的还是老百姓,富家并没有吃什么亏。
本地存粮,少说也有五十万石以上。
最气人是,有的富家所存粮食,竟有经过五六年之久不曾动过的。
为什么存在那里,任凭鼠吃虫咬,不拿来救人呢,按说国家多事之秋,人力物力最关重要。
这些难民都是我们将来抗敌的力量,最好收容下来,让他们休养生息,使其各安所业,以为富国强兵之用,方为上策。
如今还未遭到敌人侵害的良民,尚难免于饥寒交迫之苦,何况无家可归的难民?我们要使他们安居乐业,自是梦想。
打算免去地方糜烂,少死许多无辜良民,并还保全自己身家性命,却并不是难事。
他们无地可种,无业可作,休说五十万石存粮,再加十倍,早晚也是吃光。
必须有人领头,先打好急救主意,再把本县绅富全请了来,使大家看清利害轻重,踊跃捐输,多设下几处粥厂,使难民先吃上两顿饭。
然后资送他们上路,使其暂免死亡,以免激出事来,自相残杀,闹得兵力消耗,元气更伤,使那贪残的强敌野心更大,侵犯越急。
这不比和官府勾结,同床异梦,各有私心,将来还是同归于尽,强得多么?”
永澄闻言,越发动容,把手一拍道:“我常听小儿说你有智谋,想不到年纪轻轻,果有这样见识。
我由当兵起家,今年六十五岁了,偌大一片家财,哪一样是我出生就带来的?我得子又晚,众人只有小儿一个,就将这片家财耗尽,凭我两父子,也不愁没有安身之所。
我虽不愿和人说好话,你张世伯和我却是多年老友。
休看他平日居家节省,仿佛小气一点,遇事却跟我走。
只要道理说得对,当时就答应。
我两个都是粗人,贤侄还要帮我照管一下,先把粥厂设下两处再说。
只是难民大多,万一照顾不到,容易生事。
你看怎么才好?”
岳飞心中暗喜,忙答:“小侄听说这都是由北方逃来往各地求食的。
麒麟村那面算是最多,才只千把人;另外还有两起,都不过三五百人。
只要备上二三十口大锅,连粥带麦饼一起准备,稠粥暂时充饥,麦饼作为他们上路干粮。
最好每人再送一点钱,包管他们上路得快。
至于后面还有贼寇要来的话,大概这是谣言,即使是真,他们也实是迫于无奈。
我们只要真心诚意,以礼相待,照样保得无事。
真要是些散兵散卒、成群结伙、打家劫舍的草寇,再和他动手,也有去他之策。
众擎易举,独力难支,要是旁人领头,小侄也还不敢深信。
以世伯的多年声望,那些绅富们定必闻风兴起,世伯再把利害轻重仔细一说,他们定必慷慨捐输,成此义举了。
表面上大家虽然花费了一些银米,首先保得地方平安,免去兵灾,也不至于妨害农事,误了春耕。
比那去做官府爪牙,多伤人命,还要受他勒索要挟,实在强得大多呢。”
永澄被岳飞一席话打动,立时命人把张涛请来,略微商计,全部愿意。
一面命人在庄外路口埋锅造饭,一面命人把岳和找来相助照料。
跟着命人去请当地绅富,商计放赈之事。
岳飞乘机谈起汤怀。
张显如能按照周侗的传授,自在家中习文学武,比在王家附读要强得多。
张、汤二老早听儿子说起王家所请这位名儒,口是心非,言行不副。
除高谈正心诚意和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而外,别无所知。
常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不知所云。
方才又听说他许多丑态,本就有气,听岳飞一说,立时命人去往王家,设同将儿子接回。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