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岳飞传(还珠楼主)TXT下载第41页

宋广阳郡王太监童贯,以两河燕山宣抚使名义镇守太原,得信大惊,不知如何是好,意欲逃回开封。

知府张孝纯再三劝说:“金人背盟,应当召集各路将士与他对敌,大王一走,人心定必摇动。

河东一失,河北也决不能保。

请暂守些日,以报国恩。”

童贯大怒骂道:“我是宣抚大臣,没有守土之责。

留我在此,要你何用?”说罢,不等金兵到来,便命所部兵将押了辎重和所刮取的民脂民膏,连夜往汴京逃去。

张孝纯愤道:“童太师多少年来作威作福,一旦国家有事,便这样抱头鼠窜,连所部人马都用来护送赃物行李,将来拿什么脸去见人呢?”慨叹了几句,立刻召集手下兵将,坚守太原。

宗翰以大兵围攻,再三劝降,孝纯不听。

宗望由平州进兵,攻破檀州、苏州,兵到三河。

宋军迎敌大败,守将郭药师胁迫他的部下一同投降。

宗望便令郭药师做向导,长驱南下。

宋朝的守土官将,不是闻风逃走,就是开城投降。

金兵如入无人之境,极少有人对抗。

只两个月工夫,便打到了黄河北岸。

赵佶害怕敌人,传位给儿子赵桓(钦宗),改元靖康。

一听金兵这样厉害,吓得心慌胆寒,就在往年元夜张灯大举作乐的上元佳节里,带了蔡京、童贯、朱勔等奸贼逃往南京(宋南京著河南归德府)。

所带三万人马,都是童贯在陕西召募来的身长力大汉子,号称“胜捷军”。

平日环绕他的王府,耀武扬威。

休说老百姓不敢近前,差一点的朝中亲贵也不敢由他府门前经过。

这次由太原逃回,正赶上这位大上皇赵佶畏敌逃亡,便在里面挑了两万名精卒,随同逃走。

当赵佶等过浮桥时,禁军卫士平日受着赵佶的豢养,一见不能同行,纷纷攀望求告。

童贯等奸贼恐怕禁军阻碍,下令放箭,当时射死了一二百,禁军们方始痛哭而退。

道旁观众愤慨不已。

赵佶逃后,当权文武官将为保身家,都劝赵桓逃走,只有东京留守(先任行营参谋官)李纲再三谏阻。

赵桓迫不得已,勉强答应。

先前主张逃走的贵官们,又变主张求和。

见李纲忙着布置守城计划,全部袖手旁观,丝毫不加援助。

金兵攻城时,李纲亲率军民防守,已将金兵打败,赵桓偏是胆小害怕,派使臣到金营求和。

宗望一开口便勒索黄金五百万两、银子五千万两、牛马一万头、绢帛一百万匹,并且还要赵桓尊称金主为伯父,把燕云一带逃往河南的老百姓全数押回,把中山(河北定县)、太原、河间(河北河间县)三镇土地献与金邦——在未交割以前,要宋朝的宰相作押头。

当日金兵便攻打天津、景阳等门,示威要挟。

李纲亲自督战,并遣所募勇士缒城杀敌。

这班由民间投效的勇士,人人奋勇,同仇敌忾。

苦战了一日,把金兵杀了好几干。

赵桓还是听了奸臣李邦彦的话,去向金人求和,只把黄金五百万两减成一百万两,下余全照宗望所说行事。

跟着下令,用军法搜刮民间金银,共搜得金子二十万两、银子四百万两,而一些文武贵官却是分文不出。

李纲再三谏阻,赵桓不听。

民间金银虽被官家抢夺一空,每天送往金营的金银绢帛牛马之类,仍是够不上数。

宗望先是威逼不已,后见各路勤王兵马相继赶到,声势越来越盛,宗翰围困太原,又被张孝纯挡住,不能前来会师。

刚在那里情虚,恰巧赵桓送来三镇地图,并命字文虚中通知金人,割让三镇之地,宗望这才乘机下台,不等金银数足,退兵北去。

老将种师道请乘金人半渡,伏兵袭击,赵桓不许。

李纲借发兵护送金人为由,暗告将士分路尾追,乘机猛袭。

将士受命,踊跃争先,眼看追上,金人都害了怕。

宰相李邦彦责李纲不该追敌,发下诏书,召还追兵。

将士在路上接到退军命令,无不愤怒。

李纲又向赵桓力争,再下令追击时,金兵早已走远了。

吕好问告赵桓道:“金人得志,更轻中国。

一到秋冬,必要卷土重来,御敌设备,当速请求。”

赵桓不听。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