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说唐(说唐演义全传)第17页

今你姑母说你令堂年高,无人侍奉,所以今日打发你回去。

前日潞州蔡知府已将银两等物送来,一向不曾对你说得,今日回去,逐一点收明白。

我还修书一封,你可送到山东大行台节度使唐璧处投递。

他是老夫年侄,故荐你在他标下,做个旗牌官,日后也可图些进步。”

叔宝接领,叩谢姑爹姑母,又与表弟对拜四拜,方人席饮酒。

酒至数巡,告辞起身,出了帅府,去辞别了尉迟昆玉并众朋友,遂匆匆上马,竟奔河北,来到了潞州府前下马。

到了饭店,王小二见了,忙跑入内,对老婆柳氏说道:“前年秦客人被我冷落,今做了官,骑马到门前来了。

他恼我得紧,必然拿我送官,打一顿板于,出他的气。

我今要躲避他,你可说我如此如此,就可打发他去。”

说罢,溜开去了。

柳氏乃是个贤妻,只得依了丈夫之言。

霎时叔宝走入店来,柳氏迎着道:“秦爷,你来了么?”叔宝道:“我来了,要见你丈夫。”

柳氏闻言,哭拜于地道:“我拙夫向日得罪秦爷,原来是作死。

自秦爷遭事,参军厅捉拿窝家,拙夫用了几两银子,心中不悦,就亡过了。”

叔宝道:“贤人请起,昔日是我囊中空乏,以致你丈夫白眼相看。

世态炎凉,古今皆然,我也不怪他。

只是我受你大恩,今日来此,正欲答报。”

未知叔宝怎样报答,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回 省老母叔宝回乡 送礼物唐璧贺寿

叔宝道:“贤人,你丈夫既然亡过,遗存寡归孤儿。

我恨不能学韩信,用千金来报答漂母。

今日权以百金为酬,聊报大德。”

即使取银相送,柳氏感谢不尽,叔宝就出门上马,向二贤庄去了。

那单雄信闻入传报,叔宝重回潞州,心中大喜道:“谅他必来望我。”

吩咐备酒,倚门等候。

再说叔宝因马力不济,步行迟缓,直到月上东山,才到庄上。

雄信听得林中马嘶,高声道:“可是叔主兄来了么?”叔宝道:“正是秦琼,特来叩谢。”

雄信大笑道:“真乃月明千里故人来!”二人携手登堂,喜动颜色,顶礼相拜。

家人摆上酒席,二人坐下,开怀痛饮,各有醉意。

雄信将杯放下道:“恕小弟今日不能延纳,有逐客之意,杯酌之后,就要兄行。”

叔宝道:“这是何故?”雄信道:“自兄去燕山二载,令堂老伯母,有十三封书信到此。

前十二封书信,是令堂写的,小弟薄具甘旨,回书安慰。

只今月内第十三封书,不是令堂写的,是令正写的。

书中说令堂有恙,不能修书,故小弟要兄速速回去,与令堂相见一面,以全母子之情。”

叔宝闻言,五内皆裂,泪如雨下道:“单二哥,若这等,弟时刻难容。

只是燕山来,马被骑坏了,路程遥远,心焦马迟,怎生是好?”雄信道:“兄不说,我倒忘了,自兄去后,潞州府将兄的黄骠马发卖,小弟就用银三十两,纳在库内,买回寒舍,今仍旧送还兄长。”

叫手下把秦爷的黄骠马牵出来,手下应诺,不一时,牵了出来。

那马见了故主,嘶喊乱跳,有如人言之状。

雄情又把向日的鞍辔,挂在马上,然后将行李背上。

叔宝拜辞,连夜起身,出庄上马,纵辔加鞭,如逐电追风,十分迅速。

及行到济南,叔宝飞奔入城,走到自己后门,跳下马来,一手牵马,一手敲门,叫声:“娘子,我母亲病势如何?我回来了。”

张氏听见丈夫回来,忙来开门,说道:“婆婆还未曾好。”

叔宝牵马进来,张氏关了门,叔宝拴上马,与娘子相见。

张氏道:“婆婆方才吃药睡着,虚弱得紧,你缓些进去。”

叔主蹑足,轻轻走进母亲卧房,伏在床边,见老母面向里,鼻息只有一线,膀臂身应,犹如枯柴一般。

叔宝就脆在床前,低声叫道:“母亲醒了吧!”那母亲游魂缓返,身体沉重,翻不过来,面朝床里,恍如梦中,叫声:“媳妇!”张氏道:“媳妇在此!”秦母道:“我方才略睡一睡,只听得你丈夫在床前絮絮叨叨叫我,想是已为泉下之人,千里游魂,来家见母了。”

张氏道:“婆婆,你儿子回来了,跪在这里。”

叔宝道:“太平郎回来了。”

秦母原无重病,因思想儿子。

想得这般模样。

忽听得儿子回来,病就好了一半,即忙爬起来,坐在床沿上,扯住叔宝的手,大哭起来。

但又哭不出眼泪,张着大口,只是喊。

叔宝叩拜老母,老母道:“你不要拜我,可拜你妻子。

你三年在外,若不是你媳妇能尽妇道,我久已死了,也不得与你相见。”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