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说唐演义全传)第73页
李密暗想:“南牢李世民赦不得。”
遂拿起笔,在赦书后面,批下二句云:“满牢罪人皆赦免,不赦南牢李世民。”
批毕,即差官赍诏到金墉,徐茂公、魏征等开读过了,即令职使释放一切罪人。
茂公收了诏书,私对魏征道:“李世民乃是真命天子,你我日后归唐,俱是殿下之臣。
如今监禁南牢,应当及早救他才好,怎奈魏王赦书后面,又批这二句,如何是好?”未知魏征怎说,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三回 改赦书世民被释 抛彩球雄信成婚
当下魏征接过赦书一看,沉吟半晌,便说道:“不难。
可将第二句中‘不’字上,竖出了头,下添一画,改作‘本’字,‘本赦南牢李世民’,便可以放他了。”
茂公称善。
二人随即改了赦书,令从人带了秦王的逍遥马、定唐刀,同到牢中见秦王。
将改诏放走之事说知,秦王拜谢。
徐、魏二人道:“主公,臣等不久亦归辅主公。
今事在匆促,请主公作速前去,恐魏王早晚回来,难以脱身矣!”秦王十分感激,提刀上马,拱手辞别而去。
再说魏王班师回来,问起秦王如何,徐茂公道:“主公诏书后批语:有‘满牢罪人皆赦免,本赦南牢李世民’,故臣已放他去了。”
李密闻言,大怒道:“取诏书我看。”
徐魏二人连忙取上,李密细细看出改诏的弊端,拍案大喝道:“都是你二人弄鬼,侮玩孤家。
本当处斩,姑念有功有前,饶你们一死。
你们去吧,孤今用你们不着。”
喝令廷尉将二人赶出。
茂公冷笑,写诗一首,贴在午门上,诗曰:丧失贤良事可伤,昏君无智太荒唐;
强郃压境谁堪恃,不及当年楚霸王。
茂公将诗贴毕,与魏征出城而去。
这边午门外有值日官连忙报知李密,李密看了诗句大怒,即差秦叔宝、罗成赶走,拿他们回来,以正国法。
叔宝,罗成出城,鬼混了一日,进朝回复道:“臣等追寻二人,并无踪迹,不知去向。”
李密大怒道:“好奸党,明明私情卖放,还敢在孤家面前搪塞!”喝左右绑这二人,押出斩首。
闪出程咬金大叫道:“主公,这个使不得,你不想想,这皇帝是那里来的?如今怎么无情,动不动就要杀起来。”
李密大喝道:“好匹夫,焉敢奚落孤家!”吩咐左右,一并把他推出斩首。
吓得两班文武,一齐跪下道:“乞主公息怒,看他三人从前之功,免其一死。”
再三保奏,李密怒犹未息,说:“既是众卿力保,将三人削去官职,永不复用。”
三人勉强谢恩而出。
程咬金一路大叫道:“有这样可笑的人!我让他做皇帝,如今他倒作威作福起来!”叔宝道:“事已如此,说也无益。”
咬金道:“秦大哥、罗贤弟,我们如今周游列国,到处为家,看有甚么机会罢了。”
罗成道:“说得有理。”
此时秦母、程母俱已去世,只有罗成母亲在堂,三人各各收拾车辆,带了家眷,一同登程,沿路周游去了。
当时金墉关六骠八猛十二骑,见魏王如此,渐渐分散。
那洛阳王世充听了这消息,心中大喜,即密传将令,暗暗起兵来取金墉不表。
再说李密兵势大衰,手下只有王伯当、张公瑾、贾闰甫、柳周臣保护,心中也有些着急。
时值荒年,粮饷均无着落,心中十分着急。
一天黄昏时分,忽听炮响连声,军士来报说:“王世充来袭金墉,攻打甚急。”
李密大惊,连夜与众将计议,都是面面相觑,粮草又无,兵马又少,怎生迎敌?君臣商议,惟有弃了金墉。
投奔别国,再作区处。
李密道:“如今投那国去好?”王伯当道:“若投别国,俱是小邦,未必相容;莫特投唐,庶可苟全。”
李密道:“我与世民有隙。”
伯当道:“不妨。
向来李渊仁厚,世民宽宏,决不会难为主公的。”
李密犹豫未决,忽报王世充人马攻破两城了,李密大惊,伯当道:“主公快上马。”
张公瑾、贾闰甫、柳周臣都弃了家小,走马出城,望长安而奔。
这里王世充入城安民,只斩了萧后,其余各家家小,俱皆赦免,不在话下。
再说李密一行五人,行到长安,在午门外,先自绑缚,送人本章。
高祖看了,对世民道:“金墉李密,被王世充暗袭,破了城池,今来投顺,我欲杀之,以消你之恨。
你意若何?”世民道:“乘人之危,杀之不仁,又失人望。
望父王怜而赦之,复以恩结之,则天下归心矣!”高祖大悦,即宣进来。
李密到金阶,俯伏在地,高祖离坐,亲解其缚,赦其前罪,封为邢国公。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