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归莲梦(白话长篇神怪史话小说)第1页

归莲梦

作者:清。苏庵主人

第一回 降莲台空莲说法

话说明朝末年,山东泰安州有一乡民,姓白号双山。

夫妻两口,诚实作家,持斋敬佛。

生平有一毛病,是个鄙吝,随你至亲骨肉,平日相与时极其和顺。

及至钱银出纳之际,无论周贫济无,就是礼上该用的,也难出手。

不是推托事故,定是假装忙迫,必要短欠缺方为称心,家计颇饶。

只是年近半百,无男无女。

一日,双山夫妇商量道:“我们两个勤苦节俭,积些家业,可惜无人承任。

闻得泰山上神道极灵,何不备些香烛去求祷一番。

或者山神鉴格,降得子女,也完我们心事。”

算计已定,就拣一好日,要到泰山进香。

是夜就虔诚沐浴睡了。

睡到半夜,忽梦见天上降一金甲神人,送一枝莲花来,双山亲手接住,及到醒来,还觉得吞气馥郁。

天明起身,对婆子道:“我昨日诚心要求男女,夜间就有奇梦,梦见天神送一枝莲花与我。

莫非山神怜念我们作家人要出去进香,未免盘缠费用,虚费无益。

自古以来,相传神道是聪明正直的,只要一点真心诚敬他,他自然感格。

难道希罕这几枝香烛、几张纸马?我如今在家祈祷便有好梦,不若多吃几月素斋,一心向善,或者邀天之幸,不至绝嗣,亦未可知。”

因此把进香念头息了。

可见悭吝的人,若省得一文,连神道也要骗的。

过了几月,果然梦寐有验,那婆子就有了胎。

看看十月满足,临盆之际生下一个女儿,眉清目秀十分可爱。

邻里也有贺他的,他想,受人礼物,必要请人吃酒,虚费钱财何益。

遂贺也不受、酒也不请,仍旧关门吃饭,一过数年,安然无事。

那女儿越长越大了。

不意,天运无常,那一年适值旱荒,双山撑持过了。

谁想,第二年越发大旱大美而不言,认为自然本身最为美;又借“庖丁解牛”之寓,赤地千里,济南、兖州一路,寸革不生。

四远饥民,打家劫舍。

双山家内所存粟麦,尽行抢去。

他是平日一毫不舍得的,见了这光景,气闷不过,夫妻不上半月.都气死了。

乡邻将他几间小屋变卖完葬,结果他夫妇。

只存那个女儿流离漂散,日逐在街上抄化度日。

且是人情恶薄,亲戚故旧,就是平日受恩的,见人家衰败,还不肯知恩报恩;何况双山存日是个水米无交的,他遗下女儿,谁人肯收养他!幸喜女儿气质比别人不同,虽则小小年纪,偏要自己主张,人有骗他,他竟不信。

所穿的是孩子衣服,除了近邻,也不晓得他是女儿,竟象小厮一般。

怎奈家业荡然,投身无路。

忽一日往街上闲走,适见一个光僧,随了几个徒弟,在一所野旷之处打坐。

那白家女儿,正在无聊,也挨身在老僧旁边坐下。

只见那老僧问道:“你是谁家之子,怎么一人在此?”那女儿乖巧,竟不说自己是女儿,答道:“我是前村白家的儿子,今年十二岁。

只为年时荒旱,父母皆亡,孤存一身,无处着落,平日又无好亲眷可以照顾,实是无可奈何。”

说了这一句,便呜呜哭将起来,引得那老僧慈悲念切,说道:“阿弥陀佛,有这样苦事!贫僧是北边来的,闻得泰山中有一尊活佛,要去参见他,故在此经过,歇息片时。

今见你这般困苦,何不随贫僧同到山中出家度日?”那女儿暗思,抄化艰难,不如随他去图个安饱,未为不可。

就答道:“若得老师父救我,带挚同去,极好的事了。

我又无行李,今日就同走罢。”

竟假做小厮,随几个僧人,一路行走,到了泰山中。

却说这泰山,是五岳之宗,高四十余里,阔不可量。

其上有日观峰、丈人峰、莲花峰、明月峰,又有石径峪、桃花峪、黄岘岭、飞雁岭、白云洞、水帘洞、黄花洞、玉女池、王母池、白龙池、封禅台、五大夫松。

山中又有一座涌莲庵,建在最僻之处。

那庵中一个老僧,法名真如。

当初原是儒家出身,读书明理。

后来削发披缁,做一个苦行和尚,不念佛,不肯招徒弟,也不住寺院,只择得一处无人耕种的荒地,便随高逐低,不论粟麦蔬菜桑麻之类,一概种植。

却也奇怪,凡是他种的,生的又丰盛,卖的又价高,除了一身日用之外,件件存余堆极。

他就将每年堆积之物施舍贫人。

有丧事不完助他成葬,有亲事不就的助他成婚,有饥寒困乏的助他饱暖,有粮税不足的助他完纳。

若堆积之物助完了,再种植起来,依旧助人。

有人教他诵经念佛,他说:“我生平不要人财,不贪色欲,不慕功名,不轻贫贱,不重富贵,不修来世,与人无争。

但一身吃着的,靠天地种植起来料理,倘若有余,便要周济人急,只算把天地生养之物仍旧还了天地,为干我事,何等干净。

我做和尚是这等的,何消诵经念佛。”

如此苦行二十余年,忽然一夕灯下现出一尊金刚来,口中朗诵经内四句谒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霜,应做如是观。

那真如不流不忙,立起身道:“你的话甚好,我已明白了。”

他原是识字明理的,因自号曰“真如”。

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