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莲梦(白话长篇神怪史话小说)第41页
却说强思文、杜二郎既已成招,知府即日申文达部。
部里具题说盗招内有宋纯学一款,并波及同年好友王昌年:这是何故?因前日有个显官,要招昌年为婿,昌年不肯,故有此祸。
奉旨:强思文、杜二郎系属叛党,该抚臣即时处决。
其宋纯学王昌年即行提究。
部臣接出旨意,即着缇骑到河南来不提。
却说宋纯学自从入赘潘家,与王昌年日日寻花问柳,作赋吟诗。
一日,两人正在厅上闲话,忽见家人来报:“本府太爷并县官俱来。
要见宋王二位老爷。”
两人不知其故,即忙整衣出来迎接。
乃是朝廷缇骑,同着县官特来抄捉。
昌年详问缘故,方晓得柳林事发,杜、强两人招攀出来的。
潘一百合家惊恐,纯学道:“你们放心,我与王年兄俱是朝廷臣子,岂因一二小人仇口欺诳,有何证据认以为真,我到家自然辩明。”
遂收拾行装起身。
琼姿掩泪而别。
昌年惊叹花神之言以为奇验,倒安心乐意,一同进京。
两个解到京里,俱发刑部狱中。
两人连夜出疏,辩明冤枉,大约说仇口陷害之话。
奉旨:宋纯学、王昌年既有叛党口供,俟获逆首莲岸,查明具复。
两人在狱闻知此信,便商议要差人到柳林通一信息,又无人役可以付托。
正在踌蹰,忽有一人进狱,来看纯学,乃是柳林李光祖。
原来光祖自奉莲岸之命即到开封,访问纯学昌年,方知为盗案牵连,被逮进京,就星夜赶到京都。
两人已进狱里,光祖即将使用,知会狱官,进来面会,纯学接见,备述其事,光祖道:“盟兄陷害,且静坐几日,侍小弟即刻归林,回复大师,另寻计策。”
纯学道:“大师近日所做何事?”光祖道:“近日柳林中比前大不相同。”
便把妖狐偷镜、白猿讨书并程景道败阵入山,细述一遍。
纯学叹道:“当初指望共成大事,不想遭际如此。
如今盟兄出来,是谁总领营务?”光祖道:“是老将崔世勋。
小弟正忘了,奉大师分付,要与王兄说明,香雪小姐久住柳林,崔世勋就是他父亲,小弟此来。
专为请二位长兄进柳林去。
目下如此,当另图良策。”
纯学道:“王年兄一向思忆小姐,今有确信,极好的了。”
就同到昌年房里,细述来意。
昌年听了大喜道:“姨夫与小姐安然无恙,这是莫大之喜了。
但小弟今日身子被禁,不能前往,奈何?”光祖道:“仁兄放心,小弟回去,自然竭力商量,决不使二位兄长受累。”
昌年道:“感谢盛情。
但事在急迫,不可迟缓。”
光祖道:“这个自然。”
说罢,辞别出狱,急忙赶路。
不隔数日,到了柳林,即入里头,拜见大师,把纯学、昌年被害情由并题疏批发等事,细细说了一遍,“望大师急速计议,救此两人。”
莲岸闻言,吃了一惊,沉吟半晌,说道:“这怎么处?我若兴兵前去,又恐胜败未定,朝廷见我兴兵,倒把两人认实了。
我若把银子去各处挽回,万一照定疏稿上意思,俟获我时查勘明自,那个肯担当?”左思右想,俱不停妥,只得走至房中,说与香雪知道。
小姐闻得昌年犯罪,啼啼哭哭。
莲岸安慰一番,走出房来,又打发各营头领分路打听京中消息。
原来,宋纯学在狱中画下一计,央及同年好友特上一本,本内说:“各省贼寇俱系良民,向为饥寒所迪,遂至啸聚山林。
如下明诏免其死罪,四处招安,则兵不血刃而贼可消灭。”
这明明是激动柳林使其归顺,纯学、昌年不辩自明的意思,且待脱身出来再与大师另议。
果然朝廷议抚,如陕西一路,降寇”小红狼”、“龙江水”、“掠地虎”等,督抚给牌免死。
柳林头领打探这个消息报知大师。
莲岸正无算计,听得此事,便与李光祖商量,欲照例归顺,救纯学、昌年出狱,取此两人,再纠合兵马,以图后着。
光祖道:“不可,倘一时失势,反被别人牵制,那时便难收拾了。
纯学、昌年还宜另计申救。”
莲岸想念昌年,一时无措,只要给牌免死,弄他出来,就对光祖道:“我主意已定,你若不从,任凭你自立营头罢。”
光祖道:“大师若决意要归顺,可惜数载经营,一朝分散,小将也学程景道长隐深山了。”
莲岸又唤崔世勋斟酌投降一事,世勋道:“大师要行,老夫是不可随去的。
前日老夫败阵入林,倘与大师一齐投顺,朝廷理论前丧师之罪,势必不赦。
不如待大师先去,老夫随后领一支兵马,只说转败为功,朝廷或可鉴谅,就是大师,以后也有退步了。”
莲岸点头道:“所言极是。”
当日便定下降书,率领各营头目,就与香雪分别。
香雪道:“大师,此后必定仍聚一家方好。”
莲岸道:“我正为此意,所以把一片雄心丢开了。”
遂收拾行装,多带金银,以备进京使用。
李光祖进堂,见了大师,拜倒在地,放声大哭,说道:“大师珍重,小将不及追随,来生愿为犬马,再报厚恩罢。”
莲岸也哭道:“几年相聚,本不忍分离,无奈时势如此,不得不然了。”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