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归莲梦(白话长篇神怪史话小说)第46页

真如道:“莲岸,你且平心和气,听老僧说明来历。

大凡红尘中事,只瞒得无知无觉的人,爱欲牵缠,痴情羁绊,念头起处,正像生在世间,永无死日,譬如酒醉的人,不知不觉昏迷难醒。

没有一人坐在最高之处,冷眼看人,或是贪名,或是贪利,庸庸碌碌,忙过一生,及至死时,名在那里,利在那里。

可知冤仇恩爱,皆是空花,巧拙妍丑,尽归黄土,你道有何用处。

世人不明,往往为情而起,终身迷惑,不知回头。

我想只如做梦一般,譬如夜间昏黑之时,闭了两眼,一样着衣吃饭,亲戚相叙,朋友往来,喜是真喜,乐是真乐,不过一两个时辰,就天明了,翻身转来,梦在那处,可再去寻得么?我想,世上诸事都是假的,独你昨夜所梦到是真的。

须要早早回头免生疑惑,不可痴心妄想,为世所弃。

莲岸,你生前原是如来座下一朵白莲花。

勿谓草木无情,偶然感到,便罚将下来。

你如今持想怎么?”

真如说罢,忽然大喝一声,正像山崩地裂的叫道:“莲岸,那一条是你的宝岸?”只因这一喝,惊得莲岸如梦忽觉,拜倒座下,放声大哭道:“些微一身,尚且不保,何况身外之事。

莲岸今日才见老师面目矣。”

真如道:“一时偶觉,未足为真,你再去参来。”

自此,莲岸洗净凡心,一念不杂,每当真如说法,言下了然。

一日,偶到庵外闲步,看见涧水里涌出一朵莲花,莲岸折取供养老师。

真如一见叹道:“老僧建立此庵,因有这朵莲花。

今日被你折了,老僧欲辞此庵矣。”

即命侍者,唤集众僧,俱付莲岸主持,焚香沐浴,端然化去。

莲岸自后,遂为庵主,一样开堂说法不提。

却说王昌年成亲后,夫妻恩爱,时刻不离。

过了数月,朝里推升山东巡按,报到家中,荣显异常。

昌年即与小姐分别,请宋纯学做内司,竟到山东来。

常例,按院到任,先要私行,访察善恶。

昌年同纯学各处私行,遇见一个道人,逍遥自得。

纯学细看,认是程景道,就扯住道:“闻盟兄遁迹深山,小弟日想旧情,无从见面。

今欲何往?”景道道:“原来是宋盟兄,小弟住在白云洞,两月前偶到小柴岗,遇见李光祖,始知别后诸事。

他自从出了柳林,就到小柴岗,入赘在胡喜翁家,娶他女儿。

村庄耕种,甚是闲适。

小弟约他这两日在此处相会,同往涌莲庵,候问女大师。”

纯学惊道:“大师朝廷处斩,小弟与他营葬,怎么仍在涌莲庵?”景道道:“原来盟兄不知,当日大师用囗遁逃避,所斩的却是假尸。

如今阐扬宗教,居然是大善知识了。”

纯学喜道:“有这等事,小弟也要见他。”

就引景道与昌年相叙。

昌年闻知女师现在,也自欢喜。

景道又问:“两位兄长近况如何?”纯学道:“王年兄代天巡狩,暂尔私行。

至于小弟,已做废人。”

便把前事说了一遍。

景道听了,不觉长叹。

三人遂入店沽酒共饮。

果等了一日,李光祖徒步而来,纯学昌年接见甚喜。

景道与光祖备述纯学昌年的事,光祖道:“我们三人俱属闲散,王兄贵为御史,不知可肯同到涌莲庵候问大师否?”昌年道:“向受大师深恩,焉有不去之理。

就此同行便了。”

四人一齐起身,寻山问水,共向涌莲庵来。

山径荒僻,幽异非常。

那程景道是熟路,在前引道。

行了多时,望见前面一座小庵。

藏在树里,白云拥护,清流环绕。

景道道:“涌莲庵已到,我们须在涧水净手,好去拜佛。”

四人俱净了手,缓步入庵,共进法堂。

先拜了佛,后向侍者道:“汴州王昌年、金陵宋纯学、新安程景道、燕山李光祖求见大师。”

侍者传进里头,停了一会,出来道:“请四位少坐,大师即出相见。”

昌年等俱不敢坐,等候升堂。

少顷,幢幡宝盖,香花灯烛,接引而来。

果见莲岸织锦袈裟,庄严相貌,高登宝座。

四人一齐叩拜。

莲岸分付看坐,四人坐下。

莲岸道:“别来许久,今日何幸俱至小庵。”

四人道:“弟子向赖大恩,止因散处各方,有疏候问。

今幸不期而遇,特来瞻礼大师。

所喜法体清安,超凡入圣,弟子等庸碌凡夫,愿求指示述途。”

莲岸道:“景庵已久闲云,不必另叙。

各位近来所做何事?”纯学道:“弟子削籍闲居,功名之路,已经绝望。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