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冷燕(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第15页
天子依拟,又於题纸上御笔加四字道:「俱着默书」,付与近侍。
近侍付与领题员役,飞马打入玉尺楼来。
先是纠察赵公公、窦国一、山显仁三人接着开看。
看罢,即分抄二纸,一纸送与颜贵,一纸送与山黛。
又各送锦牋四幅,原题供於龙案之上。
题纸分送毕,山显仁即命侍妾俱退。
侍妾一哄散去,祇是山黛一人在座。
山黛接题一看,不慌不忙,即亲手磨墨濡毫,展开锦牋,次第而写。
却说颜贵,乃是一个考选中书,字虽写得几个,却不曾读书,哪里晓得《猗兰操》、《蟪蛄吟》、《龟山操》、《获麟歌》等是何物!见御笔「俱着默书」四字,吓得魂不附体。
心下犹想,我虽记不得,山黛一个小女子,她如何记得。
大家不知,便好奏请底本。
及抬头一看,早见山黛从从容容的写了,急得他满身上汗如雨下。
急不过,祇得开口说道:「我晚生原系中书,祇管书写,四歌实记不得,还求窦老先生与赵公公代奏。
」
窦国一见第一考颜贵就写不出十分着忙,就接说道:「颜先生也说得是,座中有记得四歌的,不妨抄出与颜先生写了,再奏闻圣上可也。
」赵公公道:「这个使不得。
皇爷既批说默写,谁敢抄出。
若是私抄出便是背旨了。
」窦国一道:「不是背旨私抄。
但考字与考学不同,书写之人焉能兼读古歌?自当明将此情奏知圣上。
但限时促迫,往返不及,故说先抄写了,然后奏闻。
」赵公公道:「若是两家都记不得,便好奏请。
倘一家记得,单为一家奏请,如何叫做考较。
」
周公梦、夏之忠等若果是记得,或是明抄,或是暗传也好用情。
奈何总记不得,祇得假说。
周公梦言道:「赵老公公所言有理,且看山小姐写得何如,再作区处。
」正说不了,祇见山黛已将真、草、隶、篆四幅写完,对父亲道:「四歌遵旨写完,还是竟呈御览,还是先请教过列位大人?」山显仁踌躇未及答,赵公公听见先笑说道:「山小姐倒记得,写完了,妙耶!这不比封函奏章,大家先看看不妨事。
」山显仁遂令另设一张书案於正中,将四幅字摆列於上,请众官出位同看。
祇见第一幅上楷书《猗兰操》是: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
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歎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歌之。
歌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於归,远送於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
第二幅草书《蟪蛄吟》是:
政尚静而恶哗,时鲁政日非,孔子伤之,为作歌曰:「达山十里,蟪蛄之声,尚犹在耳。
」
第三幅隶书《龟山操》是:
季桓子受女乐。
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以喻季氏之蔽鲁也。
歌曰:「子欲思鲁兮,龟山蔽之。
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第四幅篆书《获麟歌》是:
叔孙氏之车子鉏商,樵於野而获麟焉。
众莫之识,以为不祥。
夫子往观焉,泣曰:「麟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逝。
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
众官看了,见楷书如美女簪花,草书如龙蛇飞舞,隶书擅蔡邕之长,篆书尽李斯之妙,无不点首吐舌啧啧称美。
颜贵心下暗忖道:「早是记不得,不曾写还好藏拙。
若是写出来,怎能及她秀美,岂不反惹她一场耻笑!」便口也不敢再开。
窦国一俱看得獃了。
惟赵公公笑嘻嘻说道:「不但记得,又四体俱写得精妙入神,真是个才女,难得,难得。
快着人进呈,领第二题来。
」左右卷好,付与传题员役,飞马进呈。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