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冷燕(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第53页
」大家说说笑笑,直饮到酣然,宋信与张寅方纔别去。
正是:小人颜厚不知羞,一个哈哈便罢休。
若是面红兼汗下,尚能算做圣贤俦。
张寅与宋信本欲臊皮,倒讨了一场没趣而去,不题。
且说燕白颔与平如衡,自闻了山小姐之名,便几日癡癡獃獃,祇是思想。
燕白颔忽说道:「这山小姐之事,我终有几分疑心。
」平如衡道:「兄疑何事?」燕白颔道:「小弟终疑宋信之言不确,那有小小女儿有如此才美之理。
」平如衡道:「据小弟看来,此事一痕不爽。
」燕白颔道:「子持兄何所据而知其不爽?」平如衡道:「前日对兄不曾说完,小弟曾在汶上县闵子祠遇一女子,也祇一十二岁,题壁之诗美如金玉,此系小弟目击,难道也有甚么疑心。
由此看来,则山小姐之事不虚矣。
」燕白颔道:「此女曾知其姓名么?」平如衡道:「她自署名,扬州十二岁才女冷绛雪。
看她行径,象个显宦人家宅眷。
但在缙绅上细查,扬州并无一个姓冷的官宦,不知为何?」燕白颔道:「据兄之言,参之宋信所说,则是当今一时而有才女矣。
以弟与兄而论,也算作一时两才子。
但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任是公卿,任是有才,未有不愿得才美兼全而结婚姻者。
若苍天有意,得以山、冷二小姐配与兄弟,岂非一时快事,千秋佳话。
但恨天各一方,浮萍大海,纵使三生有幸,亦会合无由,殊令人惆怅。
」平如衡道:「兄生於富贵之家,从未出户,看得道路艰难,便作此想。
若以小弟而论,只身四海,何处不可追寻,但患无其人耳。
今既有山黛、冷绛雪之名,则上天下地,皆踪影之乡。
小弟在汶上时,即欲追随。
徒以资斧不继,故至此耳。
」
燕白颔听了大喜道:「吾兄高论,开弟茅塞。
富贵功名。
吾与兄自有,何心拘拘於此。
冷绛雪虽不知此消息,难以物色。
而山黛为当朝宰相之女,岂有访求不得之理。
若论道路行李,小弟自是供应之。
行当与兄寻访,若有所遇,也不枉你我一生名实。
」平如衡道:「莫说她是两个美人,尚有婚姻之想,即使是两个朋友,有如此才美,亦不可当吾身而失之。
」燕白颔连声道:「是。
」二人算计定了。
又过得数日,忽报房来报说:「王学院老爷已特疏荐松江府燕白颔、河南府平如衡,为天下奇才。
若使黼黻皇猷,必有可观,伏乞敕下有司,优礼征诏,以彰崇文之化。
」燕白颔看了与平如衡商量道:「你我既为宗师荐子,明日旨意下时,少不得要征诏入京,便可乘机去访山小姐了。
」平如衡道:「若待征诏入京去访,便有许多不妙。
」燕白颔道:「有何不妙?」平如衡道:「山小姐之才,既上为天子所知,下为公卿所服,必非等闲不及。
你我被荐为天下才子,倘圣上诏与考校。
莫说全不及她,即稍有短长,便是辽东白豕,岂不惹人笑死。
」燕白颔道:「似此如之奈何?」
平如衡道:「据小弟愚意,莫若乘荐本纔入,圣旨未下,兄与小弟改易姓名,潜走入京。
山小姐既有玉尺楼,量度天下之才,求诗求文者日填於门,料不避人。
你我且私去与她一较,看是如何?若是其才与我辈仿佛,不至大相径庭,明日旨意下了,便可赴阙应诏。
若是万人不及,便好埋名隐姓,作世外之游,也免得当场出丑。
」燕白颔笑道:「兄的算计倒也万全,祇是看得山小姐太高,将你我自视太低了。
你我一个男子,胸中有万卷书,口中有三寸舌,一枝笔从来纵横无敌,难道见了一个小小女子,便死了不成!」平如衡笑道:「兄不要过於自夸。
李太白唐时一人,曾见崔颢《黄鹤楼》诗而不敢再题。
小弟岂让人之人。
天下事最难料,前日在闵子祠看了冷绛雪之诗,小弟几乎搁笔。
何况山黛名重一时,岂可轻觑!」
燕白颔笑道:「也罢,这都依你。
祇是还有一件,也要讲过。
」平如衡道:「有何事要讲?」燕白颔笑道:「山小姐祇一人,你我却是两个,倘到彼时她要选才择婿,却莫要怪小弟不让。
」平如衡也笑道:「好,好。
一发与兄讲明,你我俱擅才子之名,一时也难分伯仲。
若要与兄同考,以兄门第,自然要拔头筹。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