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冷燕(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第32页
案首就是一个大乡宦的子弟,第二至第十皆是大富之家一窍不通之人,将平如衡直列到第十一名上。
平如衡胸中不忿,当堂将宗师挺撞了几句。
宗师大怒,要责罚他。
他就将衣巾脱下,交还宗师道:「我平如衡要做洛阳秀才,便听宗师责罚。
这讲不明,论不公的穷秀才,我平如衡不愿做它。
宗师须管我不着。
」宗师道:「我考你在一等十一名,也不为低了。
」平如衡道:「若是前面十人文章,果然好似我平如衡,莫说一等十一名,便考到六等,也不敢生怨。
倘一个不如我,纵列第二,终不能服。
」宗师道:「小小年纪,怎这等放肆!哪见前面十人便不如你?」平如衡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也难辩。
祇是我平如衡不愿做这生员了。
」宗师道:「学校乃斯文出身之地,你为一时名次,弃了衣巾而去,岂不误了终身。
」平如衡笑道:「人生祇患无才。
若毛羽已丰,则何天不可以高飞!」因长揖而去。
宗师十分惭愧,还叫教官留他。
当不得他执意不回。
他恐怕住在洛阳被宗师缠扰,因有一个亲叔,是个贡生,在京选官,遂收拾行李,带一老仆进京去寻他。
不想到得京中,叔子已选松江教官,上任去了。
因京中别无熟识,祇得一路起早出京,要往松江去寻叔子。
这日,到了汶上县,虽天色尚早,还去得几里,因身子倦怠,便寻个洁净歇店住下。
闻知闵子庙不远,遂步入庙中来闲散。
纔走到庙楹之前,忽见粉壁上墨迹淋漓,龙蛇飞舞,心下惊异。
忙近前一看,见诗意又感慨,又自负,又见有娥眉之句,心下想道:「难道是个女子?」及看到后边,见写着十二龄小才女,惊得满身汗下道:「大奇事,大奇事,怎么十二岁女子有此傑作。
不信,不信。
」再定睛细看时,见墨迹尚然未乾,后面名冷绛雪,心下想道:「既有名姓,这是真了。
」因歎道:「我平如衡自恃十六岁少年,有此才学,往往骄傲将人不看在眼中。
谁知十二岁女子,诗才如此高美,真令人愧死。
」又朗吟了数遍,愈觉警拔。
因想道:「此乃千秋仅见之事,便冒续貂之丑,也说不得,须和她一首。
」因到殿上香座前,寻了一枝烂头笔,在石砚里蘸得饱饱,走到壁边,依韵和诗一首道:文见千秋绝妙辞,怜才真性孰无之?
倘容秣马明吾好,愿得人间衣尽缁。
后写洛阳十六岁小书生平如衡,将往云间,道过汶上,偶瞻壁翰,欣慕执鞭,草草题和。
平如衡题完放了笔,又癡癡想道:「此乡僻村野之地,如何得有才女,除非过往仕客家眷。
」忽想起道:「方纔入庙时,看见庙门前河岸口有一只大船泊着,莫非就是船上起来游赏的?」因忙忙赶出庙来一看,祇见那只船正撺着跳板,踏着扶手,几个人立着勤勤张望庙中,在那里等候。
平如衡暗道:「是了,是了,想在庙中尚未出来。
」欲要进庙迎看,又恐迎错了,遂祇在庙前船边,走来走去的等候。
却说冷绛雪在庙后各处游览完,方纔出来。
走到殿前,自家爱自家的题咏,舍不得丢下,心下暗想道:「我这首诗题在此处,真是明珠暗投,有谁鉴赏?」又走近壁间去看看,忽见后边已有人和诗在上,不胜惊讶道:「怎么刚转得一转,就有人和在上面?」再细细一看,见词意深婉,俱寓称扬不尽之意。
又见笔墨纵横,如千军万马。
又看到署名,愈加惊喜道:「尝谓天下无才,谁知转眼间便遇了知己。
但当面遇之,又当面失之,殊可痛恨。
」
祇管立住沉吟,船上人早赶进庙来催促道:「天色将晚了,快上船,还要赶宿头哩。
」冷绛雪无奈,祇得走出庙来。
出得庙门,祇见一个少年书生,俊俏风流,在那里伸头缩脑的张望。
欲待停足回眸,争奈母舅与差人围簇而行,少留不得。
刚上了船,跨得入舱,船家早将船撑离岸,曳起篷,如飞的一般去了。
祇因这一去,有分教:相思两地无头绪,缘分三生有脚根。
不知此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八回 闺阁中才不让才
词曰:
青青杨柳,更有桃花红欲剖。
紫燕翩翩,黄莺又啭弦。
凤祥麟瑞,不信人间还有对。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