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四游记(明朝出现的四种神魔小说合称)第1页

铁拐修真求道

点绛唇

流水行云,气清奇,将谁依附?烟云名声,留与幽人付。

犬吠天空,鹤唳乘风去,难凭据,八仙何处,演卷从头顾。

说话八仙者,铁拐、钟离、洞宾、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而铁拐先生其首也。

铁拐姓李,名玄,钦拐乃其后假身别名也。

先生质非凡骨,学有根源。

状貌魁梧,挹五行之秀气;心神宣朗,识灭地之玄机。

年方弱冠,不务家人生理,即慕大道金丹。

以为天地皆虚,人生皆幻。

世情嗜欲,悉伐性之斧斤,富贵功名,皆迷心之鸩毒,纵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身外之浮云。

且无而始有,有而必无,又一定之常理。

人生自有乐境,何必维系俗情,羁延岁月。

反观在乎自尽,何不觉察夫梦,放浪形骸。

于是立志修真。

遂别亲友,寻清幽之谷,依深穴之岩,垒石为门,拨茅为席,澄心净虑,服气炼形,寝食屡忘,数载不辍。

又思自用私心,终非实际;管窥蠡测,终非大观。

一旦思有老君者,吾宗姓之仙祖,有大上老君至道之名,流行于世。

闻在华山居住;典型模范,何不倾心师事,任性修真,以毕吾愿?于是束装长往,披星戴月,宿水餐风,一路玩景适情。

有诗言志:谁把红炉大冶调?陶将皮袋出英豪。

男儿识得机关巧,脱出风尘便是高。

吟罢,勇往前行。

在路非止一日,看看行到华山。

那山果然奇妙岧峣,有松柏交翠参天,突兀千寻,云烟掠地。

霞鹜齐飞,骚客寄豪吟之兴;岩泉一碧,幽人怀长往之思。

当日有诗为证:泉瀑涓涓净,山花霭霭飞;白云回合处,应是至人栖。

吟罢,家臠晚烟,山印新月。

先生自思:暮夜叩门,不敬莫大。

乃留宿山下。

未知来日进见老君、宛丘何如?

老君道教源流

却说老君者,太上老君也。

自混饨开辟,累世化身而来,有诞生之四,迨商汤、周时,分神化气,始寄胎于妙王女八十一岁,暨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丑时,降诞于楚之苦县赖乡曲仁里,从母左腑出,生于李树下,指树曰:“此吾姓也”。

生时白首,面黄白色,额有参天纹理,日月角悬,长耳短目,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美髭须,广额疏齿,方口,足踏地支,手把天干,姓李名耳,字伯阳,号曰老子,又号曰老聃,周文王为西伯,召为守藏史。

武王时,使为柱下史。

成王时,仍为柱下史,遨游西极天竺等诸国。

康王时,还归于周,后复邀游开化西域。

乃以周王三十三年,驾青牛车,出函谷关。

守关令尹喜知之,求得真道。

尹喜,字公文,天水人,初母当妊娠,梦天上降赤纹上身。

父喜。

生时,但见家中陆地自生莲花遍满。

及长,眼有白精,安形,长须垂肩下胸膛,似有天神之貌。

少好学,善天文。

周康王时为大夫,仰观乾象,见东方有紫气相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乃求为函谷关令。

预对关吏孙景曰:“若有形容殊俗,车服舆当过关所遇异常,当物色迹之。”

周王三十三年,七月十二甲子,老君果乘白舆,驾青牛,徐甲为御,欲度关。

关吏入白喜。

喜曰:“今我得见圣人矣!”即朝服出迎,跪伏叩头。

邀之曰:“愿请留神驾。”

老君谢曰:“吾贫贱老拙,居住关东,今往关西,暂往取薪,君何故见留?且告别。”

喜复稽首曰:“大圣岂是取薪人?知圣人当来西游,思慕有日,愿少憩神驾。”

老君曰:“间关道路,闻有古先生,善人无为,永有绵绵,是以身就道。

经历关,子何故留耶?”喜又曰:“今观大圣,神姿迥绝,乃天上之至尊,边吏何足挂齿?愿不见弃,少垂哀悯。”

老君曰:“子何所见而知?”喜曰:“去冬十月,天圣星西行过昂,自今月朔融风三至,东方真气,伏始龙蛇而西及,此大圣人之征,故知必有圣人度关。”

老君怡然笑曰:“善哉!子既知吾,吾亦已知子矣。

子有神通之见,当得度世也。”

喜再拜曰:“敢问大圣姓字,可得闻乎?”老君曰:“吾姓字渺渺,从劫至此,非可尽说。

今姓李,字伯阳。”

喜于是就官舍,设座供养,行弟子礼。

老君乃为喜留关下百余日,尽传以却外修真之法。

时老君之御者徐甲,少倾于老君约曰:“愿言钱至关时,当得七百三十万钱。”

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