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四游记(明朝出现的四种神魔小说合称)第112页

付火丹一丸与他吃下,叫蛇精爬出来。

玉旨一到,封张健为尽忠张元帅,手执瘟槌,随师行法救民。

祖师离了宁海县不题。

却说离县有百余里,有一山,名火焰山。

来此天色已晚,祖师等欲在此山中歇息,忽见妖云一道,众皆大惊。

只见一妖头戴道冠,手持火轮刀,前面一个小妖,手待一面红旗,上书“水难城大王谢仕荣”八十字,自半空杀来。

关张二帅一见,向前抵敌。

仕荣吐出真火,毫光闪闪,热气冲人杀来。

关、赵二帅大败。

祖师见二将大败,拔出三台七星剑助战。

仕荣亦吐出火来。

祖师一见,念动真言,叫过龟将,用六星剑自北一指,指出坎中真水。

一直杀去。

仕荣属火,见真水一至,其火自灭,遍身寒冷,大败走入洞中,闭上洞门不出。

祖师见仕荣不敢出战,心生一计,叫龟精变成一个小妖,自空而下,于洞门口与众小妖打起来,扭见仕荣。

龟精变出本相,水涌满洞。

仕荣大惊,走出洞门,被祖师用剑一指,坎中真火滔天,涌塞洞中。

仕荣不能得出,身上又寒,小妖叫苦连天,俱被浸死。

惟仕荣浸得战战兢兢,进退无门,被田华杀入洞中,向前捉住见祖师。

祖师问什荣曰:“愿降否?”仕荣被水浸得七八将死,只得归服。

祖师显出神通,将坎中取出三分真火,聚成一丸,付仕荣食,亦为表奏知玉帝。

玉帝大悦,差驾前掌令官责玉旨,封仕荣为火德谢天君,手持金鞭,架火轮刀,随师行教。

仕荣谢恩,与众将离了火焰山不题。

却说祖师离火焰山,来到此处,有一崑崙山,山内有六个妖魔,自号为天地日月年时六毒。

常于路旁放毒害民。

有人过此者,不无受伤。

祖师来至崑崙山前,见妖怪拥起,对众将曰:“此处妖怪非比等闲,内有光彩,其中必有毒气,各宜仔细。”

道犹未了,只见一阵狂风吹来。

祖师手持三台七星剑挡住,被毒气对面冲倒,不省人事。

众将逃散。

少刻间,毒气退去,众将聚集寻祖师,见祖师闷于地中,不省人事。

各各大惊。

关帅等面面相看,亦无救师之策,遂向众将曰:“列位看住师父尸首,某往上界见三清求教。”

众人曰:“诺。”

关帅即驾云往上界,见三清拜伏,将师受毒闷倒之事,说了一遍。

三清曰:“此是崑崙山朱彦夫手下六员副将,名六毒神,走出毒袋于山下作怪,要救汝师,除非去崑崙山叫得朱彦夫去,方可救得。”

关帅曰:“恐弟子去,彦夫下肯去救我师。”

三清曰:“汝去,他焉肯行,其人有一法宝,名被毒袋,最是利害。

我等同汝去,先救醒汝师,自去见他,倘下肯降,汝师去收回六毒之时,当以计收之。”

关帅听罢大喜,同三清驾云直至崑崙山。

见毒气罩定祖师,昏昏不醒。

三清念动真言,用扇一扇,将毒气扇散。

三清用净水于祖师身上周旋而洒,连呵三气,祖师微微醒来,开目看见三清,祖师连忙下拜。

三清曰:“汝被迷失者,为受六毒之气,若要收除此毒,除非去崑崙山顶祈得朱彦夫,除得此毒。”

祖师曰:“当用何术除之?”三清曰:“汝若出战,其人必开毒袋装汝诸将。

我有宝扇一把,名曰逍遥扇,历千百劫来,诸气邪妖俱不敢近,一扇即灭。

汝可拿去,付汝部将谢天君,其人原是火德星。

倘遇战之时,若见彦夫开袋,叫他即带我宝扇入袋,用火烧出来,即时将毒袋烧破,不能装汝,方收得此人。

彦夫若降,此扇送入上界,不许有误。”

祖师听罢,叩首拜谢。

三清驾云回转天宫。

祖师即吩咐谢天君依计而行。

次日平明,祖师驾云,同众将去到崑崙山顶,入见朱彦夫。

朱彦夫端坐不动。

祖师向前施礼,彦夫在座上昂然问曰:“来此者何人也?”祖师曰:“某乃北方真武将军,领玉旨下凡收黑气。”

彦夫曰:“收黑气到此为何?”祖师曰:“山下有六毒之害,闻说是汝部将作乱害民。

烦汝去收之。”

彦夫曰:“汝既领旨收黑气,又与我将作对,不能收他,何敢来我处见我?”祖师曰:“我领旨收尽妖黑之气,无非为玉帝出力,与民除害。

今叫汝去,则亦何其出此之言。”

彦夫曰:“不许汝再胡说。

如不速去,某有一法宝,能装尽汝等,七日而化为脓水。”

谢天君听罢,忍下住心头之火,向前便骂彦夫。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