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西游记(明代西游记续书之一)第147页
你看猛虎出林,须要躲避了他。”
只见那婆子慌张,走头没路。
忽然现出原身,乃是一个母狐狸。
往山高飞走去了。
三藏道:“原来这婆子便是妖魔,他哄了我们入林。”
行者道:“此时休要疑畏,放心前去。”
师徒乃坦然前走,方到林中,只见一个汉子领着许多小孩,簇拥前来。
行者见了笑道:“妖魔,免劳费心。
白额金睛赶你婆妖.就来捉你。”
妖狐听了打个寒噤,不敢上前去,叫小妖快把手内臭秽打来。
行者叫一声:“老龙友何在?”只见半空中金龙飞下,把众小妖云收雾卷,半个不留。
这深林香风馥郁,你看他师徒放胆前行。
方才出得林东数步,只见路前两只狐狸,俯伏地下,若有哀鸣之状。
行者便要掣下禅杖打来,三藏忙止住道:“徒弟,西还不是东往,禅杖不比金箍,当念真经,普行方便。”
行者道:“师父,他虽匍匐在地,其心实怀复仇。
你看俯伏地下,两眼看着我们,实有不忿之心。
双膝屈于真经之前,只恐是假。”
三藏道:“徒弟,世事人情,都可假的。
如来真经之前,他假不得。
非是他不敢假也,是不容他假。
彼此皆真,自是无假。”
三藏只说了这几句,那两妖点□,化一道风烟去了。
三藏师徒嗟叹了一会,往前行走。
忽然东方云雾腾空,风雨将至。
三藏道:“徒弟们,方才过了这臭秽林,爽朗睛明。
不多见时,却又风雨来了,怎生行路?可急急上前,看有甚人家,可以躲避风雨,化顿斋饭充饥。”
三个徒弟依言,忙忙挑着经担上前。
果然那山凹里一村人家,正在那里烧烟做饭。
师徒们上前歇下担子道:“善人家,我们是中华大唐僧人,上灵山取经回还,路过到此。
那东方风雨来了,求一个空闲房屋,暂避一时。”
只见那一家大门里走出一个士人来,三藏见那士人:
头戴飘风一顶巾,身穿五色布包新。
相逢未识情和性,举动飘飘已出尘。
那士人见了三藏一表非凡,乃道:“老师父,请屋里坐。”
却才把眼看行者们,也不惊异道:“列位师父,想是一路同行的。
可把担子快卸下进屋来,风雨只恐就到。”
行者们便忙忙卸下经担,扛进屋里。
只见一所大厅堂,师徒们坐下。
那士人便问道:“老师父,小子在屋里,已听知你们说是大唐僧人上灵山取经回还。
只是灵山到此,途路甚远,闻知一路来妖魔拦阻,甚是难行。
就是我这地界,东去有一林,西来也有一林。
且说这西来林,臭秽难当,行路之人多少伤害,师父们如何过得来?”三藏便把过林这些功劳,多亏了大徒弟孙悟空,如此如此手段说了。
那士人两眼看着行者,笑道:“这位师父,相貌非凡,真有降龙伏虎手段。
我这村中,曾说这林要复了香气,只等圣僧来。
今日果应前仙人之言。”
士人恭敬行者,一面叫家僮备斋款留圣增。
八戒见了,便叫将起来道:“师父,我徒弟也曾三遭探听,只看这手背被伤。
难道过这林,只是孙行者服力过来?”沙僧说:“便是这担子,也要我等用力担将过来。”
三藏微微笑道:“请问先生,高姓大名?这后林已过来了,方才说前一林叫做甚林,不知可顺便好走?”士人把眉一蹙道:“林虽好走,当初不知是甚缘故,来了一个妖怪,盘踞在内。
往来行人禁声悄地便安静过林;若是咳嗽一声,脚步稍走的响,一时惊动了这妖怪出林,拿将去,也不伤害,只荡着他邪气一迷,把生前行过的事都忘了。
便是熟识亲友,毫不相认,痴痴呆呆。
医药也不效,符水也不灵。”
三藏道:“山上可有条小路转的过去?”士人道:“小路虽有一条,却转远了几十里,且是崎岖险峻,空手尚难,行囊怎过。
师父们有这许多柜担,去不得。”
三藏也愁着眉道:“如何处,人便蹑着脚步,忍着咳嗽;这马蹄却也要走的响。
万一惊动妖怪,如之奈何?”八戒道:“古怪,古怪。
我这两日辛苦,动了痰火,偏有几声咳嗽。”
士人笑道:“师父,你却真个有些难过,你先进我屋。
有个不忿,你老师父归功在你大师兄身上,只这个心肠,偏要动了无明,惹出咳嗽。
若被妖怪拿去,荡了他邪气一迷,那时把世事连你师父们都认不得。”
八戒道;“我也不管认得认不得。
只是还吃得斋饭,挑得经担,便由他罢了。”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