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西游记(明代西游记续书之一)第69页
我们胜了他,他又去寻了救兵来,事却何处?”凤管道:“我自有个计策。”
鸾箫道:“计策何出?”凤管道:“他惯好请救兵,我那时假变做灵山,待他来时,愚哄他一场,再做计较。
如今且分付隐土的童子,去叫他师父小心在意,好生款待了唐僧出院。
到前途大路,我们自有计较。”
童子依言,回复隐士。
隐士笑道:“此明是这几个神通不济,本事欠高,不能奈何唐僧师徒,设此缓兵之计。
我想人称我做陆地仙,也只因我与世不争,自得逍遥快乐。
乃今遇着这等不遂意的事,拘泥的长老,不由人动了妒忌之心。
他们既不肯乘夜来抢夺经文,我难道不设个方法,开他的柜担?”隐士想了一会,只得叫童子备斋供,款待唐僧。
却说虎威魔同三个妖魔打发了报信童子出了洞门,计议道:“隐士既戒小妖莫要报我,怎么又叫童子来报?这个缘故,须是待我去探听消息,看他是何主意。”
三妖道:“有理。”
虎威魔走出洞门,来到院外,只见院门紧闭,他却从后门探看。
听得童子开后门取水,他逐隐着身形,直走入隐士卧室。
只见隐士自言自语,计较算开经担方法。
毕竟是何等方法,且听下回分解。
总批:
隐士既嘱咐小妖,莫说唐僧在院,及至不肯开经,却自己着童子报知。
信乎,持念之难也。
八戒、沙僧尽有神通,一遇凤管、鸾箫,便一筹莫展,甘心受缚。
何以故,女色入人,惨于刀兵。
其不亡魂丧魄者,幸耳。
如今安排鸾箫、凤管者,都是要吃人的魔王,不可不慎。
第二十四回
八戒再哭九齿钯 行者两盗金箍棒
人各有机心,何须巧弄幻。
我欲计愚人,谁无谋暗算。
微哉方寸间,能经几合战。
邪恶终必消,善良自无患。
宽厚此惟微,小射含沙箭。
此既发慈悲,彼岂无方便。
莫云人可欺,神目真如电。
话说一真隐士,自言自语说:“我本恭敬唐僧,求他把经文包开,无奈他执定封皮不肯。
我叫童子报知妖魔来夺,他又惧怕孙行者们神通本事。
俗语说的好,好意翻成恶意。
又说,见钟不打打铸钟。
我且把不贪不竞心肠丢开,做个小人志念,愚哄他们几卷经文一看。”
隐士说罢,乃叫童子守着卧室,他出了房门,摇身一变,变了个唐僧模样走出堂来。
却说唐僧师徒吃毕了斋,到个静室打坐。
只见行者对八戒说:“你们随伴师父打坐,我去照顾经柜担包。”
八戒道:“师兄坐着吧,经柜担包好好的安放在前堂上,莫要生疑心,又动暗鬼。
只是你这猴象,没有个坐性,把风惹草,又不知甚么机变心动了。”
行者道:“呆子,你那里知道。
俗语说的,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我看院主苦苦要开我们经担,师父不肯。
他沉沉吟吟,只恐动了不良的心肠。”
八戒道:“这院主恭敬款待我们,况是个忠厚长者。
你要过疑,静坐静坐吧。
到了天明,好往前行。”
行者那里听他,出了静室,悄悄到前堂照顾担包。
行者把担包封皮包裹摸了又看,看了又摸。
忽然那隐土变了唐僧,走到行者面前。
行者见了道:“师父请自打坐,却又出来作甚?”隐土道:“徒弟,我想院主款留我们,无非要开看经文。
我等在此扰他,便开了一两担与他一看何妨;况经卷也是斋度众生的。”
行者见他叫了一声“孙行者徒弟”,便疑将起来道:“我师父平日只叫悟空徒弟,那里叫孙行者。
分明言语差错,莫不是妖魔假变。
我如今拒了他,只恐又是真师父;不拒他,又恐是隐土或妖魔来乱真。”
好行者,一面答应道:“师父,既是要做人情与院主看经卷,徒弟们的经担不便开动,可把马驮的柜垛动开看吧。”
一面拔下两根毫毛,变了两个马垛子经柜,却放在马屋外边。
假唐僧道:“好徒弟,不违我师言,做人情,行方便。”
行者又见他语言,真不是师父的口声,乃道:“师父,你请打坐去,待院主明早要开时,徒弟自是开与他看。”
假唐僧道:“只恐院主如今夜静,正好看经文。
出堂来时,你便开与他看。”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