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续西游记(明代西游记续书之一)第202页

却说五众优婆塞纠正了唐僧师徒岔河路头,腾云回到灵山,禀复了白雄尊者,转达古佛。

佛言:“唐僧虽正了路头,无奈他徒弟们一路种种心生出许多妖魔,过了岔河,还有赛巫峡、九溪、十二峰。

这峰下有洞,洞内有妖,或藏于山,或潜于溪,只恐这妖拦阻了经文,唐僧师徒力量绵弱,敌妖不过,是我经卷之忧。”

白雄尊者道:“现有比丘僧与优婆塞两个沿途保护,料妖魔自远。”

佛言:“正谓他两个遇有妖魔,也未免动了法力,变化机心;因此遇着妖魔厉害的,变化更强,反吃了妖魔之累。

汝可宣言,圣众中有愿捐法力前去扶助唐僧等过山越岭,不致亵慢了经文,亦是仰体如来至意,不负了保经功德。”

尊者依言,随宣言圣众,当有四位神王出班说:“我等愿显神通,与取经人奋一臂之力。

只是不远随行路,待他们遇有厉害妖魔,我这里方去与他驱除。”

尊者道:“路途遥远,妖魔变幻,俄顷之间,神王如何得知?”神王道:“我闻如来以数珠及木鱼梆子给与比丘二人,当令人传知与他,遇有难灭妖魔,敲动梆子,我处自闻声去救。”

尊者听说,传白古佛,依允神王所说。

神王乃令部下报事使者,前往唐僧处探看他师徒,恰遇着比丘、灵虚两个,手里拿着一匹布帛,便问道:“二位菩萨,你保护唐僧经文,如今作何光景?”比丘僧答道:“一路来费心劳力,幸喜保护周全。

只是如今过这高山前去,妖魔不能必其全无。

使者到此何事?”使者乃把神王叫他传旨报事说出,道:“凡遇妖魔厉害,不能驱除,当敲动木鱼,神王自然来助力。

又闻此山过去,有赛巫山、九溪、十二峰,极是险峻,倘遇有妖魔之处,须要与唐僧师徒努力前行。”

使者说罢,就拨转云头,灵虚子忙把布送与使者道:“远劳你传信,一匹市儿奉赠。”

使者笑道;“圣经神力,安有徇私受贿之理?”灵虚子也笑道:“只因取经的在灵山讲要人事,说后来诵经的恐怕白诵无功,他存了这一句徇私之言,故我等不敢废了这酬劳之礼。”

使者一笑而去,比丘与灵虚腾空前往,他两个隐身在福缘君山洞之旁,着唐僧如何过山,可到此洞招惹妖魔邪怪?

却说唐僧押着马垛,上得高山。

山虽高,路却平,便是有些险隘,远望着有许多悬崖谷洞。

乃向行者道:“悟空,你我山便走了几处,却不像此山峰头远接,洞谷繁多,山脚下溪水萦回,有如组练。

不知此高山何名?地界过去何处?”行者道:“师父,正是我徒弟忙忙的与那两个汉子,只讲了些布施布匹的话,便不曾细问他这些事情。”

八戒说:“那汉子叫你将那布匹向甚么洞里,问甚么福缘君,自知路径,你这会便匿起,故意说混话。”

行者笑道:“呆子,行行步步只以私心窥我。”

三藏道:“两个不必争讲,看那山松密处,似有人家。”

行者道:“山谷那是人家,多是隐士处,待徒弟看来,请师父去相会。”

三藏与八戒、沙僧歇下担柜,坐在山村之下,等行者探问去来。

行者心躁,那里由出路走?他从空一跃,就到石洞之前,看见洞门大开,乃隐着身走入洞来。

只见两个隐士对局,一个道:“我棋输了又要寻个和尚作奇肴也。”

一个笑道:“休要讥诮,此乃往事,美蔚君立心险处,几乎惹动那和尚道人生出事来。”

行者只听了一句“又要寻个和尚作奇肴”,暗忖道:“此必是妖魔,要捉我等蒸煮,我如今没有了金箍棒,又不敢背了师父不伤生之心,只得隐忍着他是何精怪,再作计较。”

乃走出洞门,摇身一变,变了个标标致致小和尚,在那洞门外叫道:“洞内隐君,可容我山僧探访么?”

只见洞里走出福缘君来,见了行者道;“小长老,进洞里面坐。”

行者随进了洞内,那隐士便问:“小长老,从何处来?”行者答道:“从来处来。”

隐士听了道:“这小和尚答应非凡,一定是有些道行的。”

便叫山童取山芋果实出来待行者。

行者见了山芋果实,他也不辞,便吃。

方才到口,只闻得腥气钻鼻,行者想道:“山坡汉子曾叫我酌量吃他东西,看此腥秽之气,定非嘉果。”

乃弄个障眼法术,把他果品摄在洞外。

便问道:“二位隐君高隐山中,此必修炼服食,祈保长生,但不知交往何人以为师友?”福缘君道:“小子有友无师,即是这位善庆君,日相与盘桓在松筠洞谷之间。”

行者道:“人岂无师?就是隐士这一局棋,当年也有个师父传授将来;况你要学长生大道,岂有不从师指授?”福缘君道:“我小子不是从师指授的,却是积祖传流的。”

行者道:“到是家传,且问你祖上是何人?”福缘君道:“小子祖上却也是有些来历。

小长老若从西来,必定也知一二。”

行者说:“十洲三岛,上天下地,凭你开辟以来,神仙佛老,我小和尚都知道,你说是何人?”福缘君说道:

“我祖说来根基正,不是无名与少姓。

曾受天精与地华,坎离混合延生命。

花果山里乐逍遥,水帘洞内修真性。

只因放荡在乾坤,菩萨度他成功行。

跟随长老号唐僧,前去求经到佛境。

说起我祖本事高,神通变化多灵应。

谁人不识孙悟空,美王齐天老大圣。”

行者听了呵呵大笑起来:“原来这隐士是我的流派。

想我离了花果山多年,这遗下的大大小小,不在花果山过日月,却走到外方来。

虽然不为非作歹,只是变幻这隐士假名托性,便是弄妖作怪。

我如今且探他,所行的若正,还指引了他归花果山;若是在这山洞为非作歹,定是惩治他。

方才听得他说寻个和尚作奇肴,便就在此话上探他个善恶行止。”

乃问道:“隐士,我小和尚方才听得说寻个和尚作奇肴,小和尚现在此,不劳去寻。

不知作甚么奇肴?”福缘君笑道;“小长老有所不知,我与此友终日在此洞中盘桓,约以胜了三局棋,那负的供一奇品珍羞。

昨有两个僧道也走入我洞间,正遇着我一友来,要把那僧作奇肴,我小子们不肯,我那友把两个桃实送僧道吃,被他识破,几乎动了那增道嗔心,惹出祸来。”

行者笑道:“两个僧道有甚嗔祸?”福缘君道:“小长老,你不知那僧道,他说打从灵山下来的,万一是我那祖宗孙大圣一起的,取了经回来,闹到此山观山玩景,一惹了他,怎么了?”行者听了,又问道:“隐士,你那一位要把僧人作奇肴的在何处?”福缘君说:“他虽与我们为友,却不在此处居祝”行者道;“在何处居住?”福缘君道:“小长老,你问他住处何用?他不比我,我等看祖上面皮,还敬重你僧人;你若寻着他,便真真与他作奇肴也。

你莫问他,我们也不与你说。”

行者乃从衣袖内托出布匹奉与隐士道:“小和尚前途人家斋僧布施来的一匹布,远路行走,带在身边累赘,愿送与二位隐君,望二位把这友住处说与我。”

福缘君接得布在手,大喜道:“小长老,我方才问你从何处来?你浑答应我‘从来处来’,我所以不说明白这友住处。”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