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前后七国志(明代历史小说合集)第101页

不期狄城守将紧闭四门,密排矢石,绝不出城。

田单挥兵朝夕攻之,至于三月之久,竟不能入。

回想鲁仲连之言,方惊讶道:“鲁仲连其神乎?此何故也?”因吩咐众将围城,自却暗暗还齐,复请问于鲁仲连曰:“鲁先生其神乎!何以便知单之不能下狄城也。”

鲁仲连笑道:“将军高明,岂不知此?凡战,视心与气也。

心能鼓气,则胜;心不能鼓气,则不胜。

将军在即墨,虑燕之强,恐士卒之勇,坐则身自织蒉,以分其劳;立则手自扶种,以同其苦。

以为上率倡,下谁敢不从乎?当此之际,将军有徇死之心,士卒无偷生之气,故猛勇直前而破燕也。

今将军则大不然矣,号称安平君,食邑万户,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养,黄金横带,绣盖笼头,驰骋乎淄、渑之间,则将军有幸生之乐,士卒无敢死之心。

此狄城虽小,所以不下也。”

田单听了,乃连连点首称谢道:“承先生明教矣。”

  因驰马还营,厉气循城,亲立于石矢之间,授桴鼓之,士卒莫敢不奋攻。

不三日,而狄人惧,因出城降。

正是:三月不能攻,攻破只三日。

激发将军心,士卒乃努力。

田单既下狄城,归见襄王,又请往攻聊城。

襄王大喜,厚加赏赉命往。

  却说这聊城守将叫做乐英,就是乐毅之侄。

因下聊城之时,聊城守将遁去,剧辛就换了他为守将。

后因骑劫代将,乐毅逃归赵国,燕王不悦乐毅,就有人在惠王面前谗谮:“乐毅之侄是乐英,见乐毅失将,无人倚仗,时时怨望。”

喜得惠王心虽不悦乐毅,外貌还未露形迹,故未下手。

早有人报知乐英,劝他去了。

乐英既怕失了兵权,又惧有祸,不敢归于燕王,故因循下了。

后田单破了骑劫,乘势欲复齐城。

各城见齐势大,尽相率叛燕归齐,独乐英保守聊城,追恨惠王道:“若不代将,安有此失?今燕城尽被齐兵复去,我若也随众归齐,何以见疾风劲草?何以见乐元帅的兵将忠勇,与众不同?因死守城,决不使田单得志。”

前番田单乘胜来攻了一遍,见一时难下,恐挫兵威,为他城看样,遂匆匆舍之而去。

今见全齐尽复,没个独留聊城属燕之理,只得请襄王之命,又来攻伐。

  田单久知乐英是员战将,兵马临城不敢就逼近,因排开阵势,在城下讨战。

金鼓擂过三番,方听得城中一声炮响,忽开放两扇城门,拥出一阵人马,约有千余。

乐英在前,手持一柄丈三长枪,身骑一匹五花名马,飞到阵前,大声叫道:“田单!你虽是个英雄,却也要知些进退。

我乐元帅费二三十年辛苦,才下得你七十余城。

不料君听不聪,命骑劫代将,被你一朝复去,也可谓称心满意。

就留此聊城一邑,为乐元帅表表功劳心迹也不为过,怎还要来争夺?”田单道:“汝何不明道理?凡为国家,有兴有衰。

当时齐衰,七十二城为昌国君取出,今日齐兴,七十二城为我复来,皆天意也。

天意既全归齐,岂肯独留此一城为燕有也!”

  乐英道:“天意难知,我今且与你赌一赌人力。

你领着全齐人马,我不过一城士卒。

你若夺得去便算天意,若夺不去,只怕还要算是人力。”

田单笑道:“据汝说来,是要战,既来攻城,岂不能战?”因问谁人出马?只见阵中突出一将,叫做毛剥,手持大刀,直奔乐英道:“莫要夸口,且试试我的宝刀。”

遂劈头砍来。

乐英用枪拨开,随手就刺,二人一上手就斗了三十余合。

乐英见斗久,心上大怒,道:“一小将不能诛他,何以破此全齐。”

看两马交合之时,因将枪一凝,喝一声:“不要走!”早已直刺入毛剥咽喉之所。

  田单看见,吃了一惊,正欲命将,而阵中早出一将,叫做皮开,手持一把绽金大斧,飞马大叫道:“乐英逆贼!快将头来,待我砍了,与毛将军报仇。”

乐英看见,也不答话,竟挺枪接住厮杀,又斗了二十余合。

原来乐英膂力最大,枪法甚精,平常与人厮杀,只松松用六七分本事,任你勇将,已是对手。

只等来将杀到手足方懈时,他方奋勇一刺,百发百中。

皮开不防,忽喝一声,又早被乐英刺死。

  田单见乐英一连刺死二将,知其骁勇,非等闲可敌,因坐令出一员少年名将,叫做田豹,也是一条长枪,飞马到阵前大叫道:“乐英这贼!怎敢杀我二将!”乐英说道:“你齐将甚多,不杀如何得尽。”

田豹道:“你只一个,我也不肯饶你。”

说罢,两马齐出,双枪并举,搅做一团,杀在一处,比前大不相同。

真个好杀!

  但见:人似虎,马如龙。

惟人似虎,故不愧人称虎将;因马如龙,方显得马是龙驹。

人斗人,你搏我,我噬你,不殊二虎争食;马敌马,彼横冲,此斜突,何异双龙夺宝。

这条枪直直刺,飞一道寒光;那条枪轻轻摆,散满眼雪色。

紧一枪,松一枪,防前护后,绝不疏虞;正一枪,倒一枪,指东画西,大有窍妙。

都是英雄,看不出一些破绽;尽皆豪杰,讨不得半点便宜。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