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前后七国志(明代历史小说合集)第44页

金门峻险蛟龙畏,玉殿峥嵘虎豹愁。

架海金梁何遽隐,擎天玉柱等闲休。

何从再见名贤出,永佑江山到白头。

  鲁王奠毕,秦国白起上前祭奠,口称:“孙先生,挽诗一首,伏惟神鉴。”

结义投师已数年,为因失义起烽烟。

齐邦战斗皆因汝,魏国争持只恨涓。

战马衔冤埋野地,征人含冤丧黄泉。

休兵敛甲今朝始,各保江山过几年。

  白起奠毕,楚国黄歇上前祭奠,口称:“孙先生,挽诗一首,惟神鉴之。”

楚国君臣慕大贤,欲求辅弼恨无缘。

名闻海宇犹山重,袖里乾坤不世传。

讵料风霜凋玉树,却将遁甲秘黄泉。

一从神位归天后,不见龙争虎斗年。

  黄歇奠毕,赵国廉颇拜奠道:“孙先生,吾赵国廉颇,指望先生为孩儿报仇,不意早升天界,实颇之不幸也。

敬奉挽诗,伏惟神鉴。”

燕国生贤士,齐邦得巨臣。

结交逢逆贼,刖足遇奸人。

积怨长谋战,成仇永不亲。

六国齐没福,英雄早为神。

  廉颇奠毕,韩国张奢拜奠道:“孙先生,吾韩国张奢旨望先生替韩王娘娘复仇,孰意早升仙界。

奉献挽诗于先生灵右,伏惟神鉴。”

午夜长星坠,贤人值此灾。

韩国魏阳死,齐邦孙膑埋。

干戈何日定,云雾几时开?谁解生民厄,清平得遂怀。

  张奢奠毕,燕邦孙操近前恸哭,焚香酹酒,口称:“三郎孙膑,吾是汝父孙操,奉燕王命差来祭奠,有挽诗一首,于灵座尚享。”

父子睽违已数年,讵知天意丧英贤。

齐邦失却干城将,燕国分离父母缘。

父哭亲儿儿寿短,母悲爱子子身亡。

晓钟凉月思儿处,不见亲儿涕泪涟。

  孙操奠毕,魏国朱亥拜奠道:“吾魏国朱亥,挽诗一首呈奠。”

神通天地产英贤,何事先生寿不全?侥幸奸邪常在世,忠诚正直丧黄泉。

齐邦失却擎天柱,列国难留鲁仲连。

我亦幸为知己辈,惟将束帛献灵前。

  六国使臣祭奠已毕,袁达、李牧、独孤陈上前祭奠,同奉挽诗一首:追思昔日遇君侯,倾盖垂青破格留。

几载同心谋国事,片时分手葬荒丘。

不禁痛哭西风惨,其奈悲歌济水秋。

空把宝刀频按取,无从再睹整兜鍪。

袁达、李牧、独孤陈奠毕,吴獬、马升近前拈香祭奠,同奉挽诗一首:痛极还将宝剑看,当年千众聚蛇盘。

若非投顺来更张,安得标名署重官。

两意正期驱猛兽,一灵何事驾飞鸾。

可堪稽首辕门下,断尽肝肠两泪弹。

  众祭奠完毕,齐王吩咐六国使臣且留在驿中住下,待来日孙先生出殡,才可各回本国。

众臣领命。

齐王起驾回朝。

次日五鼓,齐王早朝,文武都素衣随驾,到南平府送孙膑棺木出西郊旷野安葬,又奠祭了一番,各各散回府而去。

六国使臣来见齐王,辞回本国。

  齐王打发魏国朱亥先回去了,就对五国使臣道:“那朱亥是魏国人,因此打发他先回国,留汝等在此,要商量一句话。

寡人想,孙先生死后,庞涓必要起兵战斗。

若伐秦,各邦通要去助秦;伐燕,各邦通要去助燕;伐楚,都要去助楚;伐赵,都要去助赵;伐韩,都要去助韩;伐齐,通要来助齐。

同心戮力,不可爽信。”

众使臣齐应说是。

  齐王吩咐光禄寺排宴于侧殿,与使臣饯饮。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