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杜甫(还珠楼主小说)TXT下载第21页

郑潜耀等以前交往较多的人也渐渐疏远起来。

杜甫出身士族,以前同情苦人,只是看到民生疾苦,心生怜悯。

除想进身庙堂,作那致君尧舜、泽及黎庶外,并没有把这些田夫野老和自己同样看待,也没想到他们遇到灾荒固是流离道路,以致死亡,便是雨肠时若、五谷丰登,在当时也是终岁勤劳,未必每人都能温饱。

平日雨淋日晒,所受劳苦和他们长年耕作的恒心毅力,更非身经其境的人不能想象。

刚定居时,虽因功名失意,志在田野,实由多受困辱,忿而出此。

杨氏磕彼南亩还能强任其劳,按时无缺。

他那春耕夏耘、躬亲陇亩的打算还不过是句空话。

田里的事开头并插不下手去。

所用长工项明,面黑背驼,形容老丑,由襄樊一带逃荒来此。

先在邻家做短工,看去本似衰弱。

杨氏因想用一个老年诚实的人,加上怜贫之念,把他雇用了来。

没想到项明全仗外表老驼,才未被征兵的官差抓去。

实则年纪刚过四十,体力甚健,种田更是好手,杜甫夫妻过了几年穷苦日子,本就惜老怜贫,再见项明那么诚朴耐劳,越把他当作自家人看待。

项明小时与人牧牛,稍长与人佣工,受尽劳苦饥寒。

没想到家破人亡、死里逃生之余,会遇到了好人,心既感激,更肯卖力。

但因以前常受主人鞭打凌辱,养成了一种倔强脾气。

老觉杜甫是个读书人,田里的事一窍不通,每天偏要赶来问长问短,动手动脚。

先还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屡托杨氏转告,说:“这十亩田我一人包种。

像主人那样只好读书做官,这些事他决搞不来。

那几亩稻田刚插秧时,请他不要动手,偏不肯听。

那时天还不算很热,他只在太阳下忙了一天半,已连背上的皮都几乎烤焦,还直喊腰疼。

所插的秧不是歪倒水里,就是闷死。

我好容易重新整治,才救活了一多半。

下去天气更热,主母送饭无妨。

田里的事不是主人搞得成的。

请主母劝他多读书,少下地,莫叫小人为难罢。”

杨氏见丈夫常时闹得泥手泥脚,满头大汗,自找苦吃,什么也搞不成。

自己虽然立志耕织,也有许多事不会。

觉着这不过是一个退身之计。

以丈夫之才,仍是求取功名要紧。

几次婉劝杜甫,田里的事虽应知道,不必亲自下手,并把项明的话说了。

杜甫自来意志坚强,少年时又常骑马试剑,颇有力气,能耐劳苦,认定雨淋日晒只是暂时有些难耐,日久自会习为故常,闻言付之一笑。

只一无事照样往田里去。

项明见他不肯听劝,惟恐自己种的庄稼受到毁损,渐渐出言顶撞,公然拦阻。

杜甫被他一激,更非亲自下手学会不可。

因知项明话虽粗鲁,人却忠诚朴实,不愿使其难过。

先在一旁留神观看,等看会了几成,再和他好说:“读书贵于明理,但不是徒托空言便可明白。

作文章和种庄稼一样,都不是生下来就会的。

我即使不能长为农夫,也应通晓田家之事。

如其不知稼墙艰难,连写一首田家即景诗,也会让你们听了笑掉大牙,还谈什么致君泽民?我当然不会耕种,常和你在一起也就会了。

多少给你分点劳总是好的。

你老不要我动手,万一有个风寒暑热,不是彼此都不便么?”

项明本恐杜甫劳苦,污了衣服,还要碍手碍脚。

见他这样坚持,话又温和诚恳,不由脸上一热,笑道:“主人最好先做点零碎事吧。

田里的事情多,这时全要下手,是累不了的,日子一久就不觉得了。”

杜甫强他不过,只得依了。

过了几天,天气更热。

见项明终日勤于农作,常是热汗交流,点点下滴,周身黑里透亮,仿佛快被太阳晒出油来。

实在于心不忍,劝他不要在阳光盛时下田。

项明力言:“农忙时哪天不热,难道种得好好的庄稼由它荒废?我们搞惯的人不算什么。”

杜甫劝他不听,便把上衣鞋袜脱去,定要和他一起。

项明见他只在柳荫底下帮助车水,做点杂事,业已脸晒通红,汗流浃背,再要随同下田,势非受热晕倒不可。

勉强争执了些日,见庄稼渐要成长,当年长安天气也实大热,方允中午阳光盛时在柳荫底下歇息,或是睡个午觉;但要杜甫答应暂时不要下田去做重活。

杜甫越看越觉这个面容老丑的长工善良可喜,又知自己如果中午回家,项明仍要偷偷下田。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