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还珠楼主小说)TXT下载第40页
因有项明、刘壮等相助,非但家务都布置得井井有条,连春麦也全种上,心中高兴,又到城内外访看各家亲友和同僚们。
初意以为大乱已平,自己业已在朝为官,此后一定渐入佳境,哪知事情不能尽如人意。
先听人说当年苦旱,田里收成不好,恐闹春荒。
跟着下起雨来,连下一个多月,连春耕都受了妨害。
加上贼兵退后遗留下来的残寇流贼,官军方面溃败逃亡的散兵游勇啸聚山野之间,不时成群结伙打家劫舍,为害民间,天灾人祸同时发生,造成了一片饥荒世界,关辅一带米珠薪桂,民不聊生,比起天宝十三四载的灾情还重得多。
这大兵之后必有的凶年渐渐逼得这位诗人没法再呆下去。
杜甫全家回京,原是李亨(肃宗)至德元载九月底边的事。
①到家不久,孙宰全家也搬了回来。
跟着杜甫人朝任职。
所任左拾遗又是朝廷清贵文学侍从之官,两院(中书。
门下二省)同事多是当时学士名流,大家都谈得来,每日诗酒过从非常融洽。
杜甫虽听人说当年关辅春荒必重,因杨氏、项明已经有了一些打算,并未十分在意。
加上僚友一多,每日诗酒往还,就此忽略过去。
哪知当年灾荒太重,加上盗贼作乱,物价日高,杜甫只有有限几亩薄田,所种粮食还未成长。
本来日子难过,勉强挨到至德二载的问八月,贼子安庆绪忽然召集乃父安禄山的旧部悍将史思明、张通儒、安守忠等分兵作乱。
由史思明等往寇太原、河东等地,并命张通儒为贼帅,再犯西京。
军情日紧,闹得长安官民人等又在心慌意乱,准备逃亡。
杜甫渐渐也着起急来。
勉强苦熬了两月,实在风声紧急,谋生不易,便把亲友请在一起,互相商计。
杨氏想起以前杨衍所说的话,好在鹿阝州羌村还有一个家和几亩地,房子现成,正好回去暂避一时,便劝杜甫把家先搬回羌村去,孙宰首先赞好,力劝杜甫快走。
跟着又奉到朝命,杜甫由左拾遗再任华州司功参军,并且催他即速上任,杜甫实在无奈,只得领命上路,辞别家人亲友,往华州赶去。
先并未打算当时回来,后因军情太急,实在放心不下,只得抄小路赶回杜曲,仍然预计把杨氏母子一齐送往哪州,仍由金光门绕道先往白水赶去,哪知刚走了不两天,天便下起雨来。
当年春寒又重,那雨偏是越下越大,接连十多天没有停过。
杜甫夫妻全家连项明共是老少八九人,只有两把旧雨伞,实不够用,晚来随便找一个大树底下,连老带小围伞而坐,脚底踏着水泥。
最苦是带的干粮不多,儿女饭量随人同长,早在途中把粮吃光,闹得大家都没有吃的。
饥寒交迫之下,冒着冷雨寒风,奔驰山野之间,真个苦到极点。
似这样又苦熬了十多天。
好容易挣扎到了彭衙县的边境,走到白水山区里面,计算途程再走二三日便可赶到同家洼孙宰家里歇息。
住一两天再往羌村,便可减少许多苦难。
哪知山路崎岖,风狂雨大,甚是难行。
最困难还是没有吃的。
杜甫无法,只得同了项明沿途采掘一些草根野果和橡栗苦李之类,勉强充饥度命。
这些东西又苦又涩,有的辛辣非常,不能人口,大人还能勉强忍耐,几个小孩吃得直哭。
壮甫虽然看了伤心,只是无计可施,只得咬牙忍受,仍往前走。
①杜甫携家随从肃宗还长安是至德二载十月之事,以下所述也有与史实相违之处,似为作者病重失记所致。
——校音这日走到一个山凹里面,全家聚坐在一块大青石上,想起这一路颠连辛苦,正在难受,杜甫忽觉左手痛极,好像被什么东西咬紧,痛不可当。
反手一摸,摸到一把头发,十分柔软。
低头细看,月光照处,那咬住手指不放的正是新生不久的爱女凤子,身上衣服业已湿透,满脸雨水淋漓,凉冰冰的,抱向怀中。
笑问:“此娃子为何咬人?”
凤子脱口便答:“我饿!”
杜甫再用温言细问,才知爱女因为饿极又冷,无意中摸到杜甫的温暖手指,误以为是干粮,咬了一口。
杜甫这一间,凤子不由害了怕,放声大哭起来。
杜甫刚把她抱起搂坐在席上,忽听项明低声喝道:“哭不得,你听!”
跟着,便听远远传来野兽吼啸之声。
杜甫知道这一路上时有虎狼等猛兽出没,哭声如被听去,大是危险,忙把爱女一把搂紧,低声喝道:“乖娃莫哭,老虎来了!”
凤子哭喊:“我饿!”手脚不住乱挣。
宗武在旁忙递过一个苦李!笑道:“妹妹莫哭,你看我吃这个。”
跟着,嚼了几口咽下,又向杨氏去要。
凤子哭道:“我不吃这个,太苦!”
旁立项明看了可怜,忙把藏在身边已有数日的一块干牛肉取出,撕了一点塞在风子口里,又哄了她几句,才将哭声止住。
杜甫心方略定,那雨忽又大了起来。
一会工夫全家老少都淋成了落汤鸡一般。
山风吹过,冷得直抖。
最后无法,只好大家背抵背挤坐在冰凉的雨水石上,苦盼天明,好去赶路。
那天偏是阴黑得可怕。
坐了半夜,丝毫没有明意。
杜甫和杨氏也饿了起来。
正在相对伤心,哭诉苦楚,项明忽然跑来,手里还拿着两个麦饼,笑呼:“主人不要着急,我们有救了!”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