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杜甫(还珠楼主小说)TXT下载第35页

一会鼓乐之声越来越近。

先是一群身穿华服的贵妇侍女,在数十名采女手将锦缆三面围绕之下缓步走来。

后面还跟着不少仪仗,两面上绣银龙的大旗:一面有一个金绣的“秦”字,一面有一个金绣的“韩”字。

大旗后面一队香花、鼓乐,约有七八十人,也是周身珠围翠绕,一色纯白。

最后面是一辆宫车,上坐两个宫装贵妇,年纪都在二十边上,生得花容月貌,肤如玉雪,顾盼之间容光照人,引得游人纷纷指点,交头接耳。

杨氏正推杜甫去看,杜甫忽指前面道:“你看后面这队人都是穿红的,远望过去和红浪一样,想必杨国忠和八姨来了!”

二姨秦国夫人、三姨韩国夫人刚到当地,便有一伙豪奴女侍由一所白色轩馆内赶出,前呼后拥接了进去。

最后面那一队红色仪仗也越来越近。

当头一面上绣红龙的锦旗,当中一个绣金的“杨”字,后面一辆朱轮宫车,在内端坐着一男一女:男的年约四十余岁,穿着宰相的服饰,蟒袍玉带;一个妃嫔装束的贵妇并坐在旁,手持团扇,指点游人,与那男的交头接耳,笑语不停。

看那神态非常亲密。

杜甫夫妻刚问出,后来这队人正是当朝宰相杨国忠同了贵妃的八姨貌国夫人,忽听水边一声呼喝,由临水浅滩跑上一伙人来。

先是拿着大卷锦茵绒毡,就河边草地上铺开,一直伸到宫车旁边。

另外还有一些执事人等便把临水那所粉红色的轩馆拆掉,移到岸上,围着那方锦茵绒毡重新搭盖三大间敞厅。

有的又把先前的陈设抢着取来重新摆好。

这里车上坐的那男子正是杨国忠,便扶了貌国夫人下车,直往敞厅走进。

跟着里面鼓乐之声大作,笙萧四起,丝竹齐鸣,乐声悠扬,越发悦耳。

旁边游人刚往前一拥,便被军士打骂回去。

一会工夫,轩馆里面人都坐满,男女仆役纷纷送上各种肴撰。

杨国忠便和貌国夫人并坐当中首席,与先来的韩国、秦国二夫人说笑饮酒。

这敞厅里面登时热闹起来。

饮了不多一会,由城里又驶来两辆宫车。

车上各坐着一个小黄门(太监)为首,带着随从,运来好些酒食。

说是当今天子所赐御筵,刚刚撤下,还是热的。

杨国忠看了看,便命身后从人给那黄门每人二十两银子,打发走去。

来人刚走,又有好些身穿官服的朝官,相继赶到,都先向杨国忠行礼问候,然后各往水边觅地坐下。

一会空地上又摆了一二十桌酒席。

原来这伙人都是杨氏五家的亲友同族,似这样乱过一阵,杨国忠也似酒酣兴阑,便传令起身。

转眼之间,先前那五队车马随从便纷纷拥了过来,还是照着原来次序,各个上马的上马,坐车的坐车,带了原来随从人等往南内走去。

真个是来得也快,去得更急。

休看方才来势那么张皇,共总没多少时候也就风流云散,走了个一干二净。

第九回 须防丞相嗔 坠钿遗珠不可拾 谁为京国守 千乘万骑总西奔

人去之后,一般游人和当地附近土人满地乱找,不肯离开。

原来这五家随行的姬侍都是满头珠翠、遍体香花,所遗过的簪环首饰、流苏瑟瑟之类时有发现。

众人正抢着去拾,孙宰忽然走向前去,向众劝告道:“莫看这东西是他们遗留之物,少时他们发觉,派人回来查看,如被查出,你们都不得了。

方才在轩外有人因为多看了两眼,你们就挨了打骂,还差点被捉去。

这是何苦呢!”

原来杨国忠虽然荒淫无耻,毫不避讳,当他同了唬国夫人等同游之时,却最厌恨外人窥看。

所到之处都有军校在旁看守。

有人窥探,轻者打骂一顿,重者捉到牢里,还要问罪。

方才便因几个窥探虢国夫人,往轩内多看了几眼,便被毒打了一顿。

孙宰、王倚久居当地,那些乡民非亲即故,惟恐他们无知受害,故此上前劝阻,并说:“方才听杨国忠口气,恐怕日内还要来游,最好到时连热闹都不要看,免得自找无趣!”劝走众人之后,又把杜甫夫妻邀到土坡上面开怀畅饮。

谈到当天所见之事,全都愤慨非常,等到吃完,日色业已西沉,又送杜甫夫妻回去,在杜家烹茶闲谈。

杨氏又去备了酒菜出来,请大家小饮消夜,大家谈到半夜,定了后约,才行分手。

第二日早起,郑虔首先由城里赶来报信,说:“方才在朝房闻得急报,范阳军心不稳,番将又有寇边之意。

如今城里好些华门贵族纷纷准备逃难,埋藏金银细软,谣言甚多。

照此形势,大乱将起,我们必须早作准备。”

杜甫笑道:“此事关系国家存亡,我们个人有什么相干?再说,如今哪儿都是一样,往哪里逃是好?”

郑虔知他舅父崔顼现任白水县令,内兄杨衍也在白水作事,相隔都只百里之遥,力劝杜甫说:“番兵凶野异常,京城无险可守,又无兵将,加上去年荒旱,民不聊生,米珠薪桂,我们度日艰难,最好还是暂避一时,等躲过这场大难你再回来也是一样。”

话刚说完,门外忽然跑进两个省吏,说:“杜甫因为献赋之后又在集贤院应试。

宰相把文章呈给天子,看了大为称赞。

当时下令,叫宰相给杜甫事作。

现已任他为河西尉,十天之内就要上任。

特来道喜,并请早作准备。”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