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杜甫(还珠楼主小说)TXT下载第44页

跟着便有一个邻人叩门相告,说:“捉人的来了,要王老汉藏去,以免被他们抓去。”

话未说完,王老汉匆匆站起,对老婆说:“今天来势更急,决逃不脱,我只好翻墙逃走,如有官差前来,你放和气一点,不要惊动客人。”

说罢,便往房后奔去。

跟着,前后门都有人在拍打,并还厉声喝骂。

王老婆苦笑道:“我看看去,这畜生莫要把我的房拆了。”

说罢,也往后面赶去。

跟着便听后面有人跳脚辱骂和王老婆哀声哭告。

杜甫忍耐不住,悄悄往后面走了几步,侧耳一听,原来捉人吏役业已破门而入,厉声怒骂,非要交出人来,去往河阳应役不可。

王老婆跪地哭喊道:“我只有老夫妻两个,我老汉业已被你们吓破了胆,方才刚一打门就跑掉了。

本来还有三个儿子,昨天接到一封信,内中两个业已战死沙场,剩下一个也受了伤。

家中只有一个刚生下的孙儿,他娘倒颇有点力气!无奈身上衣裙全部卖光!如今光着身子不能见人,因此没有出来见你。

一定要人,我老婆子虽然年已七十八岁,体弱力衰,但是军中烧个饭淘个米做点杂事还勉强可做。

你实在不放,把我带去应个数,今夜就可以跟你走了。”

说时,一面还是悲哭哽咽不止。

再隔一会,耳听后面门响,底下便没有语声。

只有老婆子悲哭之声,仿佛还在哽咽。

杜甫觉着可怜,把身带散碎银钱取了一些放在桌上。

看外面天色已明,到处鸡声报晓,便开门走出。

想起前事,正在摇头叹气,忽见旁边草垛后有人影一闪,忙走过去一看,见草垛里冒起一个人头,不由吓了一跳,耳听喊道:“尊客吃点东西再走,天还早呢。”

定神一看,正是那个王老汉,顶着一头乱于草,由草堆里钻了出来,说什么也要杜甫进点饮食才可上路。

杜甫无法,只得由他拉到里面,王老汉见桌上留有银钱,定要还给杜甫,坚不肯收。

又去后面准备汤水食物,强迫杜甫洗漱饮食,然后亲送出去。

陪着走了七八里,再三说明路径,方始握手,殷殷话别,分手回去。

杜甫别了王老汉,走不多远,忽听前面有妇人哭声传来,与昨晚所闻悲咽之声相似,心疑王老汉之妻出了变故,忙赶过去。

见前面道旁围着好些人,过去一看,一个老太婆卧在地上哭喊不已,旁边有一老汉正在劝她,四外旁观的人都在摇头叹气,说:“这一双老年夫妇太可怜了。”

杜甫把内中一个老头拉到旁边,问是何事,老头说:“这一双老夫妇姓冯,男的年已八十多,由十三岁便被官差抓去当兵,多年未回。

去年冬天,我军大举围攻螂城,连经好几月也没把城攻下。

贼将史思明又带领大队贼兵前来对敌。

每天都派贼兵到处烧杀抢劫。

到了今年三月底边,两军在安阳一场大战,胜败还没见分晓,忽然天色阴晦,刮起大风,白天对面不能见人,两军全都溃退下来。

官军往南溃窜,贼兵往北溃窜,宫军眼看全军覆没,幸而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带领大队人马来援,把河阳桥拆断,保卫东京,以免贼兵乘虚侵入,才得无事。

另筑南北二城,以当来势,这才转危为安。

冯老头名叫冯安,就因这场败仗溃逃回来。

到家一看,全村百多户人家业已死亡逃散殆尽,他本人也无家可归,有一个病了五年的老母已被土墙压死,到处墙倒屋塌,残破不堪,走遍全村,才找到两户人家,都是寡妇。

双方本来相识,又当春耕之际,约好一同下田耕种,不料县吏走来,一见有人,强要他们充军应役。”

冯安说:“我已在军中苦熬了数十年,如今须发皆白,年老力衰,能干什么?”

县吏说:“你们年老力弱,不能打仗,也不勉强,可跟我去练打鼓,做点杂事,难道这还不行么?”

冯安无法,勉强答应。

回到家里和老婆一说,想起自己有好几个儿孙,都因征兵抓走,阵亡在外面,如今自己败阵逃回,县吏又来强迫应役,越想越难受,夫妻二人抱着痛哭了两天,无计可施。

最后还是去学打鼓,刚学三天,便命从军上阵,费了好些口舌,才得告了半天假,回家与老妻话别。

冯老婆知丈夫此行凶多吉少,想起天寒衣单,越发忧急,卧地大哭,拉着冯安的手哭道:“人的身体要紧,不管多苦,每天吃饭必须吃饱,最好每顿加半碗,免我担心。”

说到伤心之处,二人眼里都哭出了血水。

众人知道冯安此去更无还乡之日,冯妻还在担心怕他受寒,劝他努力加餐,光景甚是凄惨。

众人全都心软难过,看不下去,有好几人也流下泪来。

杜甫听了甚是难过,再往这些人身上一看,都是衣不蔽体,一身破烂,面黄肌瘦,看去均颇衰弱。

再一打听,才知由当地到洛阳所有百姓都是如此,民家十室九空,因为年年荒乱,民不聊生,困苦已极。

想了想无计可施,无可如何,只得先到陕州城内访看两家老友,在当地住了两天,忽想起东都洛阳乃是第二故乡,亲友甚多,还有姑母家中不知是何光景,何不趁此无事前往访看、主意打定,第二日独自起身,便往洛阳赶去。

刚到东门,便见一少妇披头散发,满面泪容,往前哭喊奔走。

一时好奇,跟将过去一看,前面有官差押着数十个壮丁正往前走,少妇也由后追来,忽然扑上前去,抱住内中一人又哭又跳,号叫不止,神情甚是悲痛,进前一听,少妇哭道:“我自从嫁你,连你家的床凳都没坐暖,头天晚上结婚,婚礼还未完全办完,第二天一早你就离我而去,这样匆忙太叫人难受了!”

少年答道:“不要气苦,我所去之处并不大远,不过是到河阳去守边,至多三年五载就回来了,你这样伤心作什么?”

少妇哭道:“你可知道河阳虽然离此不远,但是我的名分还没确定,怎么能见姑嫜呢?想起我爹娘在日,对我何等怜爱!只想我能够嫁个好丈夫,白头偕老,哪怕嫁鸡嫁狗都是无妨。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