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宋太祖三下南唐(飞龙全传续书)第37页

至于刘门不祚,并无一兄、一妹以事奉高年。

日后还求念着数月夫妇之情,照管妾老父一二,即妾在地府中瞑目,感君高情也。

再者妾死之后,至嘱丈夫万勿因妾轻出与妖道争战,他有法术异宝伤人,非仙莫能救。

妾还有破术图一幅,君可常常挂在甲怀中,以防妖法侵害。”

言毕,命众婢于香囊取出此图,公子痛哭接受。

又曰:“愚夫不过念着双亲罔极之恩,不然决不让我恩妻独行于地府也,倘有鼓盆之日,小生誓不再续弦音,以报恩妻之遗爱我也。

至于汝父令尊公泰山处,我自必待之如父,倘若得胜班师,必定过敬请归王府侍奉以终天年,尽却半子之恩,不须我妻挂念。”

公子语毕,倍觉惨然,夫妇泪目汪汪。

刘小姐闻丈夫说到不再娶之言,但想数月夫妻又未有孕嗣,岂可不再整珠弦,而乏高氏香烟。

复曲陈谏道一番,公子只含泪光从,正欲复有所说,已是时交五鼓,眼看着又见妻一刻昏乱起来,想必又是余妖道下毒手之时了。

那公子抱持着哀哀的痛哭,又无别方可救。

四婢环也是一般嗟切。

公子想来军师卦上言三天之内,自有高人来搭救。

按占卜寸,明日是第三天,三天之内岂不应于明日?但妻被妖毒陷害狠烈,倘若再迟三两天,岂不应了军师前卜之卦,不出七天之外,我恩妻一命难留于世了。

教我君保怎肯独生?哭得倍加悲惨。

四丫环见公子悲切过恸,皆言公子深于情种,与小姐真乃在天为鸳鸯鸟,在地为连理枝,在水为比目鱼,情好者比别人夫妻常的恩爱迥异。

当日公子哭之切,四婢常安慰之,且按下慢表。

再说刘佳人初得此疾,梨山圣母已知金锭爱徒为余鸿用邪术所害,正欲即要下山搭救,一掐指算来,黄花山黄石公之门徒乃豹尾星名冯茂,乃宋上夫夫冯益之子,亦当下山佐宋,当得其时。

不免待此趁机会往见黄石公,待其打发冯茂下山,一来救解金锭危厄,一来助力于宋以平南唐,早日班师,以免多伤军兵性命。

算定即刻驾云,一时辰之久,已至黄花山。

先说这黄石公,乃神农黄帝时得道,久隐于黄花山。

于秦始皇末世,汉运初兴之先,化一老以试汉张良,一连三试,其心专诚,方真曰:“孺子可教。”

遂尽将兵书、将略、观云望气之学授他。

后张子房佐汉高祖,平秦、灭项定天下之功,不在萧何之下,皆藉黄公授的兵符所至也。

此日圣母来至洞外,只见藤绕蔓蔓,又深进处,只见黄花满布,望去朵朵恰情,方玩赏间,洞内跑出一个童子,貌虽老成,年似十一二小孩儿,身不满三尺。

圣母言知要见黄仙翁。

冯茂一贝道姑自称梨山圣母,要见他师尊,只得入内通报。

黄石公闻圣母到山,即起位出洞门相迎。

两仙相揖见礼,携手并进内洞,分座。

仙童献过菊英香茗。

圣母将余鸿违师言开杀戒,用邪术害门徒金锭,厄危在旦夕,要求道兄差遣令徒下山,一来救解门徒危厄,二来显师门有用高徒。

黄石公曰:“余鸿违师,定取脱体亡尸之祸,况门徒自到山八载,武技有成,俗缘当缔,他的君臣父子领旨意者正当其时。

道长仙母不来言及,山人亦欲遣他下山。

今令徒金锭乃五少阴之首,岂得中却余鸿邪术之害,哪得复有佐宋之人?今迟缓不得,即着他下山便了。”

圣母称谢,即告辞出山。

黄石公送出洞外揖别,圣母驾云自回梨山而去。

当日黄石公唤至冯茂。

曰:“我徒在山八载,长成二十之年,今当下山,君父期当会合,早结良缘,以救刘女之厄。

但此去必须与余鸿作对,但胜他,不可伤他性命,以至令彼师尊嗔怪,惹起风波。”

冯茂领命,又称:“师尊在上,弟子久在仙山八载,叨蒙化育深恩,怎忍一朝违离师颜,是永无再会之日了。”

言罢不觉珠泪双流。

黄仙师微笑曰:“好贤徒,念念不忘沐恩,足见天性之良也。

但汝仙缘无分,只合享凡尘富贵,况汝是冯门香烟之种,定必离山觅缔良缘,以待真主成功,自此乐享平宁之世矣,就此下山去罢。”

冯茂只得忍泪领诺。

当日黄石公复传他些法物以应敌余鸿。

当此冯茂想驾云易跑路,但出敌却要用马匹,即以无脚力难行走入阵望师赐教。

黄石公曰:“山后一众仙禽、神兽力赛龙驹,我徒任意往取为脚力可矣。”

当时黄石公引冯茂至后园,冯茂一路想来,这老师父是一奇怪仙翁,吾在仙山八九秋他不带引入此园,我从不见有此地,今方到此。

言想未了,只见后洞有所园林,上书有飞禽洞三字。

师父已住足,念念有词,那洞门不扣自开,随了师父进入,果见有许多仙禽猛兽,皆向师徒点头,似悉参见一般。

黄石公遍看,只唤了一只神鸦,吩咐曰:“今命着汝跟随冯茂师兄,同佐大宋,以协助除妖,成功回来,准修炼成形,入仙班去也。”

神鸦点首再三。

冯茂叩辞师尊跨上。

黄石公又曰:“贤徒一程不可逗留,致误军机,且急救刘家女,要速往也。”

冯茂依命,起乘神鸦冲霄而去。

不知冯茂回寿城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