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宋太祖三下南唐(飞龙全传续书)第76页

宋太祖闻言喜溢于眉宇。

谅众仙来以理相辩,赤眉未必不依。

诸徒又力恳托急请,众师皆允诺。

有黄石公对孙真人曰:“道友,汝不免再入天宫,诣送生司马爷,告以诸门徒被赤眉逼命报仇,言知各女婺星乃奉玉皇旨命下凡保主,断不相害之意,劝谏他自可收手息怒了。”

孙子领诺,将衣袖一展高驾祥云,一刻已请来送生司马,将此情由尽说明。

司马爷曰:“五女星原奉玉旨下凡保宋以定太平,诸怪仙不顺天命,自然该得诛戮。

赤眉祖乃系大罗上仙,岂不明天命当宋之兴乎?且邪不胜正,理所当然。

他门徒实乃逆天见杀,乃自投罗网本然。

赤眉何得听谗所惑,偏庇门徒,要诛除良正?如今且慢禀玉皇上圣,待本神与各位仙师同往见赤眉,自有劝解之法。

倘他不允,然后奏禀玉旨,以待天帝与他理论。”

孙真人允谢,一同驾云走到了寿州城,知会过群仙约齐,已知赤眉先回鳌岛中。

赤眉一见群仙圣母一同到来,必因诸女徒之事,意中倒有几分不悦,只得迎入。

又见远远来了送生司马尊神,一同进洞见礼。

赤眉只问:“众仙神圣何故光临洞中?”陈抟以恳求道友赦诸门徒之罪云云之意。

赤眉见说,微愠曰:“山人非无故与令徒相仇,因至不合冒充山人,屈诱吾徒杀害,故实来与小徒伸冤,罚他充冒之罪。”

孙真人曰:“令徒鸿、兆二人每每荼毒宋之君臣,屡败寇不止休。

且已再擒再放,既去仍仇,以此势无两立,故不得不尔,非诸女特寻加害。”

有司马神见赤眉祖无允解之意,只潜回大神殿中,取出前日上帝命诸女降生剪逆,以佐宋将盛世鸿图,展开在玉石桌中,互相细订瞻读。

赤眉原非不知诸女是奉玉旨下凡的。

一者只为兆之唆谗激怒,二者要取回七宝神书、宝剑,要恐吓金锭等冒充师长无礼,且问明怒骂师长藐视犯上不恭之意。

四怒一同并积下,故赤眉一时之愠耳。

将司马盛世图看毕,乃曰:“虽然诸令徒乃奉上圣母以定宋太平一统。

鸿、兆妄逆天时,故不得其死,倒算自作孽不可逃也。

但山人是众徒友师伯,弟子不称,不过鸿、兆不知进退,与汝为对敌。

岂得将山人辱骂,多言欺藐。

不看山人在目,应当念师长与山人同班并辈,不至毒骂相放,岂非将山人看得轻如鸿毛也,众道友以为何如?”

群仙、圣母等大惊曰:“岂有此理?吾之诸徒在山淳诲已久,虽未潜心人道,并无傲视长上之理。

况道友乃先辈尊师伯,且非下凡护唐与宋相抗,他众徒焉能敢斗胆骂辱以取犯上?深咎此事,想必令徒鸿、兆不愤死亡,要激恼道友下凡仇执各小徒耳。

故挑弄唆言,何足取信?求道友勿为所蔽,事须三思以明辨,免错冤屈于人也。”

赤眉一想,果然因兆一面之词,在诸女岂敢将此毒骂之言,以取罪戾?正要查问兆,又有金锭、冯茂二人,因陈抟、圣母带他来交回赤眉书剑,故跟随众仙在后。

今见赤眉师言来,皆乃余兆谎惑的。

二人下跪上禀师伯:“此唆言出余兆之谗谮也。

岂敢弟子辈犯辱尊师,大罪难逃,敢出之于口?”赤眉又问余兆,见他言语支离,不似回山时对供,遂向兆大骂:“好逆畜!死不知自责幡悔,还敢唆唇弄舌,几至错责诸贤徒不几乎?!因汝唆谗又要与各师叔作对,岂不又要杀斗一番,有伤同道和气?”骂一番怒气小解,又立誓此后再慎施教门人法术,免得生事扰乱尘寰。

众仙、圣母等皆以为然,所以古来一有变乱多有奇人法士出现,然自元明以后,遂罕有其匹。

皆因赤眉感着鸿、兆闯祸,故后来绝不以法教授生徒。

后世遂少了此种,此是世俗人所猜测,亦不得指此为实据也。

当日赤眉见明白此唆谗之言,怒气尽消,化仇为好,与各仙再谢,各各欣然。

冯茂又呈献回神书、宝剑,赤眉接回收藏过。

司马神收卷回盛世雄图,辞别众等,回天曹去了。

众仙、圣母亦辞别赤眉祖出洞。

赤眉对众仙曰:“道友,吾不到寿州了。

且于宋太祖驾前,代山人一言回拜。

此乃恶徒兆不顺唆谗,以至亲来唐突,仰宋君勿为介怀,是有劳代陈谢之。”

众仙领诺,拱手驾云,一众回到寿州进城。

自各仙去后一天之久,大宋君臣正议虑及此去未回,不晓其中有无变意否?一刻见群仙回城,太祖、文武众臣一齐急请问事体和安否?众仙将赤眉误信余兆谗言等说知。

不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一回 询国运太祖求判 泄天机陈抟预征

诗曰:

君圣臣贤国运昌,不须迁务长生方。

天心应视民心见,奚必谆谆定末场。

再说,宋之君臣得众仙、圣母,又蒙司马尊神同往金鳌岛、明白了余兆谗激,赤眉赦罪诸女将,太祖并小五阳将父子妻儿一同拜谢。

太祖又令人并列香案焚祷郊天,当空叩谢神圣,众女夫妻实乃死中得活,皆向神明祷谢虔诚叩礼,是理所当然。

是日君臣喜色扬扬,又向众仙、圣母感谢搭救众人。

太祖重命徒开素席与诸仙酬叙,且欲与众仙、圣母同班师归汴京城,共统山河数载。

待再灭了幽州契丹,及太原天下,使天下复归大统,少享富贵,酬答恩德之万一。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