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三下南唐(飞龙全传续书)第41页
即余妖道气愤呆呆,有法似无法了。
一刻唐兵只剩百十人在近身,只得目看着由大队宋兵回寿州而去。
正在五更中,余鸿恍惚回内城,有唐主闻此变,只道宋人乘火乱来取唐城,唐主吓得慌忙不已,正在催人寻觅军师众将来护救。
那余鸿面色无光而来。
唐主动问,方知外城禁押宋将尽逃回。
唐主倍加惊恐,只有余军师不明宋将一刻苏醒逃脱,实推测不来,呆呆不语。
只有唐之武将怒声如雷,计点军兵杀死五千馀,唐主纳闷昏昏,君臣面面相觑无言,唐主半晌言:“宋果也难敌,屡次将近成功,不独无功,又得复败。
似此果属天命当兴,难以逆行,枉自损兵折将耳。”
当时余鸿不知如何对答唐主,抑或战降如何?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赏战功冯茂升王 失法宝余鸿演扇
诗曰:
千里红线一线牵,岂容更改有违天。
一双鱼水同归宋,破敌成功理并莲。
当日余鸿见唐主一番悔错怨言,心惶愧而因起猜疑,即袖占一卜,拍案曰:“不好了,原来坛中失火,并后营放脱十二将,皆乃矮贼夜来作弊,既放火烧焚坛台,料必将书剑盗去。
但大宋有此奇人,真乃难敌,天弃子也!惟宋十二将皆被灵符所禁锢,一刻焉能苏悟?即有兵来接应,皆是呆呆不悟醒着,怎驱之以跑回?”自言自语,只有唐主心烦,不复询问他。
余鸿当此亦愈烦恼,不觉亦意冷心灰,自归营帐。
思归恨杀短矮不已,他有此技俩,岂能复立于唐以建功,倒不如早回洞中,修真养性,以免烦恼。
正回帐要就枕养神,按帐下去摸不见漆枕,只地下一堆碎破打烂,急搜索宝书,已空空如也。
惊骇如雷轰顶,嗟叹一声,矮贼料想吾前生与汝结下渊海深仇,至有此作尽对头。
不料此七宝书复被汝盗去,故得放脱十二宋将,今日面光扫尽,誓不与汝两立于凡世。
遂不进寝,坐至天明。
军中早膳已毕,发令出敌讨战。
先说冯茂领高元帅令,一同杀出唐城,与众将走脱回寿州,太祖大喜。
旧臣复回脱离灾难,皆冯茂功力,又救解甥媳一命。
旨命史官记为首功,将侯爵又进升平南王位。
茂拜谢圣主隆恩,喜洋洋,又有高王父子亲来致谢。
冯茂谦逊不敢当。
宋太祖此日传命大排筵宴,一来赏贺大功,军兵夜劳,二来幸得君臣齐叙回不失一人,高琼御甥免却鼓盆之叹。
是日五更天早燕,真乃庆闹乐叙开怀,大小三军皆沾御赐,欣欢雀跃,不觉酒有数巡,将近午候。
即有军人入报,有余鸿城外讨战,且声声要指名冯王爷出马。
冯茂听言,即停杯盏,请旨要出战。
太祖曰:“余鸿定因昨夜御侄破他法,盗他妖书剑,今激怒而来,必有毒算奇谋。
兵法云:拼命穷寇,当避之;愤激势头,终当暂谦。
不如勿应其锋为高,且待数天,甥媳健旺,然后合力灭之何难?”冯依旨。
太祖复命进酒,君臣只是放怀举杯,众臣文武吃得兴致,行酒令拳枚交酬,相劝不等交杯导食。
未几,小军复报上唐军师兵马攻城甚急,只声声要冯王爷出敌。
冯茂再请旨令,曰:“陛下旨谕勿敌忿怒穷寇,因为兵法则训。
但今观之,余妖道所恃者,落魂锣、宝剑、箭耳,至于呼风唤雨倒海移山喝草成兵,五行之浅法。
还有别的妖法物,小臣或藉陛下天威,且出马一阵再败妖道一番,待李煜畏服出降未可知,又免余鸿日久为患,另有他谋。
求陛下准奏。”
高君保在席间亦要随阵以拒妖道,太祖着准旨。
两少英雄上马去讫。
当时亦各各散席筵。
高、冯二将带领一万二千五百精兵一出城,冯茂拍马当先,君保押后。
有冯茂只见余鸿勒骑等候,怒目圆睁,将茶杖一指,骂声:“矮贼狗强盗,既不能明枪上阵,效着穿窬之行,以盗窃为能,但尔众将及刘金锭命不该终,故今尔侥幸成功。
今不计较尔偷盗之罪,至于七箭喉书、七宝秘书,皆吾师镇洞宝贝,急当送还,如若延迟,教汝宋人皆作无头之鬼。”
冯茂冷笑曰:“原当休念尔师情面,且送赐还,但尔出言不逊,令人可恼!今少王不特取尔秘书,复来取尔残命,以免再逆上苍。”
当时激得余鸿五内火焚,一杖当头打来,茂双尺架开,余鸿一想以力难胜,不免用宝扇伤他,将虎一扭败下,冯茂只道余鸿没了妖物数种,未必复有利害法宝,一心要杀败他,好劝唐主,岂知余鸿尚有风火扇。
原来此扇,扇山山崩,扇地地裂,扇人人成灰烬。
但冯茂昨夜盗书,未曾盗得此扇,所以各物俱亡,此扇还在。
当日余鸿取扇对冯茂一扇,冯茂喊声不好也,热火利害,大喝兵丁不可进了。
急拍神鸦飞走高空,仅止四丈,余鸿连连再扇,狂风猛急,身不由主,一如浮萍随风吹飘,又觉火热攻心,如醉一般不醒,只因狂风吹上九霄而去。
只君保押后,见余鸿用扇吹着风火,冯茂跑上云头,正要上前接战,只见头队兵早被火害,化为飞灰,心惊不可上前,强死无益,即喝令兵丁急退避,及走入城中,只后奔者又被焚烧千馀。
兵败入城奏知,太祖大惊不悦。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