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明代白话短篇神魔小说集)第34页
耀祖荣宗,封妻荫子,非全家受用而何?”禅客曰:“祖宗妻子,万世长享厚报乎?”尊者曰:“世代有变迁,人物有凋谢,芳名勒在册籍,万世流传则有之,哪有万世享用之理?若如此论,则儒家又输一着,除是为仙为佛。”
有诗为证:儒者亨通佐庙堂,全家受用福非常。
为仙为佛无生灭,儒者难逃劫数戕。
禅客又问曰:“富贵长保无虞乎?”尊者曰:“祸福相为乘伏,卑者一事贪,一行酷,则降谪斥辱及之。
尊者一谋疏,一策失,则朝承恩,夕赐死有之,何能长保无虞。”
禅客曰:“佛家无荣无辱,跳出樊笼之外,鼎镬不能加,刀兵不能及,何乐如之。”
禅客又问曰:“朝廷悬爵禄以待贤士,无甚品第资格乎?”尊者曰:“位士惟能,因能授任,何谓无资格。
假饶名器滥加于人,不惟失朝廷官人之体,且百姓受害不货矣。”
有诗为证:吉凶乘伏理当然,跳出樊笼佛与仙。
位士惟能资格慎,朝廷爵禄岂轻悬。
禅客曰:“先生出仕,长生不老不如佛,长享厚报不如佛,跳出樊笼不如佛,则佛亦尽可为矣。
明公不知提衡,某不敢请,今既提衡,选官艰苦如此,则为官何如为佛。
曷若弃儒业而为佛业,舍仕途而入释途,使长生不老在我,长享厚报在我,跳出樊笼在我之为愈乎。”
尊者问曰:“佛亦用选乎?”禅客曰:“选佛较选仕尤甚。
三千举子入场。
英雄入彀者几人?若作佛不待抡选,则举世皆罗汉矣。
故曰尤甚。”
有诗为证:出仕何如作佛高,提衡历历受劬劳。
明公奠若更儒业,做个如来在九霄。
尊者曰:“佛法祖释家牟尼,则选人为佛,非释家牟尼不可。
牟尼不复作矣,今世何人能精选举?”禅客曰:“代不乏人。
帝非二帝,而紫极依旧有尧舜;代非三代,而青槐依旧有伊周。
牟尼虽远,讵可谓今日无牟民耶?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今之佛犹古之佛也,何必借才于异代,乃得成其为人乎。”
尊者曰:“今之披缁削发,沿街鬻食者,孰不为僧,特籍施主供饭,以养皮囊,至叩其超悟性灵,则贸贸不知也。
我欲弃儒为佛,必须从高人受业,所谓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云游四海,定知域中何人可为今日牟尼,能别识何人可为今日法器。”
禅客曰:“江西马大师,独契悟如来宗旨,域中有志为佛者,必归之印正,故今盛称马大师山门乃选佛场子也。
子何患选佛无所依归。”
有诗为证:马师选佛寓江西,不亚当年悉达师。
负箧往从求指引,如来正法定传伊。
尊者得了禅客点化,遂弃了出仕念头,谢了旅次清话,径往江西参谒马大师,求为披剃受戒。
马大师顾视尊者久之,知是如来法器,先以言语寘之曰:“子儒巾儒服,亦儒其学业,今日从吾徒而受教,背中道而为左道,果有所见而来耶?抑有所闻而来耶?”尊者曰:“禅客有所见,儒生有所闻也。
倘今日得受业禅师门下,安知儒之不为佛,佛之不为儒也。”
马大师从容辞之曰:“吾非汝师,南岳石头和尚乃汝受业师也。
盍往谒之,吾作书荐之,以子之才,必传宗旨,吾与子相逢,定在铲削佛草之后。”
有诗为证:马师一见不收留,令往南华谒石头。
静夜焚香修荐启,相逢订在草除秋。
尊者得了马大师荐书,不惮驰驱,直趋南岳参谒石头。
石头和尚本日正在法堂讲经,见尊者来,不待开言,大惊叹曰:“吾道有传矣!”遂延入经筵,阅了马师荐启,又纳了尊者贽礼,遂收为门下。
随谓之曰:“弟子新来,当遵沙门条例,初执役,次执经,最后执法。”
对众徒云:“着落此生往槽场执役。”
尊者遵石头禅师命令,遂再拜礼谢,趋入行者之房,随次执役者三年。
虽为涤器寒山事,彼亦安意不辞。
有诗为证:石头初见大夸奇,吾道相传恃有渠。
且往后槽供役事,欣欣供执不推辞。
石头禅师明知尊者是传道之器,而必使之执役者,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也。
众人从游多年,尊者仅执役三载。
石头宗旨:宜历年多者有妙悟,历年少音生扞格矣。
师明知从游弟子不论年数多少,达者为先。
尝为众人讲经说偈云: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醒。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