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搜神记(古典神魔小说)第14页

因致书焉。

府君请曰:“当别。”

再报班,语讫,如厕,忽见其父着械徒,作此辈数百人。

班进拜流涕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

困苦不可处。

知汝今为明府所识,可为吾陈之。

乞免此役。

便欲得社公耳。”

班乃依教,叩头陈乞。

府君曰:“生死异路,不可相近,身无所惜。”

班苦请,方许之。

于是辞出,还家。

岁余,儿子死亡略尽。

班惶惧,复诣泰山,扣树求见。

昔驺遂迎之而见。

班乃自说:“昔辞旷拙,及还家,儿死亡至尽。

今恐祸故未已,辄来启白,幸蒙哀救。”

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

即敕外召班父。

须臾至,庭中问之:“昔求还里社,当为门户作福,而孙息死亡至尽,何也?”答云:“久别乡里,自忻得还,又遇酒食充足,实念诸孙,召之。”

于是代之。

父涕泣而出。

班遂还。

后有儿皆无恙。

宋时弘农冯夷,华阴潼乡堤首人也。

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

天帝署为河伯。

又五行书曰:“河伯以庚辰日死,不可治船远行,溺没不返。”

吴余杭县南,有上湖,湖中央作塘。

有一人乘马看戏,将三四人,至岑村饮酒,小醉,暮还时,炎热,因下马,入水中枕石眠。

马断走归,从人悉追马,至暮不返。

眠觉,日已向晡,不见人马。

见一妇来,年可十六七,云:“女郎再拜,日既向暮,此间大可畏,君作何计?”因问:“女郎何姓?那得忽相闻?”复有一少年,年十三四,甚了了,乘新车,车后二十人至,呼上车,云:“大人暂欲相见。”

因回车而去。

道中绎络,把火见城郭邑居。

既入城,进厅事,上有信幡,题云:“河伯信。”

俄见一人,年三十许,颜色如画,侍卫烦多,相对欣然,敕行酒,笑云:“仆有小女,颇聪明,欲以给君箕帚。”

此人知神,不敢拒逆。

便敕:备办会就郎中婚。

承白:已办。

遂以丝布单衣,及纱袷绢裙,纱衫裈履屐,皆精好。

又给十小吏,青衣数十人。

妇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成。

三日,经大会客拜阁,四日,云:“礼既有限,发遣去。”

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

又与钱十万,药方三卷,云:“可以施功布德。”

复云:“十年当相迎。”

此人归家,遂不肯别婚,辞亲出家作道人。

所得三卷方:一卷脉经,一卷汤方,一卷丸方。

周行救疗,皆致神验。

后母老,兄丧,因还婚宦。

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郑容从关东来,将入函关,西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

疑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

遂至,问郑容曰:“安之?”答曰:“之咸阳。”

车上人曰:“吾华山使也。

愿托一牍书,致镐池君所。

子之咸阳,道过镐池,见一大梓,有文石,取款梓,当有应者。”

即以书与之。

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树,果有人来取书。

明年,祖龙死。

张璞,字公直,不知何许人也。

为吴郡太守,征还,道由庐山,子女观于祠室,婢使指像人以戏曰:“以此配汝。”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