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古典神魔小说)第33页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
乃分其汤肉葬之。
故通名三王墓。
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汉武时,苍梧贾雍为豫章太守,有神术,出界讨贼,为贼所杀,失头,上马回营中,咸走来视雍。
雍胸中语曰:“战不利,为贼所伤。
诸君视有头佳乎?无头佳乎?”吏涕泣曰:“有头佳。”
雍曰:“不然。
无头亦佳。”
言毕,遂死。
渤海太守史良姊,一女子,许嫁而不果,良怒,杀之,断其头而归,投于灶下。
曰“当令火葬。”
头语曰:“使君我相从,何图当尔。”
后梦见曰:“还君物。”
觉而得昔所与香缨金钗之属。
周灵王时,苌弘见杀,蜀人因藏其血,三年,乃化而为碧。
汉武帝东游,未出函谷关,有物当道,身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眼而曜睛,四足,入土,动而不徙。
百官惊骇。
东方朔乃请以酒灌之。
灌之数十斛,而物消。
帝问其故。
答曰:“此名为患忧气之所生也。
此必是秦之狱地,不然,则罪人徒作之所聚。
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帝曰:“吁!博物之士,至于此乎!”
后汉,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时夏枯旱,太守自曝中庭,而雨不降;辅以五官掾出祷山川,自誓曰:“辅为郡股肱,不能进谏,纳忠,荐贤,退恶,和调百姓;至令天地否隔,万物枯焦,百姓喁喁,无所控诉,咎尽在辅。
今郡太守内省责己,自曝中庭,使辅谢罪,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誓:若至日中无雨,请以身塞无状。”
乃积薪柴,将自焚焉。
至日中时,山气转黑,起雷,雨大作,一郡沾润。
世以此称其至诚。
何敞吴郡人,少好道艺,隐居,里以大旱,民物憔悴,太守庆洪遣户曹掾致谒,奉印绶,烦守无锡。
敞不受。
退,叹而言曰:“郡界有灾,安能得怀道!”因跋涉之县,驻明星屋中,蝗蝝消死,敞即遁去。
后举方正博士,皆不就,卒于家。
后汉,徐栩,字敬卿,吴由拳人,少为狱吏,执法详平。
为小黄令时,属县大蝗,野无生草,过小黄界,飞逝,不集。
刺史行部责栩不治。
栩弃官,蝗应声而至。
刺史谢令还寺舍,蝗即飞去。
王业,字子香,汉和帝时为荆州刺史,每出行部,沐浴斋素,以祈于天地,当启佐愚心,无使有枉百姓。
在州七年,惠风大行,苛慝不作,山无豺狼。
卒于湘江,有二白虎,低头,曳尾,宿卫其侧。
及丧去,虎踰州境,忽然不见。
民共为立碑,号曰:湘江白虎墓。
吴时,葛祚为衡阳太守,郡境有大槎横水,能为妖怪,百姓为立庙,行旅祷祀,槎乃沈没,不者,槎浮,则船为之破坏。
祚将去官,乃大具斧斤,将去民累。
明日,当至,其夜闻江中汹汹有人声,往视之,槎乃移去,沿流下数里,驻湾中。
自此行者无复沈覆之患。
衡阳人为祚立碑,曰“正德祈禳,神木为移。”
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
周畅,性仁慈,少至孝,独与母居,每出入,母欲呼之,常自啮其手,畅即觉手痛而至。
治中从事未之信。
候畅在田,使母啮手,而畅即归。
元初二年,为河南尹,时夏大旱,久祷无应;畅收葬洛阳城旁客死骸骨万余,为立义冢,应时澍雨。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
每使扫除牛下。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幙,复以供母。
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