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古典神魔小说)第37页
人生兽,兽生人:气之乱者也。
男化为女,女化为男:气之贸者也。
鲁,牛哀,得疾,七日化而为虎,形体变易,爪牙施张。
其兄启户而入,搏而食之。
方其为人,不知其将为虎也;方有为虎,不知其常为人也。
故晋,太康中,陈留阮士瑀,伤于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已而双虺成于鼻中。
元康中,历阳纪元载客食道龟,已而成瘕,医以药攻之,下龟子数升,大如小钱,头足壳备,文甲皆具,惟中药已死。
夫妻非化育之气,鼻非胎孕之所,享道非下物之具:从此观之,万物之生死也,与其变化也,非通神之思,虽求诸已,恶识所自来。
然朽草之为萤,由乎腐也;麦之为蝴蝶,由乎湿也。
尔则万物之变,皆有由也。
农夫止麦之化者,沤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其然与;不然乎?
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其获狗,何耶?”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
丘闻之:木石之怪,夔,‘魍魉。’
水中之怪,龙,‘罔象。’
土中之怪曰‘贲羊。’”
夏鼎志曰:“‘罔象’如三岁儿,赤目,黑色,大耳,长臂,赤爪。
索缚,则可得食。”
王子曰:“木精为‘游光,’金精为‘清明’”也。
晋惠帝元康中,吴郡娄县怀瑶家忽闻地中有犬声隐隐。
视声发处,上有小窍,大如螾穴。
瑶以杖刺之,入数尺,觉有物。
乃掘视之,得犬子,雌雄各一,目犹未开,形大于常犬。
哺之,而食。
左右咸往观焉。
长老或云:“此名‘犀犬,’得之者,令家富昌,宜当养之。”
以目未开,还置窍中,覆以磨砻,宿昔发视,左右无孔,遂失所在。
瑶家积年无他祸幅。
至太兴中,吴郡太守张懋,闻斋内床下犬声。
求而不得。
既而地坼,有二犬子,取而养之,皆死。
其后懋为吴兴兵沈充所杀。
尸子曰:“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无伤。’
夏鼎志曰:“掘地而得狗,名曰‘贾;’掘地而得豚,名曰‘邪;’掘地而得人;名曰‘聚:’‘聚’无伤也。”
此物之自然,无谓鬼神而怪之。
然则‘贾’与‘地狼’名异,其实一物也。
淮南毕万曰:“千岁羊肝,化为‘地宰;’蟾蜍得‘(上艹下瓜),’卒时为‘鹑。’”
此皆因气化以相感而成也。
吴诸葛恪为丹阳太守,尝出猎,两山之间,有物如小儿,伸手欲引人。
恪令伸之,乃引去故地。
去故地,即死。
既而参佐问其故,以为神明。
恪曰:“此事在白泽图内;曰:‘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则死。’
无谓神明而异之。
诸君偶未见耳。”
王莽建国四年,池阳有小人景,长一尺余,或乘车,或步行,操持万物,大小各自相称,三日乃止。
莽甚恶之。
自后盗贼日甚,莽竟被杀。
管子曰:“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绝者,生‘庆忌。’
‘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
然池阳之景者,或“庆忌”也乎。
又曰:“涸小水精,生‘蚳。’”
‘蚳’者,一头而两身,其状若蛇,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鱼鳖。
晋,扶风杨道和,夏于田中,值雨,至桑树下,霹雳下击之,道和以锄格折其股,遂落地,不得去。
唇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寸,余状似六畜,头似狝猴。
秦时,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
其种人部有祭祀,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吴时,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后,头辄飞去。
或从狗窦,或从天窗中出入,以耳为翼,将晓,复还。
数数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视,唯有身无头,其体微冷,气息裁属。
乃蒙之以被。
至晓,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度,堕地。
噫咤甚愁,体气甚急,状若将死。
乃去被,头复起,傅颈。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