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古典神魔小说)第39页
乃呼“小小亡”云,今世攻蛊,多用蘘荷根,往往验。
蘘荷,或谓嘉草。
鄱阳赵寿,有犬,蛊,时陈岑诣寿,忽有大黄犬六七群,出吠岑,后余相伯归与寿妇食,吐血,几死。
乃屑桔梗以饮之而愈。
蛊有怪物,若鬼,其妖形变化杂类殊种:或为狗豕,或为虫蛇。
其人不自知其形状,行之于百姓,所中皆死。
荥阳郡有一家,姓廖,累世为蛊,以此致富。
后取新妇,不以此语之。
遇家人咸出,唯此妇守舍,忽见屋中有大缸,妇试发之,见有大蛇,妇乃作汤灌杀之。
及家人归,妇具白其事,举家惊惋。
未几,其家疾疫,死亡略尽。
搜神记卷十三
泰山之东,有澧泉,其形如井,本体是石也。
欲取饮者,皆洗心志,跪而挹之,则泉出如飞,多少足用,若或污漫,则泉止焉。
盖神明之尝志者也。
二华之山,本一山也,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中分为两。
以利河流。
今观手迹于华岳上,指掌之形具在;脚迹在首阳山下,至今犹存。
故张衡作西京赋所称“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是也。
汉武徙南岳之祭于庐江,灊县,霍山之上,无水,庙有四镬,可受四十斛,至祭时,水辄自满,用之,足了,事毕,即空,尘土树叶,莫之污也。
积五十岁,岁作四祭,后但作三祭,一镬自败。
樊东之口,有樊山,若天旱,以火烧山,即至大雨。
今往有验。
空乘之地,今名为孔宝,在鲁南,山之穴外,有双石,如桓楹起立,高数丈。
鲁人弦歌祭祀,穴中无水,每当祭时,洒扫以告,辄有清泉自石间出,足以周事。
既已,泉亦止。
其验至今存焉。
湘穴中有黑土,岁大旱,人则共壅水以塞此穴;穴淹,则大雨立至。
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
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
仪以问巫。
巫曰:“依龟筑之。”
便就,故名龟化城。
由拳县,秦时长水县也。
始皇时童谣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
有妪闻之,朝朝往窥。
门将欲縳之。
妪言其故。
后门将以犬血涂门,妪见血,便走去。
忽有大水,欲没县。
主簿令干入白令,令曰:“何忽作鱼?”干曰:“明府亦作鱼。”
遂沦为湖。
秦时,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焉。
有马驰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马迹以筑城,城乃不崩。
遂名马邑。
其故城今在朔州。
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
举朝不解。
以问东方朔。
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
曰:“试问西域人。”
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
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
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
此劫烧之余也。”
乃知朔言有旨。
临汜县有廖氏,世老寿。
后移居,子孙辄残折。
他人居其故宅,复累世寿。
乃知是宅所为。
不知何故。
疑井水赤。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